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道交

感應道交中的「道」,可以說是一種心靈的氣質,也可以是道緣或是法緣,互動的雙方感受到心靈共鳴,相互觸動,而有助於雙方在精神上的提振與昇華力道。

在佛教徒中常聽聞其與親近的師父感應道交的故事,師徒之間由於特殊的因緣際會與彼此的靈犀相通,而結下跟隨護持師父的法緣。其實不僅師徒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神之間,甚至神與神之間都有許多感應道交的故事。

人之相交,貴在相知。我不是那麼愛交朋友的人,學術工作是一種要求孤獨的工作,我寫過很學術、很冷門的書,但大部分我出版過的無論學術書或是通俗書,一般人都能讀懂,我周圍有一些朋友,是因為讀了我的書而慢慢結緣的。

但感應道交並不是單向的,一定要有相互之間的呼應、契合與分享。感應道交中的這個「道」,很難捉摸、很難形容,但那是超乎你我之外的一種抽象的、形而上的東西,你可以說它是一種心靈的氣質,也可以說它是道緣,或是法緣,這種不同宗教會用的詞,但它也不一定是世俗的或是宗教的,就是在某一點上互動的雙方感到心靈上相互的共鳴,相互的撞擊,或是相互的觸動,而這有著有助於雙方在精神上相互提振與昇華的力道。

我最近開始讀《法華經》,先是一位親近的法師說,他初讀時是用一天讀一品的方式去讀,當下我心裏就想:「那好,我也這樣來讀看看。」也不講究什麼,就從網路上找到經本開始閱讀,還做筆記、寫心得,然後跟周圍一些朋友分享,當中就會有人回饋他們的想法,我發現他們的回饋在在都鼓舞我繼續讀下去的興趣,助緣很大。

常常在經典當中發現對宗教學者而言奧祕不可解、讓人充滿探索興味的課題,以前我讀《聖經》的時候,便喜歡用「奧祕」當作檢索詞,去了解《聖經》中的奧祕。而《法華經》中一再出現「授記」,佛陀無限慈悲一一為菩薩和聲聞弟子授記,授記究竟是何意義?還有「從地涌出,住於虛空」這樣的意象也一再出現在經文中,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意象,要告訴我們什麼?我是很有興味的思索著。

所以,要說我跟法師之間有著感應道交,我跟朋友之間有某種感應道交,也沒錯。而從《法華經》當中,我也讀到了佛與諸佛、佛與菩薩眾、佛與聲聞眾、佛與其弟子之間的感應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