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至二十八日 法門對心門

8.27~28《農七月‧初九至初十》

【靜思小語】打開了心門,就能通達法門,走入無窮法藏,有取之不盡的方法可以運用。

合和互協,四平八穩

自從花蓮慈濟醫院於一九八六年啟業,隨後因應地方人士請託,以及諸多因緣促成,陸續成立玉里慈濟醫院、關山慈濟醫院、大林慈濟醫院、臺北慈濟醫院、臺中慈濟醫院、斗六慈濟醫院;在今年八月十三日,位於嘉義市的嘉義慈濟診所正式啟業,與嘉義縣的大林慈院、雲林縣的斗六慈院,合力提供雲嘉鄉親即時且完善的醫療服務,傳達真誠溫馨的慈濟人文關懷。

如今慈濟醫療志業在臺灣,有四所大型醫院、三所小型醫院、一間診所;各院位在大都市或市郊、鄉鎮等不同的環境,各自面對不同的挑戰,皆秉持感恩、尊重、愛的精神,勇於承擔重任,就地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二十七日醫療董事會中,上人感恩各院主管同仁們的用心與努力,還有諸位董事對慈濟醫療的真誠護持。醫療與人的一生緊密相關,尤其身有病痛必須靠醫療拔除病苦,而各所慈濟醫院在不同的地點發揮醫療良能,無分貧富,平等救治病患,也常與慈善志業結合,不僅醫治貧苦病患的身體疾病,也幫助其家庭。

五十多年來,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已經鞏固,上人期許分布在臺灣各地的七所慈濟醫院緊密相合,還要「四大合一」,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志業的功能與良能要會合;只要大家合和互協不分心,志業腳步就能「四平八穩」不斷前進。

合乎道理,行於真諦

二十八日,與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等人談話,上人表示,晨語所說的「靜思法髓妙蓮華」,不是專門講解《法華經》,而是用《法華經》講述佛陀的精神,與人間事相會合,讓大家容易理解,並且能夠在生活中運用。

「『佛』就是『覺』,意謂覺悟的人,覺悟宇宙間的一切道理,所以我稱佛陀為『宇宙大覺者』,這樣的稱呼並沒有脫離佛法,也沒有神化佛陀;塑造『宇宙大覺者』佛像,就是要表達出佛陀超脫世間、覺悟一切的精神境界,走入人間,為眾生說法;以站在宇宙虛空中憐視著地球、撫摸地球的動作,表達對人間的疼惜。」

「我沒有自創學說,而是認定當前需要為世間、為眾生做什麼事,我對慈濟人這麼說,慈濟人了解以後就去做,所做之事皆合於道理,沒有脫離佛法;所做之事合於道理,就是行於真諦。其實道理永遠都在,若只會說而不去做,學得再多也無用;慈濟人或許沒有辦法對人侃侃而談佛法道理,但是他們早已身體力行。這幾十年來,慈濟人所做的一切,等於『慈濟大藏經』。」

上人說,大家誦讀「如是我聞」的佛典,是阿難尊者在佛陀入滅以後口述,大比丘眾共同結集,再經過口耳相傳幾百年以後,才有文字記錄流傳,又經過古德法師的取經、傳法,多種語文的翻譯,實在無法確保每一字、每一句都與佛陀說法時絲毫無差,但若有一、二句讀通了,打開了心門,就能通達法門。

「佛陀的智慧上通天文、下徹地理,佛法是智慧之門;而這道智慧之門在何處?若是閉鎖心門,連光線都透不進來,自然什麼也看不見;只要把心門打開,就能正對法藏之門,可以看見無窮盡的法。」

許多人接觸「靜思語」,簡單的幾句話讓他們想通了,去除心靈的煩惱,也有人因此棄惡向善,導正了自己的人生,也讓家庭重拾幸福。這些精簡短句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實用的方法。「所以,若問靜思語是不是法?是法,因為靜思語救了多少人的家,解開了多少人的心結;『法門對心門』,只要心門開了,心與法相應,就能走入無窮法藏,有取之不盡的方法可以運用。若是只在經文字句裏鑽研,在口頭上與人談論,道理講得很深,做不到也無用。」

「菩薩道是行出來的。從我拜師時聽到師父對我說,要為佛教、為眾生,『如是我聞』即『如是我行』,就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所以,『為佛教,為眾生』的精神方向已經立定,就一步一步開啟四大志業的門─慈善門、醫療門、教育門、人文門,鞏固四大志業,再加上國際賑災、社區志工、骨髓捐贈和環保,成為八大法印,都是世間所需要的,而我們確實做到。」

上人叮嚀,學佛不要有「所知障」;若真正了解慈濟,就不會刻意避免讓人知道自己是慈濟人,避免說慈濟語彙,擔心會被人排斥,而是要負起身為慈濟人的使命,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理應把握機會對眾說明。

「我們要用真情了解真理,真理不離人間。」上人期勉主管同仁們與精舍常住眾會合心力,釐清法脈的脈絡,做有系統的研究,讓法脈的精神能量能夠世代傳承。

上人談到出家修行者出離了小家庭,沒有小家庭的煩惱牽絆,但是有對天下眾生的關心與擔憂,所以盡心盡力,發揮大愛能量去幫助,只要苦難人得救即感安心,不會患得患失。期待大家學佛要從做中學、學中覺,以真誠的心學習、體會佛法道理,對世間的人、事、物有清楚的見解,這就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