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成冊 人間藏經

講於二○二三年五月九日

(畫作/林錦濤)

回顧歷史,更需要戒慎虔誠,作為現代的啟示與教育; 生活在天地之間,要如規、如矩、如法,敬天愛地才能聚福緣。

今年六月、七月行腳,出門三十一天,期間與慈濟人有一百五十六場溫馨座談及開示,主題就是「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莫忘那一念」;半世紀以來,臺灣哪裏有災難,慈濟人及時啟動,不約而同往同一個方向,幾分鐘內就到達現場;無論內心有多痛,總是勇敢地展開雙手去膚慰苦難人。

大家共同回憶,彼此見證,一段段拼湊成真實的歷史;一場場地聽,很豐富也很悲悽的過去,更感恩那一群人的投入,聞聲救苦,無尤無悔付出。

今年是九二一大地震二十周年,當年強震剛過不久,慈濟人即從地湧出,一大早天未亮開始供應熱食、物資,從近而遠,像漣漪一圈又一圈擴散;緊接著一連串急難救助,快速地為受災居民安身、安心、安生活。

考慮到不能讓受災居民長久住在帳棚中,趕快建立組合屋,讓他們至少能度過三年、完成家園重建。借地、設計、動工,全臺慈濟人動起來,鋼架一個人扛不起來,兩個、四個、六個人一起,就能搬得動。女眾不只跪著鋪地板,也勇於爬上屋頂鎖螺絲,晚上就席地而睡。

一段段故事,聽了實在捨不得,但也替大家那一段的生命感覺很有價值、很讚歎。當年的組合屋大愛村,戶外有小橋流水、綠化景觀,十二坪的小屋還有三房兩廳隔間,衛浴設備及廚具準備齊全,入厝的時候跟大家說:「屋寬不如心寬。」房子雖然窄小,但寬心就能度過難關。

接著為五十一所學校建設「希望工程」,並非已經有足夠的資金才去做,而是不忍心讓孩子在帳棚裏上課,高溫難耐,也難以抵擋風雨,而且孩子的學齡有限,不能耽誤。

今年六月在臺中靜思堂,一群畢業自希望工程學校的年輕人來分享見證,二十年前,他們曾經在帳棚裏上課,後來搬進新教室,繼續學業;如今在社會上有所成就,承擔責任。看到他們,就覺得很欣慰。

很慶幸我們災後及時付出,幸好那一年援建這麼多所學校,也幸好有這麼多慈濟人,才有力量做這麼多事;否則只靠一個人有心,也沒有力量。

若沒有及時投入賑災,以及搭建大愛村、援建希望工程等中長期援助,如今也無法有「那一年」的回憶,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慈濟法親結深緣。無私助人的行動,起於一念心,這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恆持初心,把握時間,不斷地開拓、提升生命價值。

若非過去分秒不空過,也無法成就今天的慈濟志業。「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分秒留不住,所以要把握著每一秒的「我」,讓它留下歷史的深度、廣度。

分分秒秒連接起來,就是年年歲歲;回憶成冊,就是慈濟大藏經,「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回顧歷史,更需要戒慎虔誠,地震有週期性,值得記憶的將它拿來當現在的啟示,為年輕人做教育。生活在天地之間,要如規、如矩、如法,人人知法、不犯法,轉物欲為善念,社會祥和樂利,敬天愛地才能聚福緣。請大家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