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農二月‧十七》

【靜思小語】把力量借給別人,共同成就好事。能被需要的人生最有價值。
好緣惡緣都感恩
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四合一幹部返回精舍,與上人座談。聆聽師兄師姊分享後,上人開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經典,這部經既然已經拿在手中,就要認真念,裏面有很多的道理;投入慈濟,這些人生經典的道理就能得到解說,因為投入慈濟是走人間路,也會看到許多人生經典。
上人指出「經就是道,道就是路」,每個人這一本生命的經典就是一條道路,所以要好好理解這一部經的道路要如何走?再如何坎坷,都要甘願地走,還要努力把路修好、鋪平,要調好自己的心。反觀有人走的是更為崎嶇坎坷的道路,同樣只能繼續往前走,所以無須經常喊苦、抱怨苦。
有幸學佛而了解道理,知道自己這條人生路之所以坎坷,是過去生的造作,就要甘願接受,心平氣和往前走;假如不甘願,內心掙扎,使得煩惱無明再增長,這條路本來就不平坦,還變得坑坑洞洞,更是難走。所以要用甘願的心態,把這條人生路鋪平,就是真正的修行之路。
「聽起來每個人遇到的境界都不一樣,但都是苦,不過只要甘願就不苦,還能轉苦為甘。若不甘願,哪怕本來是甘甜的,感受還是苦。所以修行無他法,總是順『道』用心,真的要多用心!」上人說,有緣才會成為家人,但是緣也有好有壞,是好緣要感恩,感恩他們成就幸福家庭;是惡緣更要感恩,這是過去生的業力現前,要用心去消除業障。
「幸好這一生與慈濟結了好緣,讓我們還可以有因緣去做好事、看苦難人,眼界更開闊,耳朵更聰敏,聽得懂喜、怒、哀、樂的聲音;更感恩我們有佛法,有法親道友在身邊,彼此開解、相互砥礪。我們去看視受苦受難的人,去擁抱他們,回來以後趕快回向給自己:我好有福!我是付出的人,能伸出雙手擁抱別人,不是哭著痛苦地等待別人來擁抱我。」
「所以說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己還是很有福,所以要說感恩。感恩還要善解,若聽了一句話覺得受傷,愈往這個方向去想,徒然困擾自己,所以要學會善解。師父把很簡單的法傳給大家─知足、感恩、善解、包容,都需要很開闊的大愛,所以要把心打開,則事事順暢;若把心門關起來,就只會封閉自己,在裏面生悶氣。打開心門與外界接觸,雙腳踏上菩薩道路。」
上人教導,對於自身的修行,要知足常樂;面對他人,懂得善解、包容,則心寬念純,擁抱天下。「我這一輩子一路走過來,難道都很順暢嗎?沒有,總是步步艱鉅,但我從來沒有埋怨過,都是用感恩心轉苦為甘,若沒有人時常刺激一下,自己可能會在迷糊中沉淪。」
「就如《法華經》的〈化城喻品〉,我們走在這條長遠的路上,會經過一站站的化城;即使走得很累了,還是要提醒自己『寶處在近』,從迷迷糊糊的凡夫,要到達覺悟的寶處,必經這一條路,會有各種境界。人生無常,不要計較,不論是苦或是樂,都是擋不住的,會隨著時間過去。好的,想留也留不住;不好的,想閃開也閃不了,無論苦樂,我們都要培養心靈知足常樂,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你們分享所說的話,我都把它當作法,證實人間苦,也聽出你們在這樣的過程中,還是有福人,能將苦當成修行的過程。有福,就要時常感恩,步步精進;看到不好的人間相,要自我警惕,小心向前走,要多用心!」
理想要腳踏實地
上人對有志承擔志業,身為慈濟人第二代的委員師姊說:「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看見人間的無明疾苦,想要改變社會;但即使他是太子,也很困難,所以才會出家尋找救濟眾生的方法。所謂救濟眾生,不是救濟生活,而是思想理念,談何容易啊!」
「觀世音菩薩發心,生生世世投入人間救度眾生;地藏菩薩也是不怕辛苦,『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但是地獄會空嗎?這是很高的理想,但是很不容易的行動。現在全球人口八十多億,而且不斷增加,要淨化人心是愈來愈困難;但是我們還是要努力,要有理想,但不要把理想拉得太高,腳一定要著地,要腳踏實地往前走,方向不能有分毫偏差。」
上人說,如果只有理論卻不能做到,就像薄薄的一張紙,只要風輕輕一吹,這張紙就被風捲起,捲不上天又落不到地,風停以後已經不知飛到哪裏。所以要隨俗,隨現在世間人們的觀念而逐步推展。
上人舉佛陀故鄉專案的推動為例,指出尼泊爾藍毘尼是佛陀出生地,居民的生活很苦,環境很落後,要如何翻轉困境?「第一步要先幫助居民有穩定的生活,他們每天無所事事,蹲坐在地上,我們要伸手把他們牽起來,往前行,這都需要時間。有人創造因緣,有人把握因緣;當我們把手伸向他們,他們能把握住,借力站起來,就有改變的希望。」
「對於助人者來說,幫助別人同時是利益自己,因為在助人的當下就結了好緣。若沒有好緣,即使才華再高,也只是孤芳獨賞,發揮不了太大的功能;如果只為了營利而做,永遠都成就不了自己。」
上人說,與一群人共事,格局要大,不能強迫別人必須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要將就別人;要人人都來將就自己,是不太可能。慈濟人之所以都能照師父說的做,是因為師父這五十多年走過來的經驗積累,為大家指引方向,教大家該如何做,也是傳承,希望慈濟人用心接力繼續開道鋪路。
上人形容人生如同爬山,不斷往上爬的過程很辛苦,但是登頂之後就能看見遼闊的境界。「人生真的很辛苦,但是有無限希望;你的理想很好,也很認真,但不要太過心急,要開闊心胸,借力使力;我們需要大家的力量來支持,我們的力量也可以借給別人,共同成就人間的好事。人生無常,但只要把握當下,分秒都是價值。」上人說,力量借給別人,也是與人結好緣;當大家有需要時,會想到有這一位可以倚靠,被需要的人最有價值。
「我很擔心未來的人間,科技愈發達,但人心來不及調伏,會發生愈可怕的事,所以我們此時要把這念心喚回來,凝聚愛的精神力量,通達諸法。世間萬法,有善法也有惡法,我們要用赤子之心,在菩薩道上認真學,也要有分辨善惡的智慧。例如有人擁有很多財富,如果用在惡的方面,就會危害人間;用在對的事,付出無所求,能夠利益人間,這才是真正有錢的人。」
「何謂價值?做該做的,做對的事,就有價值。大家要善用生命時間,發揮生命的價值,會覺得自己對人間有益而心安,並且持續精進。」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