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護大地

社論
社論

「植物肉」自去年上市以來,儘管價格高於傳統肉類,卻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經濟學人》雜誌將二○一九年訂為「純素之年」,意味茹素已成新風潮。

臺灣是全球素食供應環境友善的國家之一,素食食材一向不少。約十年前,餐飲食品業引入蔬食的概念,素食人口也因此增加,至今已突破三百萬人,約占全臺飲食人口的百分之十三。

以往素食給人缺乏飽足感,營養不良或不均,或口味單調等刻板印象,今日素食餐點不僅多元,且味道可口,有營養學的資訊提供指南,加上個人體驗,素食被發現對身體有益。茹素的理由也不再限於宗教,還包含維護健康、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等。

飲食喜好和習慣雖屬個人選擇,但食物的來源和生產方式牽涉人類整體生存,需要嚴肅檢視。

食品產業全球化發展,原產地與銷售地相隔漸遠,分配供應鏈加長,生產者獲利少,可能將食品造假,以降低成本;也可能為防腐壞變味,摻入有害人體的添加物。以肉食而言,飼養的禽畜不斷增加,活動空間擁擠,禽畜更易受人為催化而快速成長,以增加肉品產量;飼料穀物的種作面積也過度擴張。

相對的,素食食材對環境的破壞或加諸的負擔少很多。然而,由於可耕地縮減,土壤被污染,加上氣候變遷,也有糧食供應不足的危機。解決之道是,讓身體與餵養我們的土地重新產生連結。

日本在江戶時代形成「食養料理」的和食傳統,源自佛典「身土不二」、道家醫食同源的概念,除了主張吃當地、當季、友善耕作的食物之外,更提醒人們聆聽身體所需,選擇正確的飲食。人只要重新與土地連結,知道食物從何而來、如何善用食材,食得其所就能療癒自己,內心也會平和寧靜。

在本期主題報導中,慈濟志工謝景貴在長年參與國際賑災的經歷中,對農糧危機感受深刻,於是自學自然農法,退休後轉為專職農夫,期望影響更多人關注環境及土地的議題。另外,原是豬農的駱鴻賢認識到畜牧業對環境的破壞,選擇將營生場所轉型為動物庇護所,並且茹素。

農作環境需要被照顧,以維繫生命所需。重視以原味呈現的素食,代表以清淨心面對、回饋滋養我們的大地,這是「心淨則國土淨」的最新有力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