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不求助♫

如何幫助在原生家庭遭遇創傷經驗的青少年?
協助者需要有「創傷知情」的概念,
想要去理解創傷,了解「你發生什麼事?」
而不是問「你到底有什麼問題?」

如何幫助在原生家庭遭遇創傷經驗的青少年?協助者需要有「創傷知情」的概念,想要去理解創傷,了解「你發生什麼事?」而不是問「你到底有什麼問題?」

月刊有聲書

本文提供有聲書,歡迎播放聆聽,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用聽的來讀月刊。本篇由慈濟大學傳播系袁崧傑同學協助錄製。

感恩「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協助錄製,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

以前我們都稱「弱勢家庭」,但弱勢兩個字好像帶有同情、階級、無能感、無力感的概念;現在我們說「脆弱青少年」或「脆弱家庭」,這樣的名詞其實比較有正面的觀點,也就是這些人在非常脆弱的情境下,即使環境很糟、資源很不足,還能夠努力地生活,所以他其實有很強大的韌力。而這樣的稱呼,可以幫助我們思考,我們該如何幫助他運用自己的韌力,不被環境打敗、折斷。

兒童青少年階段,我們特別重視的是大腦的成熟跟發展。十四歲以前,是大腦急速成長的階段;大腦發展的功能是「用進廢退」,具有可塑性,愈鍛鍊的地方功能愈強,愈沒有鍛鍊的地方,功能可能就消失。

如果先天已有一些遺傳,像是語言的發展遲緩、過動或是自閉的狀況,有些家庭又無法提供良好的教養,甚至未能接受醫療的協助,例如語言治療、感覺統合的刺激,或是各種學前心智醫療評估,了解孩子的發展是否達到同年齡層的水平;這些家庭可能因為社經地位不足,環境的因素,也會讓孩子失去早期療育、復健的機會,影響成長。

這樣的孩子在幼稚園、小學進入團體生活,出現了搶玩具、打人、愛哭鬧等脫序的行為,面對學校生活會有很多挫折,由於還沒有準備好怎麼跟同年齡的孩子相處,會發現自己無法交朋友、別人都討厭他,或是無法完成功課、考試跟不上,長期的壓力會導致大腦的神經系統受損,甚至演變為精神疾病。

從行為看見他的感覺、需求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發表的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簡稱ACEs)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在兒童時期經歷負向逆境經驗較多,日後較易罹患癌症、憂鬱症等疾病,也有較高比例出現肥胖、酗酒、情緒障礙、自殺傾向等問題。

兒童福利聯盟於二○二一年針對臺灣高中生進行童年逆境經驗的抽樣調查,發現約每三位高三學生就有一位具創傷經驗。在情緒困擾方面,ACE量表滿分為十分,分數達四分以上的高中生,有三成具有重度情緒困擾,包括逾半數覺得憂鬱、比不上別人,近半數容易緊張不安,近四成會易怒或伴隨睡眠困難;最令人擔憂的是,有自殺意念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三十一點七,幾乎是每三位中就有一位,我認為實際數字可能更高。

兒福聯盟也調查出,孩子遇到困難時,有七成五會找朋友求助,只有三成左右會向家人求助,推測這群孩子的創傷多是來自家庭。要注意的是,其中還有近兩成的孩子完全不願對外求助;即使求助了,真能得到幫助嗎?他們之中有超過一半比例不覺得求助會有好的結果,足見創傷經驗給孩子帶來相當嚴重的心理衝擊。

至於會開口求助的孩子,多半說不清楚自己發生的事,只是說自己憂鬱、很煩、很痛苦;因此學校老師、協助者需要有「創傷知情」的概念,關注對方「發生了什麼事」,而非指責「你有什麼問題、怎麼會這樣」。

比如懶惰、手機網路成癮的行為,多半是他們應對壓力、情緒的結果,源頭可能是從小缺乏被照顧、被肯定,缺乏資源所產生的無助感,以至於藉沉迷手機或網路遊戲尋求情緒的出口。找到可能的源頭後,不要以表面的行為評價、批判他,而是要看看行為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原因是什麼?這樣的接納態度,孩子感覺有人懂、被理解,比較有機會開啟對話的可能性。

基於脆弱,孩子會有很多的測試行為,例如對立、反抗、攻擊、指責、憤怒,認為「都是別人的錯」。如果可以不被他的攻擊行為嚇到,穩穩地看出孩子這些爭強鬥狠的行為背後,是他用來保護自己的面具,通過了這個孩子的測試,才有可能慢慢地協助他的所需;如果他有各種的失控,網路成癮、打電動、滑手機到日夜顛倒,功課不做,也不喜歡跟同儕相處了,就需要特別關注,看看孩子有沒有學習適應的困難,有沒有優勢的能力被忽略、沒有被看重、被引導,以至於缺乏成就感而迷失在網路的世界中。

還有退縮、拒學在家的孩子,則需要社會支援系統,例如學校的輔導諮商中心有社工可以家訪評估,為這個家庭引入適當的社會資源;另外一種是順服的孩子,比如憂鬱,他們很難被社會看見,因為太乖、太安靜了,一旦出事都很嚴重,可能自殺、自傷。

培養面對世界的韌力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情緒困擾,比如過動,若沒有得到合適的診斷與治療,就容易衝動,甚至放棄學習。我會鼓勵讓孩子藉由接受評估認識自己的行為,知道怎麼合理地運用自己的優勢,例如透過運動,甚至投入運動休閒產業發展長才;不一定要成為運動員,但透過這個體驗,大腦神經發展較成熟之後,再慢慢補足其他的專業學習,一樣可以有所成就。過動症有非常高的機率變成憂鬱、焦慮或強迫症,久了會造成神經損傷,不治療、不面對的結果,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精神疾病發病會損傷大腦,要提早去預防;當孩子出現精神狀況時,一定要就醫。若是病症緩解離開急性病房後,醫師評估無法再回到校園承受學習的進度和人際的壓力,則有中介學園可以提供協助。

以臺北來說,例如榮總精神醫學部的向日葵學園,臺北市立療養院的又一村暨蘭亭書苑,能針對復原的狀況日間留院,有社工師及心理師協助評估,或者是培養發展謀生的技能,如烘焙、木工、園藝等。原先的學籍可以保留,為青少年精神患者做好就學或就業的準備。

預防重於後續治療

照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就要幫助他們培養韌力,預防重於治療。方式有動態的也有靜態的,例如推展接觸大自然的冒險教育,帶孩子划獨木舟、爬山、荒野挑戰,或是街舞大賽、籃球比賽和各式表演藝術,或是如宗教的靜心。讓青少年有展現自己的平臺,在課業之外有正向的目標投入,發揮他們愛秀、想被這個世界看見、喜歡展現自己的特質;當孩子有人際的支持,和有志一同的朋友有共同要完成的事,會感覺自己對世界有貢獻、生命充滿活力。

心理諮商師叮嚀

當助人者 遇上青少年

(相片提供/林麗文)

  • 脆弱青少年即使在惡劣情境下還能夠努力的生活,他其實有很強大的韌力;我們要幫助他運用他的韌力,找出他的內外在資源,不被環境所折斷。

  • 基於脆弱,孩子會有很多測試行為,例如反抗、指責、憤怒;如果可以不被嚇到,穩穩地看出這是他保護自己的面具,才有可能慢慢地對話、建立關係協助他的所需。

  • 精神疾病發病會損傷大腦,要提早預防;當孩子出現精神狀況時,一定要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