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秒的撼動

波形圖取自九二一地震時,日月潭地震觀測站強震儀所記錄到之東西向震波圖。989cm/sec2為地震發生當時最大瞬間地動加速度值。(圖片提供/中央氣象局)

編註:前跨頁九九峰圖像取樣自九二一希望工程福龜國小之階梯舞臺造型。

102秒的撼動

劇烈震盪的波形是二十年前大地為自身活動留下的文件。

歷經這一百多秒的震撼,島上的人們也倏然明白:只在遠方或電影裏出現的情節有一天會成為自己的切身經歷;我們立足的大地並不堅實穩固;賴以棲身的居所會壓垮我們的生命、世界會崩塌。

被強烈搖撼的不只是對環境與生活長久以來的信念,與世界的連結感,甚而人們的生命觀,自此都不再一樣了。

隨著時光推移,記憶終會褪淡,然而它所產生的影響卻從未消失,至今仍在持續之中。

南投竹山的車籠埔斷層園區,保存了九二一地震的地表破裂原狀和多次古地震留下的地質景觀。(攝影/顏霖沼)

地震島宿命

深六到八公尺,猶如病理切片的斷層槽溝,記錄著這條引發巨災斷層的身世,也揭示我們居住的這個島嶼無可迴避的宿命。

起自卓蘭止於竹山,長度約一百公里的車籠埔斷層,在過去兩千年間曾引發過五次古地震,上盤在歷次地震逐漸抬升,地質剖面也留下清晰的褶皺構造和斷層錯動痕跡。

歷次地震間隔約兩百至七百年,推測下次地震發生約落在西元二二三五年至二四三五年間。但勿因此便認為可以高枕無憂,因為全臺灣經調查確定如車籠埔這樣的活動斷層,共有三十三條。

一九九九年十月初,正在施工中的南投埔里鎮信義路大愛村工地,震後慈濟在三個月內共計興建一千七百七十六戶組合屋供受災家庭入住。(攝影/蕭錦潭)

重建路中繼站

在受創大地與倒塌廢墟之間,曾出現過一批平均存在時間四至六年,扮演中繼住家角色,並以小型聚落姿態呈現的特殊地景。

 

全臺當時共計有一百一十二處、五千八百五十四戶,以鋼架牆板搭建的簡易組合屋,旨在讓因震災失所的人們擁有具備最基本生活起居功能,能遮風擋雨、度過漫長重建期的庇護所。

由於種種因素,臺灣在往後的災後重建不再優先考慮組合屋方式,但慈濟將這項曾經參與過的經驗繼續延伸,研發出各式功能的中繼空間,在其他條件適用的地區持續發揮良能。

將斷層破壞原貌完全保留下來的臺中霧峰光復國中,成為現在的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攝影/顏霖沼)

保存現場 實境教育

絕大多數震災場景隨著重建復原,早已悉數被抹除殆盡而不復見。這座猶如災難紀念碑,將時間停格在死亡的那一刻,標本展示般將毀滅面貌留存下來的空間,直白陳述著巨大自然力量與結構設計不良的建物彼此拉扯後懸殊的勝負結局。

原址保留讓今後愈來愈依賴各種媒體和資料,以理性與想像間接趨近當年情境的人們,擁有一處可以直接回到過去的場域;在保存記憶與教育的意義下,將自己置身實境,以感官經驗體會這樁環境事件。

建築高標準

梁柱鋼骨之外綁紮鋼筋,復以混凝土包覆,五十一所希望工程學校校舍工程,皆以高規格抗震設計,在嚴格品管驗收過程下施工。

作出這番超出結構理論和建築法規甚至實際需求甚多、施工複雜度和造價也更高的SRC(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工法決定,是災後對過往不良建築文化和不可預測自然力的回應,也出自守護下一代生命安全的初心。

位於九二一震央集集鎮的集集國小,校舍後方為集集大山。(攝影/顏霖沼)

與自然共存

相較完工之初的面貌生澀,完工近二十年的希望工程校舍與周遭環境有了更協調的融合。建物主體多了些許風雨侵蝕的痕跡,但大抵仍堅實可靠;部分建築符號語彙儘管與多元社會價值不盡全然吻合,但建築終究還是回歸到其本質功能上,以守護之姿忠實履行著當年的承諾。

然而這一切並非最終結局。面對未來更極端複雜的天災,如何有效因應並更體貼聆聽使用者細膩的人性需求,才更是今後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真正和諧共存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