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一道光─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中西合療之路》

精選書摘

前言-穿梭西醫病房的中醫團隊

撰文‧吳立萍
攝影‧劉子正

醫學本無東西方之分,共同的初衷在於救人;

講求科學實證的西醫百年來成為主流,如今與疾病思維及治療方式相異的中醫相輔相成,為醫療開展出一道新的曙光。

週二早上,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中醫師何宗融暫停手上繁忙的事務,抬頭看了一下牆上的時鐘:十點二十八分,他立即站起,快速走出辦公室,來到通往住院部的電梯門口。包括總醫師在內的多位醫師,已經就定位等候,他就像一陣旋風而至,分毫不差,這時正好十點半。

每週二、四、五的早上十點半,何宗融醫師帶領團隊到各科的住院病房巡視。來到腫瘤科病房,七十八歲的王老先生扶著床邊的護杆,將身體硬撐起來。老先生兩週前接受了腦部腫瘤切除手術,頭顱的左側有一塊明顯凹陷,但精神很好,氣色也不錯。

總醫師拿出問診單,扼要地說明老先生的病況及醫療情形,何宗融聽完點點頭對老先生說:「進步很多,還有哪裏不舒服要說喔!」「頭還是會有點痛。」老先生微抬右手靠近頭部示意。「他好很多了,之前神智有點不清楚,現在差不多都恢復了。」一旁的媳婦說明。

何宗融自隨行護理師手上的籃子取針,熟練地在老先生頭部及腳部幾個穴位扎針;其中幾針,老先生可能感覺痠麻,皺了一下眉頭。不到一分鐘就完成了針灸治療。

老先生露出了笑容,「不痛了、不痛了。」和媳婦不停道謝。對他們來說,每週三次的中醫會診治療,不只是醫治身上的病痛,更是溫暖的心靈撫慰。

猶如大俠的醫者

何宗融的病患分散在不同的科別,從腦神經外科、腫瘤科,甚至加護病房裏剛接受手術不久的病患,只要是病患或家屬提出中醫會診的需求,都會由他帶領團隊固定巡房會診及針灸治療。

早上十點半到下午一點多,他們旋風似地走遍了所有的住院病房;何宗融就像武俠小說裏的大俠,白袍下襬時而揚起,猶如一陣和風。午後結束例行的巡房,還未打開辦公桌上的午餐餐盒,兩點的門診馬上又要開始。

穿過候診區,約莫有上百位病患等候,許多人自海內外不遠千里而來,求診情況從感冒、肌肉痠痛、媽媽手、五十肩,或腦血管術後復健等都有。問診約二、三十位病患之後,何宗融來到候診區為看過診的病患針刺及艾灸。許多人可以立即感覺到症狀改善,尤其在止痛方面,效果快又顯著。

何宗融自小習武,大學參加比賽時因對手犯規,造成頸椎第五節受傷導致全身癱瘓,原本擔心可能一輩子必須臥床;後來接受一年多的中西醫合療終於復原,這也在他年輕的內心埋下了種子。

許多人生病會選擇看中醫,也有人自行合併中西醫治療,卻刻意不讓西醫知道。其實中西醫各有所長,追溯到最初始的起心動念,都是為了救人。

醫學本無東西方之分。遠古時期,人們相信疾病是神靈的懲罰。例如中文「醫」的古字為「毉」,巫者是人與天地鬼神間溝通的橋梁,是全知全能者,當然也是療癒者;在古希臘,人們生病時則會到神廟祭祀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又譯為亞希彼斯)。

直到西元前四百多年,希臘學者希波克拉底(Hippokrates)提出「四體液學說」,主張人體由血液、黏液、黑膽汁和黃膽汁四種體液組成,疾病來自人體的四種體液不平衡,而非鬼神所致;雖然如今看來缺乏科學根據,但代表西方醫學與神鬼之說分道揚鑣。至文藝復興時期,人體解剖學及科學實證興起,直到四百多年前顯微鏡問世,人類可以觀察到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和細胞。

西醫從生理組織解剖進行研究,再往病理學、藥物學等慢慢建立基礎,然後發展到臨床;中醫則是觀察臨床的治病療效,再歸納整理建立基礎理論,最早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記載著這套理論,代代相傳保留至今。兩者在思維及治療方式不同,彼此卻能互補。

門診期間,何宗融每看診到一段落即為病患針灸治療。

在「眼見為憑」之外

花蓮慈院中醫部婦科主任賴東淵醫師表示,「西醫的檢驗數值是重要參考,大部分患者也很在意;但中醫看的是整體氣血運行,一個器官的病變可能是受其他器官影響,例如肺臟和大腸有關連。西醫講究分科,有時可能查不出病因。」各種醫學檢驗呈現出來的影像和數據讓人「眼見為憑」,但很多時候,中醫的經驗和專業判斷更凌駕於其上。

賴東淵曾治療一名接受西醫乳癌切除及化療的患者。每次化療後,病人難受得無法形容,又因為服用抗荷爾蒙藥物,導致更年期提早到來;更令她憂心的是,每一次血液檢查癌症指數都偏高,但電腦斷層檢查卻沒有異常。經過三個月的中醫治療,癌症指數從四降到二,讓她對中醫生起信心。

據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調查,臺灣目前曾經使用過中藥的民眾超過八成,當中有一半更是經常性地使用中藥。但一般人認為「西醫主治,中醫調養」,因此常經西醫治療一段時間後,自行尋求中醫調養。

但中醫不僅只能緩解疼痛及調養身體,包括各種急重症等都能治療。二○一九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將傳統中醫列入年度《全球醫學綱要》中,供全球醫師參考;也已認證針灸可以治療的疾病多達上百種!

疾病,以中醫觀點簡而言之,在於體內的正氣不足,遭邪氣(外因)入侵。人體的氣血透過經絡流通五臟六腑;「經脈」是主幹,「絡脈」是分支,密密麻麻分布全身。近百年來,講究科學實證的西醫當道;然而,源自中醫「經絡學說」的針灸和推拿等醫療方式仍受國人重視。

針灸,指的是「針刺」與「艾灸」。「針刺」主要以不鏽鋼針刺入穴道,會有痠、麻、脹、重等感覺;「艾灸」則是將艾絨揉成小團或長條狀置於穴道上,薰灼之後的溫熱透過穴道進入人體。經絡穴道即便解剖也看不見,但經過數千年來醫者的經驗累積而確認其存在。

推拿和針灸異曲同工,在穴道上加強按壓,再加上推或抬的手法,治療範圍並不僅限於舒緩筋骨痠痛。中醫師會根據自己的專長,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搭配為患者治療。

中西醫如何合療

中西醫各有所長,該如何結合?臺灣由醫療院所正式推動的中西醫合療,最早在一九八七年從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開始,當時創立了中西醫結合門診,中醫師和西醫師在同一個診間為病人看診,所開的藥方就是中西藥同時處理。

將中醫從門診推到治療急重症第一線的,則是時任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的腦神經外科醫師林欣榮;在腦傷病人入院救治的第一時間,醫師詢問家屬的意願後,讓中醫師直接進入急診室或加護病房為病人治療。中西醫合療的模式,後來也隨著林欣榮院長帶入花蓮慈院。

「西醫有各種精密的檢驗儀器,也可在病患危急時立刻手術治療;但以腦中風或車禍腦傷的患者來說,術後通常長期臥床,甚至不知道有沒有醒來的一天。如果中醫在手術之後的黃金期立即介入,以針灸和藥物為病患醒腦開竅,可以得到很好的療效。」何宗融表示。

何宗融曾為一名車禍腦傷出血、才開完刀送進加護病房兩、三天的病患針灸。當他扎下第一針,昏迷的病人馬上發出「啊!」的一聲,皺起眉頭,身體稍微動了一下。

中醫認為「不通則痛」,經絡不通,通常人體會感到「痛」。經絡上分布著三百六十一個穴道,透過針灸在穴位上刺激,引起皮膚內的接受器反應,將訊號傳達到大腦皮質區,產生腦內啡,可降低疼痛感。病人一般在下針時仍可感受到痠、麻、痛、重等感覺;若陷入昏迷、意識不清的病人在下針時有所反應,更是個好現象。

若以西醫的概念解釋中醫的治病原理,以腦中風患者為例,當腦細胞受損時,會引起身體的再修護系統,產生自由基、一氧化氮、麩胺酸等物質,同時也會產生抑制發炎作用,但這個作用反而會造成腦細胞再次受損。中醫的治療是把這個過程中斷,避免腦細胞死亡,然後再用其他方法活化受傷的腦細胞,並且讓自體的修補功能發揮作用。

「腦中風」這個名詞其實是中醫病名,意指「風入腦」。腦中風的英文是Cerebrovascular event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意思是腦血管意外事件。中醫所講的「風」是指疾病,腦部受風邪入侵,所以稱「腦中風」。

中西醫對病名的稱呼不統一,將會成為結合的一大門檻。因此,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客座教授林昭庚編纂了《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收錄八百六十四種西醫疾病病名、一千六百七十七種中醫病名,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資料。

花蓮慈院病房內,中醫師為病人推按穴位;只要病患有中西醫合療的需求,醫師即為之安排。

急難醫療當所為

二○二一年四月二日,臺鐵太魯閣號列車在花蓮縣秀林鄉清水隧道口發生意外,花蓮慈院啟動「紅色九號」警戒,醫護人員立刻進駐現場,中西醫合療也隨之啟動。

一位乘客自傷亡最嚴重的第八節車廂,經救難人員救出後送醫。他受到很大的驚嚇,除了表達劇痛以外,無法言語。經過電腦斷層和X光檢查,排除腦出血及骨折,立刻由花蓮慈院中醫師接手,發現他的右肩因為撞擊造成肩胛骨錯位,便以中醫傷科手法幫忙復位,並進行針灸及雷射針灸治療,狀況立刻改善。

有一位乘客不顧自己的傷勢,盡力幫助其他受困在車廂內的乘客;他的右手因為過度施力,完全無法抬起,也是在中醫師以針灸緊急處置之後,馬上緩解。

花蓮慈院身心醫學科醫師、中醫師隨後在花蓮市立殯儀館外啟動了安心關懷站。刑警人員在殯儀館內三天三夜,協助法官進行存證等作業,沒有辦法好好睡覺,身體極度疲倦;中醫師運用艾灸為他們調補氣血、拔罐放鬆肩頸,又在耳穴貼豆,安神、鎮靜之外也有助睡眠。

醫學的核心在於以人類生命的健康為目標,不分中西方;跨越思維邏輯的隔閡,才能打開視野,共同促進人類的健康。

東方的一道光─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中西合療之路

・主述: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中醫部
・撰文:吳立萍
・出版:經典雜誌
・定價:400元
・客服專線:02-2898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