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921大地震|提升防災力 預約更安全的臺灣

九二一震災,政府與民間全體動員,
寫下了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最大規模的救災紀錄;
身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
震波不會終止,
只有頻率與程度的差別,
下一秒強震來襲前,
我們做好防災的準備了嗎?

九二一震災,政府與民間全體動員,寫下了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最大規模的救災紀錄;身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
震波不會終止,只有頻率與程度的差別,下一秒強震來襲前,我們做好防災的準備了嗎?

二十年前,那一夜大地的震動,落在你生命中的哪一段?

不同世代的人有不同的記憶,年過四十者,有許多人曾是當年投入救災的阿兵哥,清瓦礫、搬大體的經驗一輩子忘不了,時任臺北市消防局災害預防科科長的謝景旭,則是回憶起松山區東星大樓救援。

「十二層樓變成四層,就像千層派一樣,除了房子倒塌,還有瓦斯外洩發生火災,消防隊一邊滅火,一邊還要克服飛揚的塵土。」

謝景旭表示,當時東星大樓的災害是臺北市前所未見的,消防隊不眠不休,終於在災後第一百三十四小時救出孫姓兄弟,而整個救災行動差不多拚了十天才結束。

僅是救援臺北市內一個點就相當困難,「救臺灣」的艱辛不可言喻。當時國軍投入救災與重建的兵力,達四十六萬人次。慈濟自地震發生後到九月底,動員十萬人次志工,為受災鄉親與救援人員提供逾百萬份熱食。政府與民間全體動員,寫下了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最大規模的救災紀錄。

「臺灣不是一個孤島,有二十個國家,三十八支救援團體,七百二十八個救難人員帶了一百零三隻搜救犬前來。」如今擔任消防署副署長的謝景旭,以精確的數字解說九二一地震後,國際社會提供的援助能量。

南投中寮鄉在九二一地震中受災慘重,日本救援隊將生命探測器伸入瓦礫堆,探測有無生命跡象。(攝影/蕭耀華)

特種搜救 從受助到回饋國際

裝備精良、技能先進的外國搜救隊,與國內救難人員並肩奮戰救了不少人,卻也讓國人驚覺,臺灣的災害防救措施與國際先進水準有著巨大落差。

「當時我們翻譯人員看到生命探測器的探測桿,還問外國救難人員,這支能不能滅火?」謝副署長表示,九二一地震那年,臺灣已名列世界第十七大經濟體,但應對地震災害的專業技能與裝備卻是嚴重落後,消防署旗下沒有合乎國際水準的搜救隊,就連生命探測器也只有一組,「而且還是向廠商借的。」

觀念、技能與裝備的「代差」,可歸因於臺灣自一九六四年臺南白河大地震後,有超過三十年的時間,不曾遭遇死亡人數逾百,房屋傾倒過萬的大規模震災。而九二一地震恰如一記警鐘,提醒身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人們,不可忽視強震的危害!

驚世災難後,立法院於二○○○年三讀通過《災害防救法》,消防署也順應法令與潮流,組建特種搜救隊,並於南投縣竹山鎮成立亞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消防訓練中心,臺灣的警義消與民間救難隊,就在那塊曾經被強震重創的土地上勤訓精練。

「消防署特種搜救隊自成立以來,一共執行了六次國際人道救援,我帶隊執行過一次,就是二○一一年,救援紐西蘭基督城地震那次。」身形魁梧的特搜隊長梁國偉自信地說:「就技術而言,我們不會輸給國際隊伍,經驗方面則比他們豐富得多。」

耐震建築 提升規格防患未然

強化搜救力之外,更要防患未然,九二一災難顯示既有的建築法規不符安全標準,內政部營建署於是在一九九九年底,修改了甫於一九九七年公布的《建築耐震設計規範》。

新規範明定建築物遭遇回歸期三十年的中小度地震時,結構體不能有任何損壞;碰上回歸期四百七十五年,震度相當於六級的「設計地震」時,不能有過於嚴重不可修護的損壞;而遇上回歸期兩千五百年,五十年內發生機率為百分之二,震度七級左右的「最大考量地震」時,必須能確保不崩塌。簡而言之就是「小震無損,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除了依循新規範建造強固的建築,工程界也一改過去「梁柱皆強」的舊觀念,轉而以「強柱弱梁」的作法,避免橫梁與樓地板重量過重,影響支柱與牆的抗震力,以降低建築物在強震中垮塌導致傷亡的風險。慈濟基金會營建處主任林敏朝解說道:「地震後如果梁受損而柱子還撐得住,房子就能屹立不倒,可以增加逃生機會。」

儘管政府公布了更嚴格的耐震規範,但國人居住、生活的處所,有近六成還是屋齡二十年以上、依照九二一地震前舊法規建造的老舊建物。這些中古屋、舊大樓、老學校,設計之初的耐震力就遠不及現代標準,加上使用多年、不當改建等因素,耐震力又進一步弱化,急需整修補強或重建。

如臺南、花蓮兩次「○二○六地震」的傷亡災情,就顯示臺灣的建築安全仍需加速改進。「地震不等人,防災是與時間賽跑的工作!」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黃世建主任提醒道。

慈濟苗栗園區防備災教育中心,以實際用於國際賑災的白色半圓筒形簡易教室為館舍,兼具防備災教育與環境教育等多重功能。(攝影/顏霖沼)

做好準備 在「無常」降臨之前

身為臺灣重要民間力量,慈濟在這二十年來,持續精進防災作為與應災能力。有感於孩子的安全不能等,慈濟於教育部推動「公立國中小校舍耐震能力及設施設備改善計畫」的前兩年,就展開改建老舊校舍的「減災希望」工程,希望趕在「無常」降臨之前,給孩子們一個安全無虞的校園空間。

而志工們支援救難先鋒,膚慰受災民眾的美善傳統,持續在臺灣以及國際間需要援助的角落散發光熱,並與時俱進,善用新科技提升訪視、賑濟的效率與安全性,讓陪伴關懷之路走得更穩。

身處地震島,強震何時來襲難以預測,慈濟除了持續優化既有的防救災「菩薩網」之外,也從二○一九年開始,結合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內政部消防署、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等災害防救單位的知識資源,展開一系列防救災展覽、研討活動。

慈濟第一個防備災教育中心,二○一九年七月十二日於慈濟苗栗園區成立,志工以實際用於賑災的半圓筒形簡易教室為展館,設置防災科普知識館、防備災動態互動體驗區、防災協調運作研習教室,以及社區服務與安置模擬教室,讓參觀者在吸收防備災知識的同時,也能體驗救災指揮協調與安置收容的氛圍。期許藉由觀念的扎根、推廣,促進臺灣成為更安全、更能應對天災的強韌之地。(參考資料來源:九二一重建基金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中央氣象局)

小辭典
回歸期

指特定規模的地震發生後,理論上再次發生的間隔時間。回歸期是一個統計值,通常規模愈大的地震,回歸期愈長,但並不代表在此期間內,此等規模的地震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