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 持經有功德

8.16《農六月‧二十七》

【靜思小語】持一切善不放逸,傳法於眾不憍慢。

佛法在日常生活中

阿難尊者隨侍佛陀,並且用心聞法,將佛法清楚記憶於心,故於佛陀入滅後,大比丘眾結集經典時,是請阿難尊者口誦佛法,經大家確認無誤後再記憶並傳誦。

上人於晨語開示:「阿難聞如來所說,總持一切法,皆能憶持一切善,而心不放逸,亦不敢憍慢於眾,故名心無憍慢。」提醒大家感恩佛陀說法,阿難尊者等大比丘用心聞法,且於佛陀入滅後結集經典,歷代高僧大德取經、譯經、傳法,才能讓後世眾生得以接觸、閱讀佛典而學習佛法。

上人亦言,若是讀經、誦經,卻沒有用心去理解,也不能在生活中運用,就不能領受佛法的利益。許多慈濟志工過去不曾聽經聞法,甚至有不少高齡志工不識字,但是早已走在佛陀指引的菩薩道上,隨時都在力行佛法;現在教大家「薰法香」,就是讓大家知道,自己所做皆合於佛法道理,事理相應,更加篤定人生方向,步步精進,也能接引大眾領受佛法的利益,同行菩薩道。

「佛陀說法,所傳的道理是要讓人應用的;我們聞法受用,而且能夠將經文道理鋪入人群中,把路鋪平、把道開大,讓人人順著我們鋪的路,走進菩提大道,這樣才會有持經的功德。」上人說,要傳法給人,並不是講很深奧的法給人聽,卻讓人覺得難以做到。慈濟人關懷、幫助貧窮苦難人,貧苦人受到感動,也在慈濟人的鼓勵與帶動之下,到環保站付出、做志工,日存點滴行善等等,提振身心靈,生活漸漸能夠自立,不再倚靠慈善救濟,而且培訓、受證成為慈濟人,這也是聞法受持的功德。

昨天與雲南慈濟人透過網路視訊見面,八十多歲的王鳳玉師姊歡喜表示,自己不認識字,但是當地法親陪伴她一起「薰法香」,而且會相互討論,讓她更了解法義,還能運用在生活中。「聽她侃侃而談自己的體會,覺得她真正聞法入心,落實在生活中,更加用心投入慈濟、做環保,感動了親人、子孫,全家人都投入。」

「雖然雲南昆明的慈濟人離我很遙遠,但是透過網路,每天早上都有八十人以上齊聚會所『薰法香』。大家一大早來到會所禮佛、聽經,之後彼此分享,共進早餐,再展開一天的生活,幾年來都是如此,不曾中斷。聽到他們這麼說,我實在很感動!」

「要總持一切法,聞法要用心吸收,不要漏掉;『皆能憶持一切善,而心不放逸』,一切法中含藏一切善,所以要記憶、受持,不只聽入心,還要運用出來,傳法給人的同時,不斷地加強自己的記憶。就像掘井,我們已經掘出井水了,可以讓人前來汲水,不斷供應,但是水位不會因此降低。同理,我們不斷吸收佛法入心,心中的法也會像井水一樣源源不絕,可以持續分享,讓人聞法受用。」

「我們向別人分享佛法,自己也不可以放縱,要謹慎守戒。或許過去還沒有接觸佛法,不懂道理,浪費時間、空過時日,鎮日吃喝玩樂、無所事事;聞法之後人生就此轉變了,懂得把握時間付出助人,也能用佛法開導人。已經導正的人生,就要持續精進,總一切法、持一切善,提升智慧、行善造福,成就一切功德。」

上人也提醒大家,即使天天聞法,懂得經文道理,也不可以起憍慢心,自認為已經懂很多了,說起法來滔滔不絕,就有傲慢的心態;如此聞法無功德、無所用,徒然助長無明、驕傲,有損道心與慧命。就如阿難尊者跟在佛陀身邊,把聽到的法一一記在心中,在結集經藏時,大家倚重他的記憶,但是尊者仍然謙恭待人,持一切善而不放逸,於大眾中不憍慢,是學佛者的典範。

發心立願自我篤定

一位有心修行的慈濟委員,曾在志業體工作,因與他人做法不同而離職。上人教導,既然發心立願要為眾生做事,篤定「為眾生」的方向,就不應該為了一個人與自己的想法、做法不同而改變。

「心要放寬,你如果認為師父做的是對的,慈濟這一條道是很寬敞的大道,不是狹窄的田埂路。要把自己的心路鋪平,若是面對崎嶇不平的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鋪得平坦、開得寬闊,這就是我們的修行功夫;若只想靠別人鋪平路,讓自己走得很順,就不算修行。既發心修行,就要找到正確的方向,把心安定下來。」

上人說,人與人之間的因緣不同,或許過去與某個人結了不好的緣,所以此生相見不歡喜;但是此生所接觸、要面對的不只這一個人,所以不要一直為此掛礙,而且要從此生開始與對方結好緣,甚至為他鋪平路、開大道,讓他覺得走這條道路沒有障礙。

上人表示,自己這幾十年一路走過來,也經常遇到不如意事,都自我要求把心打開,善解、包容一切,努力把該做的事做好,不如意的境界終究會過去,過去以後就不必放在心上。莫拉克風災後要為受災鄉親建設大愛村時,所說的「十在心路」,就是面對逆境時的自我勉勵與打氣。忍一時之不順意,可以成就許多受災人世代安身立命;若是一遇到人事困擾就佇足不前,許多利益大眾的好事都無法完成。

「要跟著師父修行,就要清楚認知,我們不是念佛自修,而是要在人群中修行、為眾生做事,盡心設法為眾生拔除苦難,這就是我們的修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