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行當農夫 逆轉未來

從養豬戶到成為疼愛動物的農夫,從全球災難現場到守護糧食的源頭,這兩個人戲劇性地轉行,試圖轉變人們與天地眾生的關係。

從養豬戶到成為疼愛動物的農夫,從全球災難現場到守護糧食的源頭,這兩個人戲劇性地轉行,試圖轉變人們與天地眾生的關係。

傍晚時段,一大群雞、鴨、鵝、豬在寬闊的欄舍居處活動,這裏沒有機械飼養設備,豬熱了可以泡在泥巴裏降溫,不必等時間到才有水灑下;雞群腳上踩的不是鐵籠或水泥地,牠們發揮本能不時低頭啄食土裏的蟲子。

「惠惠好乖,我們來這邊!」在志工的引導下,一隻大豬溫馴地靠近,牠先用溼潤的鼻子試探地嗅聞,吃下訪客手上的食物。園區後方一片農地,幾天前剛播下玉米與菜種,遵循友善農法的土地十分肥沃,綠蔭盎然。

眼前一派清幽的田地,令人難以想像在十二年前曾飼養數百頭豬隻,大量動物排泄物臭氣薰天,養殖區流淌而出的廢水,亦污染了周遭的土地與緊鄰的河川。

身為豬農第三代,駱鴻賢從爺爺手中繼承了這片土地與家族事業,過去,「豬」在他眼中不是生命而是金錢;如今,他放棄百萬收入不再殺生,每一隻動物都成了他的孩子、家人,讓牠們能安養終老,成了他努力的方向。

創立庇護所的駱鴻賢把動物視為家人,致力於為這些「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及福利。

養豬場成庇護所

如此戲劇性的轉變,要從二○○八年說起。那天,駱鴻賢一如往常,要將豬隻送往新北市的屠宰場,一片聲嘶力竭的豬叫聲中,一隻即將上車的豬安靜地看著他,彷彿詢問:「為什麼這麼殘忍?」四目相望的那一眼,讓他過去無視的慈悲心被喚醒,「這些豬,每一隻都是我親手養大的啊!」自此之後,駱鴻賢不再吃肉,剩餘的豬隻也不販售。

養豬不吃豬,為了嗷嗷待哺眾口,他努力開拓生計,收入來源除了販售動物糞便做的無毒肥料、四處打零工及做素食便當外,還會到住家附近上大夜班,搬運重達十幾公斤的貨物增加收入。日子過得遠比往日辛苦,但他明白「對的事情,就要持續去做。」

養豬場轉型成庇護所,家人曾大力反彈,駱鴻賢花了六年耐心陪伴與引導,才讓家人理解並認同「動物是朋友,不是食物」,並一同成為素食者。「也許在祖父母那個年代,因為生活困苦,肉是珍貴、營養的象徵,」駱鴻賢說:「但現在年代不同,肉類不一定代表健康,以前養過豬的我,最了解肉質當中含有什麼。」

為了家人的健康、增進茹素意願及推廣蔬食,他特地學習料理並考取素食廚師證照,油飯、素食版的「鳳梨蝦球」及「宮保雞丁」都是拿手好料。園內種植的蔬菜多使用在週末訪客的素食餐點中,就地取材,吃得新鮮,也盡可能降低食物生產過程的碳排放及污染。

庇護所有多位志工輪班幫忙照顧動物,往日愛吃雞排的小梅子,三年前初次來時,駱鴻賢安排她幫忙鏟羊屎並負責照顧雞與鴨;了解盤中食物活生生的樣貌後,小梅子漸漸從葷食者轉型成素食者,「動物都很聰明,知道我不會吃牠們以後,現在都很樂意親近我!」

駱鴻賢

雖然現階段人類的生活方式,很難立即改變飲食習慣及看見成效,但我們可以試著想像:若地球一半的人口都茹素,環境會發生多麼宏觀又正向的變化!

一口口吃掉未來

這些年來,駱鴻賢除了在臺灣演講勸素,呼籲人人愛護動物、為更多生命創造好的生長環境及福利外,亦曾受邀至新加坡、泰國、奧地利與芬蘭等國推廣「動物是朋友,不是食物」的理念。而在走入校園、社區及各種團體的過程,他也因此結識了不同領域的專家。

「為了生產肉食產品,大量土地被過度開發,自然生態也受到大肆破壞。」從「不吃肉」的議題延伸,駱鴻賢認知到畜牧業帶來的環境破壞與影響。

以工業模式生產大量肉食,種植飼料用作物及注射違背生長原則的激素,犧牲了土壤的養分、生態資源及禽畜的健康,也會造成可耕地減少,並增加氣候變遷、糧食危機的可能。

他舉例,巴西雨林開墾極大比例用於牧牛,過去自己餵豬的飼料多採進口大豆,產地包含巴西、中國大陸、印度、阿根廷等國,而這樣的消費行為,也會間接破壞雨林環境、加劇氣候暖化。

消費者看不到的,還有畜牧業的排泄物廢水。據行政院農委會在二○一九年五月底的調查資料顯示,全臺有六千六百多家養豬場,而平均每場養豬數為八百多頭,這些養豬場長期以來造成的生態影響,也不容忽視。

駱鴻賢回顧過去輝煌時期,為了飼養數百頭豬隻,每日消耗的水資源十分龐大;十幾年前臺灣的法規與環保意識尚未完善,小型畜牧場又多設置在河川、溪水旁,難免污染河川,更別提烹煮廚餘餵豬及燃燒廢棄物造成的空氣污染。

「雖然現階段人類的生活方式,很難立即改變飲食習慣及看見成效,但我們可以試著想像:若地球一半的人口都茹素,環境會發生多麼宏觀又正向的變化!」

駱鴻賢茹素十二年來,以友愛動物為核心理念,影響了不少如小梅子一樣的人,投入庇護所志工、加入茹素的行列。他真心認為,愈多人三餐放下肉食、放動物一條生路,愈可能改善畜牧業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長遠來看,更能促進地球資源永續,而不是一口一口吃掉未來。

土地劣化的危機

二○一九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發表報告,提出人類製造食物的方式,尤其農業及畜牧業,都正在加速碳排放量及全球暖化,若希望減緩暖化速度,需大規模改善土地利用;IPCC的這份報告同時指出,人們若從肉類飲食轉變為以蔬食為主的均衡飲食,在抑制氣候變遷上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如今不只面臨嚴峻的氣候異常,因為長期仰賴化學農藥、肥料,多數土地都劣化了。」現為專職農夫的謝景貴,過去在慈濟基金會任職期間,參與多次國際賑災,走過地震、洪水、戰亂與受颶風肆虐的土地。二○○八年的一場發放,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了解到籌備物資的過程後,影響了他決定在日後轉換身分守護大地。

那年北朝鮮發生糧荒,慈濟賑災團隊遇上糧食採買的困難,各國稻米受氣候影響收成不佳,紛紛禁止糧食輸出,米價更在短時間內上漲,這樣的狀況使謝景貴意識到,土地的劣化及糧食的短缺不容忽視。

謝景貴說明,「綠色革命的發展,雖然養活許多人,但環境改變之下弊病也慢慢浮出。」他舉例,為了提高產量,過度施加農藥及化學肥料,長期下來會導致土壤內的微生物壞死、周圍生態圈被破壞;而根據聯合國調查數據顯示,全球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劣化。營養的土壤能吸收二氧化碳,減緩氣候異常發生,但若劣化,反而會釋放二氧化碳,無法發揮正向作用。

深入了解全球暖化造成的各式影響及災害將可能不斷發生,在危機感的驅動下,謝景貴開始在工作之餘自學,希望從改善土質開始,當一名能永續生態、珍惜土地資源的農夫。

🔎點圖放大)

農夫謝景貴採用自然農法,歷經數年嘗試,如今稻作收成良好,田地周圍的生態亦未受破壞。

沃壤帶來善循環

自學期間,謝景貴受到日本農學家福岡正信啟發,學習自然農法,以自然循環,增加土壤層的厚度。他說明:「當土壤產生愈多益菌、微生物等養分,種植的農作物會更豐富更健康,對環境也會帶來善的循環。」

謝景貴不只茹素多年,在世界賑災奔波時亦看盡氣候變遷造成的各種災害,有感臺灣極少有人關心問題發生的根源,也就是「土地」的生態,他選擇在人生後半段用實際行動守護大地。五十五歲退休後,落腳花蓮吉安鄉全心投入從農,用「社區」的經營模式,讓人們認養土地,並以友善環境的農耕方式種植稻米,藉此影響更多人關注環境、土地議題。

「近年氣候異常愈發嚴重,看天吃飯的農人感受最深。」謝景貴無奈的說。今年五月以來,酷熱的氣候讓農夫們比以往更加辛苦,一期稻作因天候的關係,狀況普遍不好。七月收割後,謝景貴與夥伴馬不停歇地整地,緊鑼密鼓地開始下一期的作業。

望著住家周遭的田地,謝景貴表示,成為農夫的初衷,單純就是希望可以盡一己之力,透過守護土地達到減緩氣候變遷跟永續發展。「當人們了解引發全球暖化的問題,糧食危機、環境破壞背後,是由哪些行為造成,就會明白少吃肉、不吃肉是解決問題的根源。」他也提到,消費者都該思考:飲食習慣是否善待土地與自然?選擇的蔬果是否支持友善農法?因為這些選擇,最終都會回頭影響到我們生存的土地及整體生態。

東非莫三比克在伊代風災重創後面臨糧食危機,受災民眾等候一餐溫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二○二○年全球飢餓人口超過八億。

消費者的大力量

從養豬戶到成為疼愛動物的農夫,從天災人禍的災難現場到守護糧食的源頭,身分轉變與過程中的挑戰,駱鴻賢和謝景貴甘之如飴。謝景貴感嘆,世人大多只關注眼前看到的,多數人仍難以將不吃肉、土地生態、各式天災與「氣候變遷」聯想在一起。

在環保意識提升的現代,人們可以從隨身攜帶環保用品做到減少垃圾產生,但是這還不夠,真正的環境保護,還可以從飲食及消費習慣發揮影響。

「對於生產者及土地如何運用,消費者有極大的影響力。」謝景貴說道,買什麼食物、吃什麼食物,都是可選擇的行為。善用自己的權利,選擇友善土地、友善生命的產品,重拾對土地的重視及感恩,人人都可以影響整個大系統的走向,為地球及環境永續,盡一分心力。

「守護土地」,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要為土地、環境盡一分心力,並非要親自下田才可以達成。從源頭,也就是「心」開始,先改變理念與價值觀,實踐的過程,用心去意識「食物、土地、人」之間的種種關聯,懂得珍惜現有的環境資源後,自然能從每一個選擇,種下善的種子。

不論動物、生物或人類,皆屬於地球的一分子,缺一不可,面對更加嚴峻的環境、氣候挑戰,我們可以從最容易的「食」開始,找回與土地、與環境的連接。

謝景貴

每個人都該思考:飲食習慣是否善待土地與自然?選擇的蔬果是否支持友善農法?因為這些選擇,最終都會回頭影響到我們生存的土地及整體生態。

附錄

雨林大火 為誰而燒?

撰文‧王偉齡(慈濟美國總會特約撰述)

二○一九年亞馬遜雨林大火空照圖。(攝影/Victor Moriyama , 綠色和平組織提供)

少吃肉、不吃肉與環境破壞、極端氣候有何關聯?消失中的亞馬遜雨林,已告訴人們答案。

二○一九年亞馬遜雨林大火跨國延燒數月,引起國際關注,二○二○年火場更甚去年。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研究院數據,亞馬遜雨林今年截至八月已有超過七萬起火災紀錄。起火熱點除部分自然發生,多是人為,砍伐的潮溼林木在一段時間乾燥後焚燒清理,開發作為牧牛畜養場或種植經濟作物。巴西為牛肉出口大國,根據透明平臺Trase數據,僅其中一家肉類加工企業,每年就可能導致二點八萬至三點二萬公頃雨林被毀。

「許多人高呼『保護地球之肺』,其實是個誤會,實際上,亞馬遜雨林所製造的氧氣和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差不多,兩者幾乎相抵,亞馬遜雨林不能稱為世界之肺。」為了讓人們了解雨林的重要性,位在巴西的綠色和平組織亞馬遜倡議者論壇的亞瑞娜˙雪羅克斯(Adriana Charoux),去年為前來採訪的慈濟美國總會團隊說明:「亞馬遜雨林應該被稱做『地球的空調』。」

根據耶魯大學森林環境調查(Yale School of Forestry & Environmental Studies),樹木透過根部、枝幹將土地中的水氣輸往大氣中,可為大氣調節降溫。一棵樹的降溫效果,等同於兩臺家用冷氣機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運轉。

擁有三千九百多億棵樹的亞馬遜雨林,送往天空的水氣,透過風形成一條壯闊的大氣河流,將水氣推向其他地區,遇冷凝結再降回大地。「沒有樹就沒有水,沒有水就沒有雨,沒有雨就沒有糧食。」亞瑞娜輕輕點出大氣河流,對拉丁美洲各國的重要性,「拉丁美洲向來不缺雨水,我們把雨水視為理所當然,但現在雨季縮短、乾季變長,務農的人都有發現。」

雨林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在於儲存溫室氣體。

科學家估計,土地中高達四成五的碳存在全世界的森林中。亞馬遜雨林儲存了八百至一千兩百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化石燃料業界十三年總排放量。伐林作業與焚燒雨林,不只短時間內將儲碳釋放至大氣,也會降低土地的吸碳效能,加速氣候變遷。

然而挽救雨林需要更即時的行動,在期待政府耗時修改政策前,減少牛肉的食用量,是人們可以自主做到的。

亞瑞娜說,在亞馬遜雨林的每一位綠色和平組織人員,可能一開始都不是素食者,但深入了解雨林被破壞的情況後,大家都開始吃素。「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減少對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多選擇植物性蛋白質,對雨林好,對我們自己的健康也好。」

雨林大火只是地球環境崩壞的一角。當愈來愈多人以植物性飲食取代肉食飲食,對產品需求量變大,也將促使企業和農民致力於生產對環境友善的農產品,共同維護地球生命之林的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