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的良言

每天從早上七點半做到下午三點,有如上下班制的環保志工工作,二十餘年來是蕭李金玉固定的日常。

埋頭惦惦做,不說是非,不識字是蕭李金玉這輩子最遺憾的事,但她懂道理,生命篇章日日珠璣。

清晨三點半,天際仍罩著厚重的黑紗,八十三歲的蕭李金玉由家裏出發,背部穿著鐵衣,支撐住S型的脊椎,向右微斜的步伐有點急促。看她走在黑暗中,兩邊都是稻田,令人有點擔心。

走到慈濟宜蘭嵐峰路環保站,拉開鐵門,到二樓開燈、開電視,接著電腦的按鍵一個接一個,有條不紊地按著。她負責和花蓮本會靜思晨語連線的重責,雖然開機與關機的步驟已經熟悉了,她還是認為要謹慎一點,不能耽擱大家汲取法水的時間。

經文隨著唱誦聲平穩流暢地在螢幕上出現、隱沒,眼前習以為常的段落、艱澀的佛經,她是一個字也看不懂;但是,自從慈濟嵐峰路環保站與靜思精舍連線,每天早課後可以同步聆聽上人講述《法華經》開始,她就沒有缺席過,經文雖難解,她求的只是單純做一個聽話的弟子,不識字沒關係,有心薰習,總有一字一偈能夠入心來。

結束晨語連線後,又是急促地趕回家煮早餐,八十六歲的老伴還在家等著。雖然一大清早就要在環保站和住家之間趕路,不過,現在走起路來比起還沒薰法前要輕盈多了、心情也愉悅多了。

以前與兒女之間溝通常常發生衝突,心裏總是存著不愉快的感覺,聽到上人說「對人要有法度」,但什麼是「法」?她原本以為「法」就是那一本本佛經,但上人將「佛法」說得淺顯易懂,原來是可以用在生活上的,她終於懂得和兒女相處的方「法」。

她學會尊重兒女的意見和決定,不再用權威要爭得兒女服從。與孩子相處愉快,母親的角色被敬重了,言教不如身教,在她的身上看得到。

兒子為蕭李金玉在住家後面開闢了菜園,在她忙碌志工生涯中多一些農耕樂趣。

「讓人嫌,是自己做不好,
改過來就好了,那沒有什麼!」

回家後安頓好老伴,七點半又準時再到環保站,這是她一天工作的開始;直到下午三點回家,再忙碌另一個工作,那是兒子在後院為她開闢的菜園,讓她做環保之餘,多一些生活樂趣。

在環保站這段時間,煮午餐、整理回收電器,她都樂在其中。不用打卡,沒有薪水,環保一做就是二十餘年,這與她以前為錢拚命的賺、拚命的省,有著天壤之別。

她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讓人嫌,是自己做不好,改過來就好了,那沒有什麼!」逆來順受的個性,與她結婚後拚命還債務有關係,那些日子都已經過去了,只是再回首,還是有些感慨,做人,真是苦啊!

二十二歲嫁入蕭家後,五個兒女接著出生,生活困難到不得已將第三個女兒,送給沒有生育的好朋友。大家庭吃飯的人多,收入總是不夠生活開銷,當家的婆婆因此積欠不少債務,以致先生和兄弟分家時,每一房都分到了債務一萬多元,四十多年前這可是一筆大數目!先生在軍糧加工廠的薪水微薄,偏偏婆婆又喜歡跟日子不好過的兒子、媳婦住。

不過,蕭李金玉很感念當年婆婆對她像女兒般的疼愛,願意和她們一家同甘共苦;在她賣菜那麼多年當中,幫忙顧頭顧尾、安頓一家生活。婆婆去世已久遠,到現在她依然每天對著婆婆的遺像問安:「沒有她,當時的日子會很難過。」

靠先生微薄的薪水和田裏收成的稻子,日子過得很拮据,有一年夏天正午,太陽炙熱高溫,在稻埕曬稻穀,又熱又累撐不住了,她想著:「生活這麼苦,最好曬死一了百了。」

在市場賣菜的娘家妹妹,看他們的生活過得不好,於是借她四千元在南館市場地下室買了一個賣菜攤位,再借兩千元當本錢批菜來賣。繼承了一萬多元的債務還沒著落,又添了六千元!於是先生將工作辭掉,夫妻倆專心賣菜,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只准成功,不能失敗。

為了在人多的時候多賺點錢,一簍四十公斤重的菜,她一個人從地下室搬到人潮聚集的路邊叫賣;殊不知這樣的舉動嚴重壓迫脊椎,為日後健康問題埋下了伏筆。

市場生意從清晨三點開始準備,直到傍晚五、六點收攤,家中的三餐還要兼顧,大小也要照料;晚上大家都休息了,沒有洗衣機的年代,全家人的衣服只能用雙手慢慢搓洗,有時洗著、洗著她就睡著了……

「我寧願彎著腰做,
也不要躺在床上什麼都做不了。」

夫妻倆還清債務後,生活終於好過些,不時和朋友出門旅遊,也捨得花錢買衣服裝飾,舒適的日子在平靜中悄悄流逝。

蕭李金玉六十歲那年,結束長達二十九年的賣菜生涯,有一天回家經過嵐峰路環保站的時候,看到大家在「垃圾堆」裏撿可回收的東西,她感到驚訝,垃圾堆裏也有寶?

環保站的志工說:「花蓮的師父希望大家將沒有用的垃圾變成有用的資源,還可以救人。」蕭李金玉心裏直覺這位師父很有智慧,就是她要尋找的皈依師父,從那時候起,就沒有再出門旅遊或是買衣服,環保成了她的日常,慈濟是她生活的重心。

嵐峰路環保站站長陳金玉師姊,說起這位不被S型脊椎擊倒的勇者:「有一段時間,環保站香積沒有人承擔,師姊就每天為大家準備午餐,連續兩年,一直到她二○一六年七月脊椎側彎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以致要住院開刀,日後必須穿鐵衣支撐,沒有辦法長時間站著,大家疼惜她,不讓她太累了,開始由環保志工輪值香積。」

埋頭惦惦做,沒有長短話(是非之意),坐久了一起身,她雙腳就無法伸直站立,陳金玉師姊常常提醒她起來走動走動:「很佩服她的毅力,每天風雨無阻。」

除了環保,每個月的醫療志工,她也是堅持不懈;有一次承擔花蓮慈院醫療志工,就順道治療眼疾,上午開刀,下午就歸隊在眼科開刀房服務。一直到八十歲,顧慮年紀大了,往返宜蘭、花蓮之間,身體的障礙會影響到團隊行進,也為了避免家人擔憂,才卸下醫療志工。

在醫院裏,看到躺在病床上受病苦的人,體會到沒有健康一切都是空談:「我寧願彎著腰做,也不要躺在床上什麼都做不了。」先生因為老邁退化,依賴外籍看護協助生活起居,她以感恩心看待:「還好有外籍看護幫忙,我才能每天安心、歡喜做環保。」

為減緩脊椎側彎惡化,鐵衣穿了八年,每天還要服用兩次止痛藥才能維持日常活動,她不以為苦:「只要身體還能利用還是要動,不然日子長落落(無所事事之意),不知道怎麼過!」

劉林佩錚(右)早年即邀請蕭李金玉(左)做環保,但當時菜攤生意好,她也不願意在垃圾堆裏翻來翻去,沒想到因緣還是推著她踏出探尋慈濟的步履,兩人在歲末祝福典禮中分享這段往事。(攝影/許台生)

「再來的生生世世都要清修,
而且要識字,才能飽覽經書。」

蕭李金玉很珍惜現在的生活,生命因慈濟而多采多姿。她認為,自己在慈濟只是一顆小小螺絲釘,因為這個團體沒有地位、沒有學識高低的分別,才能讓目不識丁的她,也能隨分隨力付出,她沒有忘記上人的話:「要做,就要歡喜。」

不識字是這輩子最遺憾的功課,不識字沒關係,懂道理就好,來世有幸再做人還要努力修行。她語氣堅定發願:「再來的生生世世都要清修,而且一定要識字,這樣才能飽覽經書。」

以前日子過得沒有目標,以為一生平凡、安分守己就是盡本分,沒想過需要做什麼改變;但是遇到慈濟,得以聽聞佛法,了解事事要知足、要感恩,她的生命從此大大不同。現在最快樂的事就是能夠每天到環保站、可以在上人座前聽法,聽著聽著就知道利用生命的方法,了解人的本分應該是:「自度且能用身形度人,利己更要以利他為上。」

兒女各自成家立業,而且每一個都孝順,只要媽媽快樂,他們就安心。子女的孝心成全蕭李金玉可以全心地顧兩個家,一個是安身的家、一個是慧命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