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至二十八日 說到也做到

6.27~28《農五月‧初十至十一》

【靜思小語】與其要求別人,總是先要求自己;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大眾最真誠的教育。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為苦難大地掘出生機

在海外委員慈誠精進研習會中,透過即時翻譯聆聽多國本土志工分享,得知不少志工生活窮困,曾有悲悽苦難的坎坷歷程;直到有緣受接引而投入慈濟,或是接受慈濟幫助而深受感動,懷抱感恩回饋之心成為慈濟志工。六月二十七日志工早會,上人述說,慈濟人生活背景、經濟條件各不相同,但都有同一念心,很願意為苦難眾生付出,再遠的路都願意去走,而且有慈濟人文精神,遵守規律、行儀整齊。

上人談到非洲多國本土志工的生活普遍貧困,當地的慈濟道場也很簡單,志工常常在露天的環境共修,或是舉行慈善發放。即使在泥土地上、樹蔭下,居民也能席地而坐,安靜聆聽志工分享;發放時,居民排隊依序前進,不會急躁,因為他們已經對慈濟建立了信心,就會守規矩。

「人人抱著感恩心來參與發放,現場排列一包包的糧食,是志工事前整齊堆疊;開始發放時,大家先調整好隊伍,即使人很多,但是整個環境很平靜、氣氛很溫馨。雖然慈濟人沒有講經說法,但是所說的是教大家合和互協的方法,這真是一個大法會。」

「任何一個正信宗教所教導的都是真理,宗教是名稱,慈濟是佛教團體,不過在座的不少慈濟人信奉基督教、天主教或是當地的宗教,來到慈濟則不分宗教,都有慈濟的人文精神,進出行儀整齊,人人穿起『藍天白雲』制服,看不出各人的背景,只能感受到大家心中有愛,彼此尊重、互愛,合於真誠無私的大愛,展現慈濟人文之美。」

「看到各國志工走入窮困人家去關心,展開雙手擁抱老幼殘疾人,即使國籍、種族、宗教不同,但是這分愛與形態一模一樣;各宗教的本質都是愛,慈濟要帶動的也是這分愛,沒有貧富之分,人人平等。」

約旦如思師兄原本在家鄉敘利亞有優渥的生活,但為了逃離戰火來到約旦,變得一無所有;為了來臺受證,還需要借貸買機票,但他仍然堅定此行,圓滿受證。上人說,這分堅定的心就是「志」,「志」字是「心」上一個「士」字,「士」是有高貴品格的人,要當志工就是立志,長年累月付出無所求。

上人說,許多國家的本土志工都是堅定立志,即使自己生活刻苦、困難,仍然去幫助比他們更困苦的人,多年來如一日。「我很感恩他們,更感恩長年陪伴本土志工的資深慈濟人,愛我所愛的人,並且用心培育當地的好人才。」

上人說,約旦慈濟人長期幫助沙漠中的貝都因人,不怕烈日高溫,乾旱缺水,風沙滾滾,只為了一分愛,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大愛,不忍貝都因人生活困苦而往返奔波。師父感恩海外弟子排除萬難做志業,而全球慈濟人都要彼此讚歎,互愛互重,合力為苦難人間付出,當「掘井人」,讓苦難大地湧出生機與希望。

「要多用心啊!立志保護大地人間,發起菩薩心、提升智慧;有智慧、能行動,付出無所求,就是菩薩,而且發大心、立大願、出大力,行菩提大直道,是『菩薩摩訶薩』,也就是令人敬愛的大菩薩。這條大直道,我們要繼續往前鋪,後面跟隨的人會愈來愈多,隊伍愈來愈長;人間菩薩大招生,菩薩一位接一位不斷湧現。」

慈濟教育的重要方向

六月二十八日,慈濟科技大學主管同仁報告全人教育概況,八月將至莫三比克進行農業教育考察,另分享「土壤種碳」調和地水火風護眾生,以及慈濟學教育研習推展及相關研究近況。上人表示,之所以說「走路要輕,怕地會痛」,是教人們要愛惜大地,淨化天地空間。其實大地受破壞、天地空間被污染,都是人類行為所造成,所以要先淨化人心,約束行為,才會節能減碳。

「若說要用什麼方法減碳,其實我們要先知道,在生活空間中總是充滿了污染,源頭來自於人的身心,隨時都在產生污染,所以淨化天地要從淨化身心做起。與其要求別人,總是要先要求自己,我們自己負起責任,教育工作者更要重視,發揮淨化人心的教育。」

「在教育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要做到,陪伴著大家一起做。我時常對慈濟人說,我們既已立志就要做到,除了用方法教育還要陪伴,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最真誠的教育。」上人說,對於社會關懷、環境保育,慈濟人就是最好的學生,總是很積極、很用心投入,而且守法、如法,聽師父怎麼說,他們就會怎麼做,尤其海外志工很努力效法臺灣志業體,所以教育志業如果擬訂課程,就可以掛上網路,對全球做教學。

上人說,慈善志業也可以配合教學,只要有人有心要來慈濟學習,都可以安排。「天下人都需要善的教育,慈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導向人間善道,所以不論哪個系的什麼課程,都要有最根本的善方向;為佛教、為眾生,我們也有慈濟學,可以將佛教的精神融入慈濟學理念。只要有心,盡能力、盡心力,我們都可以把握因緣來做,不過前提是大家要合心,共同發大心、立大願來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