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至十日 菩薩使命

7.9~10《農六月‧初七至初八》

【靜思小語】不忍眾生受苦,提起智慧救助,在娑婆世界達成菩薩使命。

平時培養好默契

九日,屏東慈濟志工歡喜恭迎上人來到屏東分會,於慈誠委員聯誼會、慈濟人聯誼會分享心路。

上人開示,提及一九七七年賽洛瑪颱風在南部造成嚴重災害,災後偕臺北慈濟人南下屏東勘災、賑災,在圓通寺住了將近一個月。每天從圓通寺出門時還很早,先到鄉公所詢問是否有受災的戶數與人口資料,公所人員卻還沒有上班;等慈濟人勘災回來,他們已經下班了,只好明天再來;終於在公所上班時間去接洽,但他們還沒有做好。

「所以我們等了很多天,一位臺北來的新發意菩薩心生不滿:『我們是要來幫助他們的,為何每天都要讓我們來這裏站著等?』我就說:『沒有人叫我們來,是我們自己要來的。或許他們的家也受災了,同樣要花時間整理,既然我們是來求人的,就要用耐心、感恩心,不論我們在這裏站幾天,只要能夠拿到資料,就可以了解有多少戶受重災,才能去幫助。』」

「從臺北來支援的這位菩薩,雖然很有愛心,但是心不平衡,缺了和氣,所以多等兩天,她就耐不住而發脾氣。」上人舉此例教勉大家,待人接物要心平氣和,與師父同願合心;大家所發的願都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助人。人人的力量會合起來,就能做好許多慈濟事;要會合人力,平時就要培養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好默契,彼此心靈契合,遇到境界也能平心靜氣,和氣待人,而不是認為自己既然是付出的人,別人就非要配合不可。

身在濁世之中,六根若總是接觸負面的人間相,又沒有法的輔助以安定心靈,會覺得愈來愈惶恐,對於人間世事也會有偏頗的認知與成見。上人教大家自我訓練,六根接觸六塵產生的六識,都要導向善的意識,發揮利益天地人間的良能;各人的根、塵、識「三合一」,與其他人合和互協「四合一」,才能發揮救苦救難的大力量。無論「三合一」或「四合一」,都歸向一念心,這念心就是清淨的真如本性。「把握因緣做好事,守好身、口、意,消除煩惱、增長智慧,在第八識儲存善與法的種子。」

菩薩道上再相遇

屏東有多位投入慈濟四十年以上的資深慈濟人,現在年歲已長,身體不好,已經無法來到分會與上人相見,只能請法親代為傳達對上人的思念。「我也很想念他們,可惜無法相見。他們已經走過了多長的慈濟路,做過多少好事,所做的都是聞聲救苦的菩薩行。」

「屏東慈濟人很早就與師父結緣,四十多年前,屏東有四十多位參加慈濟;這一路走過來,現在有一千三百多位受證的慈濟人了;雖說歲月催人老,歲月也會讓人間菩薩增加。大家在慈濟所做的一切,對社會有幫助,對自己則是提升生命價值。」上人與年長的志工們共勉,照顧好身體,平安、健康就是福,才能繼續在菩薩道上留下深刻的生命足跡。

上人說,人生的生、老、病、死皆是苦,也是無法逃避的自然法則。剛開始做慈濟的五十多年前,自己還年輕,但是現在已無法喚回過去那個年輕的自己,必須承受「老」之苦,後面還有一關要過;「死」的這關度過了,眼睛再睜開,又是應另一段因緣而生。在人生將盡之時回顧此生,確定自己有造福,心會很安穩,來生必定能再接起因緣再造福、度眾生。

上人期盼弟子們,即使身相無常,隨著年歲改變,但是心志如初,永不變異。「只要人人的心志與師父不相離,先我而去的,師父會將他們一一找回來;若是比師父晚去的,將來師父一招手,大家也都會聚攏過來,所以生生世世都能在菩薩道上相遇。」

 

助人更不能涉險

十日,高雄慈濟人回顧一九九四年的道格風災,造成岡山大淹水;一九九六年的賀伯風災,洪水沖毀山區道路、橋梁,慈濟人設法深入災區,發放糧食、飲水與生活物資,甚至不顧危險走在懸崖上搭建的簡易便橋運送物資。

上人開示,這幾十年來,只要發生災難,慈濟人立即動員救助。「雖然受苦受難的人和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只因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用心撥除障礙去救助。這分不忍之心就是大菩薩心,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真如本性。」

「雖然大家付出無所求,但是在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被人拒絕、吃了閉門羹,看到不好的臉色、聽到不好的聲音等等,都需要『忍』;要有大忍辱心,否則克服不了困難,無法在娑婆世界達成菩薩使命。」

賀伯風災後,南部慈濟人前往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發放物資,許多人站在山壁懸崖上臨時搭設的便橋傳遞物資的相片,已經成為上人告誡各地慈濟人救災時務必注意自身安全的「教材」。上人對慈濟人說,雖然冒著高度危險救災不可取,但是這張相片也反映出慈濟人救助苦難的慈悲心;也幸好有師兄隨行記錄,拍下這張相片,讓剎那成為永恆,留下寶貴的歷史足跡。

「大家只想著要救人,走這麼危險的路都不在意,就師父的立場來說,我們只是凡夫,沒有金剛不壞之身,必須注意自身安全,不能這麼不顧一切去做救助,若有萬一,就不堪設想,所以這張相片要時常拿出來展示,當作警惕;上志工培訓課時,也要展示這張相片,將師父的叮嚀轉告大家,要提高警覺,不該走的危險道路就不能走。」

上人談到歷年慈濟賑災,常有志工因為在災區涉水前進,或是到受災戶家中幫忙清理而不慎受傷。為了保護志工,遂請專業志工研發不會被鐵釘等尖銳物品刺穿的鞋墊、手套等衣物護具;能夠在災區供應飲食的大愛行動餐車,也是歷年賑災經驗的智慧累積,一再研發改良而成。「經一事、長一智,我們過去總是慈悲在前頭,智慧在後頭;現在要反過來,凡事先提起智慧思考、分析,再發揮慈悲心去做。」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