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至二十三日 教之以禮

7.22~23《農六月‧二十至二十一》

【靜思小語】沒有身教,教不出真道理;道理要展現在禮貌上、落實在生活中。

靜思語靜心

十個國家地區的教育志工,來到花蓮參與慈濟全球教育團隊研習營,二十二日圓緣典禮,有老師分享,為了讓躁動的孩子靜下心來,在正式上課以前,教孩子背誦靜思語或是《心經》,效果都很好;家長感恩表示孩子過去很好動,現在較為安定,而且回家也會分享靜思語的道理。

上人開示,靜思語簡單易懂,孩子琅琅上口,也很容易運用。曾經有施行靜思語教學的臺灣教聯會老師帶著學生來分享,在淘氣頑皮時,這些字句浮上腦海,會自己「踩煞車」;回到家裏會用靜思語自我勉勵,打掃自己的房間,讓媽媽覺得很驚喜;還有孩子會用靜思語勸父母不要爭吵,對長輩有禮、尊敬,家庭氣氛變得和睦。

「孩子是可以教的,要『教之以禮』;『禮者,理也』,道理就是展現在禮貌上。只是用口對孩子說道理,沒有身教,教不出真道理。道理要落實在生活中,生活要行禮如儀,人與人之間總是要有互動、應對的規矩。聽到老師們的分享,心裏很歡喜,如同給了我一劑強心針。」

「莫忘那一年」,回溯「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起源,是一九九二年正式成立;「莫忘那一人」,最初的幾位教聯會老師,將靜思語教學推及臺灣各地,也帶到海外。上人期待老師們不斷地傳承,「燈傳燈,心連心」,將老師的菩薩心、父母心代代相傳。

生命一部分

二十三日,上人與黃思賢師兄等人談到,雖然很努力、很用心地把握時間,和資深慈濟人共勉提起年輕時的衝勁做事,但是身體狀況實在無法讓人不認老;唯有把握在思慮清晰、身體許可之時,盡心力開拓生命的深度與廣度,提升生命的價值。

「我認為慈濟人此生的生命價值,就在投入慈濟以後開拓與提升,如果沒有遇到慈濟,也不會走到那麼多國家,認識那麼多人,或許此生只為一個家庭而努力;然而投入慈濟之後,這一路走來,你們已經扶助了多少苦難家庭,這些家庭因為我們用生命投入志業而改善了,也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佛陀在靈鷲山講《法華經》時已是晚年,教大家菩薩法、鼓勵大家行菩薩道,如同開了一條道,但是橋還沒有造好,佛陀就於八十歲入滅了;而今大家有因緣同行菩薩道,而且慈濟把橋搭好了,就要把握好因緣,帶領人人安全地走入人群、走到各個角落度眾生。

「慈濟人已經把大腦中『慈悲利他』的區域啟動了,而且不斷地活化慈悲利他的腦細胞,甘願付出,真誠感恩。這個區域要持續活動,不要讓腦細胞睡著;如果『慈悲利他』疲乏了,開始要打瞌睡,就不起作用。」

上人說,人與人之間的感恩、尊重、愛,要從日常互動表達,彼此感恩與尊重,時常關心問候以維繫法親之情;若有需要協助,就趕緊會合力量去幫助。

例如今年為救援東非伊代風災而發起募心募愛,海內外慈濟人熱烈響應,基金會也要借力使力,積極促成莫三比克慈善援建以及相關慈善行動,這是對所有的慈濟人與愛心人最好的感恩回饋。

對於國際間的慈濟分支會、聯絡處而言,臺灣花蓮本會是「母會」,是慈濟宗門的起源地,上人表示目前大家都是第一代的慈濟宗門人,要為後世建立鞏固的法脈宗門綱領,傳承至第二代以後,也能運作無礙;花蓮本會就是全球慈濟的核心,就如粽串的繩頭,彙集一條條綁著粽子的棉繩,與各地分支聯絡處資訊通達,各地慈濟行動皆不偏離法脈宗門精神。

行政管理單位就像綁粽的繩子,要將已經歸納好米與佐料的粽葉綁好,繩子的另一端通向綱領。上人叮嚀在座的主管同仁,要把綁粽的繩子編得紮實,將每一顆粽子綁好,不讓米粒、餡料漏失,並且回歸本會。譬如美國幅員廣大,慈濟人散布各州,美國總會有責任把「綁粽的繩子」編好,把各地資源匯集起來,歸納全美慈濟訊息,回傳花蓮本會,也向全美慈濟人傳達本會訊息,凝聚精神理念。

「要凝聚精神理念,就要發揮感恩、尊重、愛,才能帶動人人朝共同的方向走。這麼多事情都需要人來做,所以要彼此感恩、相互尊重,對人表達真誠的愛,而非用主導者的權力指使人,或是認為不在其位就沒有立場去表達關心。感恩、尊重、愛是永恆的精神方向─我們要感恩佛陀傳法,尊重人人皆有佛性,發揮愛的能量。」

上人表示自己真誠感恩、尊重、愛每一位慈濟人,慈濟人也因為相信師父、認同慈濟而發心立願,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讓其他人看了很感動,也樂於投入,所以菩薩隊伍愈來愈長。

海內外各地的慈濟據點都要有這樣的領眾者,也就是帶頭的人,不是讓大家把愛心力量聚集起來,凡事都交由這個人做,而是要由這個人帶著大家一起發揮力量,才能把事情做好。領眾者的心量要開闊,沒有私心,真誠關懷每一個人;各地的行政同仁也要有使命感,不能消極地等待,而是積極主動地了解志工有何狀況,協助大家發揮菩薩良能。各地分支會要吸收、學習本會的方法,本會也要鞏固精神力量,才能持續向外傳法。

「再也不要說自己『沒有立場』,即使在人間沒有立場,但是在菩薩群中都有立場,因為我們是慈濟人,行的是菩薩道。不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誠正信實,精進不息。要點燃心燈,不是只靠外在的燈來照路。如果點的是心外燈,一個人吹口氣就能把它吹熄了;點亮了心燈,無明風颳得再劇烈,都影響不了心裏的這一盞燈。」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