小溢在手心寫下「我愛你」,害羞地對著社工員表達感謝。
小溢是班上的開心果兼表情包,
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歡樂;
但上臺獨唱比賽前,
大家不禁為他擔心:「真的可以嗎?」
小溢是班上的開心果兼表情包,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歡樂;但上臺獨唱比賽前,大家不禁為他擔心:「真的可以嗎?」
二○二○年八月,里拉傑人盃音樂大賽花蓮區賽在花崗國中演奏廳登場,繫上紅色領巾的小溢,站在舞臺上演唱慈濟歌選〈我願〉,這是他初次登臺獨唱,一雙不知所措的小手緊緊地背在身後,僵直的身體不敢亂動,戰戰兢兢地完成演出。
曲聲甫落,小溢朝著評審及觀眾席鞠躬敬禮,穩健的臺風讓人難以跟他平時調皮搗蛋的模樣聯想在一起,就連指導老師陳嬥笙也忍不住驚呼:「這真的是那個活潑好動的小溢嗎?」
這次比賽,「瑪嘎巴嗨孩子團」不僅在演奏表演組勇奪團體賽第一名,個人競賽表現也很亮眼,分別在國小二、三、四、五、六年級及國中一年級等組別拿了首獎,共奪得六座獨唱獎盃。
摘下二年級組第一名的小溢,在得知獲獎時似乎難以置信,直至領到專屬於獨唱冠軍的獎狀和獎盃,才回過神來,興奮地拿著「戰利品」和同伴們手舞足蹈;也因為太開心了,還沒離開會場,獎狀就已破損。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東部社福室社工師蔡惟欣回憶,比賽結束,小巴士逐一送孩子們回家;抵達住家巷口時,小溢還來不及等車門全部打開就衝下車,飛奔向來接他的爸爸分享喜悅。
「他跟爸爸說,他得了第一名!」蔡惟欣說,被小溢歡樂的情緒感染,大家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社工師吳承澔則認為,這應該是小溢人生第一座獎盃,也是他第一次被肯定,讓他有機會體驗鎂光燈帶來的成就感。
獨唱比賽所獲得的冠軍獎盃,平時就放在餐桌旁的架子上,父子用餐時抬頭就看得見。
天賦美聲光芒難掩
二○二○年加入「瑪嘎巴嗨孩子團」的小溢,在家中排行第五,有四位哥哥、姊姊。家人平日忙於生計,小溢在學校上課調皮好動,不僅難以集中注意力,也容易感到不耐煩,經老師協助後,獲得校內特教資源介入輔導改善。
他也是慈濟「東區領航員線上學伴計畫」陪讀的孩童,透過每週的「線上陪讀」相處時光,社工們一致認為:「小溢其實非常聰明,反應敏捷、學習力也很好!」只是因為難以專注,才會導致學習表現不如預期,小學四年級還無法完整背誦九九乘法表,情緒也因「衝動控制不良」容易急躁,經常與同學起衝突。
蔡惟欣記得,小溢第一次參與孩子團活動就和其他團員吵架,沒多久就打起來,「問他為什麼打人或為什麼生氣?他講不出來,只會情緒高昂地大吼大叫。」
每次孩子團上課,小溢旺盛的精力就像上了發條,不是東張西望,就是離開座位、繞著教室跑來跑去,偶爾還會逗弄其他同學。陳嬥笙老師看出,小溢的調皮其實是想吸引他人關注,於是點名他上臺協助打節拍,接著再請他獨唱給大家聽。
「把他叫來站到我旁邊其實是在罰他,但唱完後我會讚美他唱得很好,讓他因為被懲罰而接受讚美,最後再鼓勵他站上舞臺唱歌。」陳嬥笙「投其所好」,避免團隊的學習進度受到影響;也在每次的「懲罰」過程中發現,小溢的音感敏銳、歌聲宏亮渾厚,很適合中低音聲部,於是積極鼓勵他報名獨唱比賽,「本來很擔心他真的可以單獨上臺嗎?沒想到表現還不錯,拿了二年級組第一名。」
比賽前一天,蔡惟欣不免緊張,擔心團員們會不會沒有準備好就正式演出;沒想到比賽當天,大家穿上正裝彷彿變了一個人,表現令人驚豔。此後,每當小溢又要開始調皮,「我們會提醒他『你是第一名耶』!他就會比較乖,上課的穩定性也比較高。感覺得出這個『第一名』對他來說很重要,而且意義非凡!」
孩子的性格是從生活經驗中點滴形塑,國小時期是建立自我概念和自尊很重要的階段。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張麗芬解釋,假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曾被讚賞或鼓勵,會產生「覺得自己很糟」的自我形象;而透過同儕間的互動,能讓孩子建構正向自我。
華人社會普遍看重學業成就,課業成績好的孩子比較容易受到肯定;當小溢因為天賦歌聲而獲得旁人的肯定,這有助於自我激勵,「得獎」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也有與眾不同之處。
讓被愛的能力啟動
「瑪嘎巴嗨孩子團」還有一項特點,引進大學生「領航員」陪伴學員學習。蔡惟欣提到,開團那年暑假,同樣是太魯閣族、就讀特教系的領航員佩蓮,嘗試了很多方式與小溢對話,在經過兩個月溫柔且耐心的陪伴後,終於讓小溢願意打開心房與外界對談,並且適時表達感恩;暑假最後一次上課時,小溢還主動請社工員幫忙和佩蓮拍合照,因為「我想跟她說謝謝」。
慈濟的社工員和學校特教老師保持聯繫,共同關懷小溢的學習狀況。社工師吳承澔提到,小溢現在懂得遵守環境規範,知道在課堂上必須先舉手詢問老師,才可以離開座位;學校老師也說,雖然小溢偶爾還是會在課堂中分神或張望,但至少不會調皮,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長期的陪伴能夠產生情感連結,而透過活動參與,除了可以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團體中的正向互動,也讓孩子有機會學習「被愛」。
張麗芬副教授強調,「被愛」不是索取,而是完全的信任;人只有在完全信任對方的狀態下,才能啟動被愛的能力,「很多平時缺乏關愛的孩子,可能連有人愛他這件事情,都不知道。」
就像小溢在孩子團學習到「原來自己可以被溫柔對待」,而且碰到困難其實有別的表達方式可以選擇,不是只有肢體語言和情緒表達才能解決問題。
張麗芬以美國心理學者在一九九○年代於夏威夷考愛島(Kauai)的研究為例,針對七百名成長於原生家庭不健全的「高風險嬰兒」,進行歷時四十年的追蹤。研究發現,其中有約三分之一的孩童不僅能克服困境,成年後也有相對良好的發展;進一步觀察分析,這些「復原力」良好的孩子身邊都至少有一位「重要他人」,在成長過程中給予穩定支持的力量。
「每個孩子都很期待別人給他正向的鼓勵或對待!」張麗芬說,相對於「被罵」或「缺愛」成為日常,如果能夠持續、穩定地讓孩子知道,有一群人固定會來陪伴自己,他們就能在互動中透過正向的模仿學習如何被愛。
「瑪嘎巴嗨孩子團」的存在讓我們相信,藉由提供機會、契機,讓團員們能夠相聚,彼此成為家人般的存在,才能感受到源源不絕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