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不再獨行

慈濟志工洪錫財(右)陪伴許清令(左)練習電動代步車迴轉,熟悉操控。(攝影/何宜庭)

出院時,看到志工來接他回家,他哭了…… 如今還能騎著車外出做環保、購物,他滿足地笑了!

車行在蜿蜒狹窄的山路上,沿路錯落著雪白的油桐花,銜接一三九縣道,在八卦山的稜線上,讓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坍塌的土角厝旁,幾位行動緩慢的老人喃喃地說:「那是慈濟人。」這裏的居民對慈濟並不陌生。

五月四日,慈濟志工洪錫財與陳榮金載著電動代步車,來到縣道上的山村巷內,獨居的許清令正在期待著。

七十三歲的許清令是慈濟關懷戶,也是環保志工,中風多年,左手左腳無法施力,原本有一輛老舊汽車代步,四月時車子意外自燃。「好在人沒事!」他述說著事發當時,正在做資源分類的半路上,發現車子冒煙後,趕緊將車上的皮包拿下來;等到消防車抵達,整輛車已經完全燒起來了。

許清令很擔憂,「沒了代步工具,生活很不方便,也不能再撿回收物了。」長期關懷他的陳榮金,了解在偏遠山區的交通需求,於是向慈濟環保輔具平臺申請一輛電動代步車。

首次送來時,洪錫財請許清令試乘,發現他只能靠右手施力,左邊前進後退控制器操作時有些不便;具備機械專業的洪錫財,請許清令耐心等候一天,把車載回做客製化的調整。

「上車前一定要先看電源狀況。這是速度操作鍵,你先迴轉一次讓我看看。」洪錫財再次送車上山,請許清令練習操控、倒車、停車等,不厭其煩叮嚀:一定要慢慢騎,注意交通安全。

車子前後還貼心安裝籃子方便置物,許清令露出笑容,「我真歡喜啦!出外買東西就免煩惱。」

許清令是雕刻師傅,年輕時曾風光一時,晚年卻妻離子散,獨自生活,依賴回收所得維生;二○一六年起接受慈濟關懷,他也提供家門口做為慈濟的環保點。每週約兩車的回收物,由陳榮金載回草屯聯絡處環保站。

「做點功德,不然閒閒也是在過。回收愈做、身體愈好。」經濟狀況雖然不佳,但許清令善心不減,不定期捐款,護持慈濟做好事。

陪伴近七年來,陳榮金回憶起許清令去年底出院的情景,「他在醫院哭了三次!」去年十一月,許清令煮食時,由於左手施力困難,滾燙湯汁淋到大腿,就醫後沒有遵照醫囑換藥;陳榮金去載回收物時,發現數量減少,一問才知許清令傷口嚴重惡化,立刻送他到臺中慈濟醫院治療。

住院將近一個月,期間進行植皮手術;想到家境困難,醫藥、看護費是一大筆負擔,許清令的焦慮難以言喻。

「每次換藥,讓人痛得擋袂牢!」許清令說,他淚水都忍著,但出院時見到陳榮金一行三人來接他,哭了!志工為他打包衣物、日用品,推著輪椅走到電梯口,他又掉淚;當得知慈院社工協助申請社會資源支應醫療費,加上慈濟基金會補助,他不須付費,可以安心回家,竟感動得在醫院一樓號啕大哭。

許清令屋內雜物堆積如山,蚊蟲蟑螂橫行;為了讓他有個舒適安全的環境療養,今年元月十五日農曆年前,近三十位志工協助清掃;還爬上屋頂,鋸掉雜亂橫生的樹枝。前後屋況有著強烈的對比,讓許清令再三感恩。

「他很堅強啦!成為環保志工後,脾氣也變好了!」陳榮金說起每次訪視,見到他因病而貧,脾氣不好、孤獨寂寞,鼓勵他的時候也是在提醒自己見苦知福,能跟著上人的腳步做慈濟很有福報,要更加認真做。

臺中慈院社工為許清令申請社區長照服務,每日送餐兩次,基本生活無虞。步履蹣跚的許清令如今有了代步車,再度在山間自行來去,他記得跟上人發願過,「我要做到不能做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