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921大地震—希望工程 心血澆灌的教育藍圖

慈濟援建五十一所學校希望工程,
二十六家建築師事務所傾注創意,
耐震、綠化、環保、延續校風,
替未來校舍建築留下藍本。
二十年來,
師長接力打造校園,學子成為棟梁,
實現一張張教育工程藍圖,
構成臺灣的希望。

慈濟援建五十一所學校希望工程,二十六家建築師事務所傾注創意,耐震、綠化、環保、延續校風,替未來校舍建築留下藍本。
二十年來,師長接力打造校園,學子成為棟梁,實現一張張教育工程藍圖,構成臺灣的希望。

「那是個很難忘記的經驗,被家人搖醒後,當下其實心裏想著的是,我明天要去哪裏?」目前在臺中市大里區塗城國小擔任六年級導師的蔡依容,回想起那一夜,仍是記憶深刻。

二十年前的那天晚上,她將老師交代的美術課材料玻璃紙放入書包後,卻再也沒有機會用到它。此後,每每談到九二一,抑或看到玻璃紙,思緒就會不禁回到當時。

蔡依容四年前回到母校塗城國小任教,親身走過九二一,看著震後重建的教室及當初上學使用的課桌椅,災後記憶彷彿重現眼前。

校舍崩毀 世紀的噩夢

二十年前,蔡依容還是塗城國小二年級學生,由於家住學校對面,每天放學後,學校就是她的遊樂場。地震發生前夕,塗城國小各年級正準備戶外教學,只是誰都沒有想到,不過睡個覺,醒來就完全不同了。

當年任職塗城國小校長的張耀明,用「世紀的噩夢」來形容那一晚。住在臺中霧峰的他,逃難時看到遠方南投酒廠的熊熊火光,還有樓房倒塌壓扁汽車的慘狀,急著要趕回學校查看。

車子剛駛入學區,張耀明就看到鄰近的金巴黎大樓已經全倒,進入校園,映入眼簾的是全倒的東側大樓;正在他不知所措之際,又來一陣芮氏規模六以上餘震,短短幾秒鐘,原本看似無恙的南大樓也在他面前逐漸崩塌。

漫長的一夜過去,陽光照出的是更殘酷的現實,東、西、南、北四棟大樓,共計八十五間教室一夕全毀或半毀。這場災難,塗城國小總共有十名學生再也無法回到學校,亦有老師、家長罹難;鄰近學區的金巴黎大樓則有八十人傷亡,是當時全臺死傷人數最嚴重的集合式住宅大樓之一。

九二一大地震造成兩百九十三所學校倒塌,臺中縣大里市瑞城國小,災後隔週在帳棚教室復課。(攝影/林鳳琪)

校園重建 教育不能等

九二一大地震造成全臺一千五百多所學校受損,其中兩百九十三所需要重建。面對如此龐大的經費,與可能產生的教育空窗期,政府與民間團體合作,希望縮短災區學校的恢復期。

在教育部公布由民間認養災區中小學重建的一百零八所學校當中,慈濟即承擔了四十八所,最後認養達五十一所。震後不久,新聞報導即列出待援學校名單,包括班級規模和預估重建經費;災後二十天,慈濟率先勾選了第一批共二十五所的援建名單,其中包含了預算經費高達六億的塗城國小,除了希望更多民間團體共襄善舉,更是不捨災區的師生。

當時有些志工向證嚴上人反應,蓋學校應該是教育部的事情,希望工程的擔子那麼重,為何還要往肩上攬?

社會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災區學校的教育,延宕一天就等於空白一天;如果不趕緊投入校園重建,將來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啊!」上人沈痛地與眾人開示,提醒大家與這些孩子們同處在臺灣,如果重建的時間拖太長,孩子的心放逸無法收回,不只教育會出現斷層,所影響的會是整個社會。

「我們希望建造有藝術、歷史、文化的學校,具有時代性且能歷久彌新。」上人期許每間學校都能融入在地人文,同時提出三點基本原則:一、採用鋼骨鋼筋混凝土(SRC)建造;二、充分綠化,並裝置中水回收系統;三、注重採光及通風。這些現代校園常運用的方式,在二十年前並不多見,「希望工程」某種程度上,也是替未來臺灣的學校建築留下了範本。

開業四十多年的許常吉建築師,當年一口氣接下塗城國小、竹山國小、南投國小、清水國小四間學校的設計案,過程雖然辛苦,但他認為這是一生中難得的經驗。

當時共有二十六家建築師事務所投入「希望工程」,參與的建築師們面對挑戰,激發創意和決心,在一次次的建築師會議中,等待重建的校園也從一張張藍圖,逐漸立體化了起來。

臺中東勢國中重建工程完工前,師生與慈濟志工合力鋪設連鎖磚,共同打造希望校園。(攝影/顏霖沼)

景觀工程 磚瓦鋪滿愛

在校園重建緊鑼密鼓展開的同時,災區的學生則在簡陋克難的環境中學習。塗城國小的師生最初是借用三公里外的光正國中空地,搭設大型帳棚復學,上課時,班級間沒有任何隔間,教學內容彼此干擾。

蔡依容記得,如果隔壁在上音樂課,自己班上就幾乎沒辦法上課了,老師說什麼都聽不見,所以大家都不太認真,所幸後來師生終於能移到簡易教室就讀。當時每天大家搭遊覽車上學,教室內也準備冰桶,隨時撒冰塊在地上降溫;此外,還有簡易教室的豐富「生態」,每天都會有蛇或是蜜蜂跑進教室,往往造成不小的騷動。

塗城國小師生的克難復學,也是當年全臺災區學生的縮影,而更令人擔心的是災後的心理創傷難以平復,許多人睡覺只敢睡在門口附近,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驚醒,更遑論親友因災而傷亡的家庭,悲傷的心情更是難以平復。

為此,慈濟啟動「校園安心計畫」,動員全臺慈濟教師聯誼會走訪災區學校,關懷學生身心受創情形與住院傷者,並針對寄讀生給予課業及心理輔導,同時也在援建學校舉辦親師生成長班,還有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在寒暑假舉辦營隊活動,目的就是希望讓災區的孩子重展笑顏。

不只慈濟志工,災區也湧入來自全臺的熱心民眾,自掏腰包準備伙食、點心、營養品來照顧這些災區的學童,宛如照顧自己的孩子一般。

二○○一年初,「希望工程」陸續有學校接近完工,為了儘早移交給校方,由慈濟營建處依照各校繪製景觀設計圖,再由全臺「慈誠隊」志工認養景觀工程,每天都有專業及非專業的志工進駐校園,協助施作洗石子牆面、校園綠化、鋪設連鎖磚等費時費力的工作。

中寮國中總務主任莊崇伯表示,志工經常會在週五傍晚進駐學校,直到週日午後返北;看到志工帶著睡袋在教室內打地鋪,自力開伙,還有六、七十歲的志工手上貼著藥膏,賣力扛起約六公斤的水泥磚,讓他除了不捨,更是由衷敬佩。南投國中總務主任李熙文也說,自己曾經參與鋪設連鎖磚,看到志工用人龍接力傳遞,深刻感受到每一磚、每一瓦都是大家的心血。

五十一所希望工程校園,啟用後已歷經十餘年,難免鍍上歲月的痕跡,卻更加融入在地文化。例如塗城國小在灰色調的建築上妝點了許許多多的彩繪,校園內加入許多木製裝飾與創意空間,老樹、攀藤及花圃也與建築融合一體,遠遠看去,仍舊顯得「歷久彌新」。

下課時間,塗城國小的學生開心地在球場打籃球;災後二十年,他們背後那棟教室安全穩固,持續守護國家未來的幼苗。

震災後省思 防災優先

九二一大地震造成的嚴重災情,讓政府重新思索校園建物的安全性。教育部從二○○九年便啟動「加速國中小老舊校舍及相關設備補強整建計畫」,委託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替全臺國中小學檢核,每年提撥數十億,為耐震係數不足的校舍補強或改建,當時初估有八千多棟校舍需要改善。

礙於各縣市政府財政與縮短工時,多數學校透過擴柱、鋼筋混凝土翼牆、剪力牆等方式補強,目標是萬一發生強震時撐過第一波主震,爭取時間讓師生撤離教室,比起重建學校,僅須花費約十分之一左右的時間與金錢。

然而有些老舊建築,即便透過工法也無法達到耐震規定,例如位於花蓮市中心的國風國中,是臺灣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第一批設立的學校,當初興建於回填的沼澤地,校舍大多屬於「老揹少」的建築,耐震性跟一體性都不理想;九二一大地震後,地層下陷情況嚴重,遇到大雨甚至淹水及膝,許多梁柱及牆壁也都產生裂痕,不但漏水,結構也不安全。

已退休的國風國中校長吳碧珠無奈地說,其實學校一直都在爭取經費改建,特別是花蓮經常發生地震,若強震發生在白天,後果難以想像;但是重建款項粗估超過兩億,以縣府財政及安排重建的學校順序,可能得等十年。

臺灣地震模型組織委員會在二○一五年提出「未來三十年臺灣孕震構造之發震機率圖」,判斷全臺斷層發生地震機率最高的地方在南臺灣,其次就是東臺灣,尤其是東部的美崙斷層及鹿野斷層破裂機率高,發生芮氏規模七以上大地震的可能性高達百分之二十,為全臺之冠。

但其實早從二○一四年開始,慈濟就著手進行「減災希望工程」,與各縣市政府合作,依序在屏東、高雄、臺東、花蓮、苗栗等地,援建二十六所學校。高屏地區在二○一六年陸續完工,花東地區則在二○一七年起陸續完工(花蓮玉里三民國中仍在施工中),對照後來發生的高雄美濃大地震與花蓮大地震,如未重建,著實令人捏把冷汗。

臺灣身處板塊交界,地震對國人來說,終究是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九二一大地震後,政府宣布每年九月二十一日為「國家防災日」,全臺各級學校都要模擬大地震發生進行撤離,目的就是為了喚醒全民的防災意識。

親身走過這場災難,蔡依容看著就讀的學校崩毀,也看著學校重生,四年前,她回到母校擔任教職;在校園裏,每次經過當年簡易教室的地方或是看到孩子下課後的嬉鬧,眼前就如同電影般,過去和現在場景交疊。

即使這些學生們的生活經驗中不曾有九二一,師生之間難有共同回憶的共鳴,但她仍舊希望努力把這場災難教會她的事情傳遞出去。

「那件事情後,你會不知道明天或意外誰先到。」蔡依容說,雖然自己很幸運,卻會害怕身旁的朋友可能下一秒就消失了;所以當班級學生發生爭執時,她總是會藉機提醒他們要及時說「對不起」,「因為你很難確定他明天還會不會再來,那樣就會變成一輩子的遺憾。」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培育非一蹴可及,而涵養人才的建築也要能禁得起時間的淬鍊,才能保存每個學生的珍貴回憶。那晚雖然是最黑暗的一夜,卻也激發了千萬臺灣人的愛心,化作一座座的堡壘,持續守護下一代,而這分愛的心念,也會一代一代傳下去。(資料提供/黃芳淇、黃鵬宇、林文成、林雪花、陳立明、張耀明)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