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至十六日 待人處事多些愛

6.15~16《農四月‧二十八至二十九》

【靜思小語】待人寬厚一寸,於己縮小一點,日常生活就會很調和。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慈濟媒體要發揮影響力

「這個時代,大小乾坤的各種現象,真的讓我很擔心。其實不是大乾坤影響小乾坤,是小乾坤影響大乾坤,小乾坤就是人,人的心念與行為造業,累積眾生共業而影響天地氣候。現在業力很強,這是群力,不是單一、少數人的力量運轉,平常是看不到,其實那股氣是愈來愈濃,業力很強。」

六月十五日與人文志業主管談話,上人說,現在人口多,人的欲念大,膽子也大,所以業力更沉重,很擔憂地球毀滅,毀滅地球的就是人類。如果媒體能發揮傳播力量,教育、導正人心,也可以將業力轉向。

「要用什麼力量影響社會群眾?要靠媒體。但是現在的媒體比社會群眾更混亂,現代人有很多不好的習慣都是從媒體學來的,所以媒體是雙面刃,看使用的人要用在哪一方面。雖然覺得勢單力孤,不過我們也不能放棄。」上人期許大愛臺用心做好節目,讓不同年齡的觀眾都能從中得到教育與啟發。

午後人文志策會,上人說,慈濟五十多年一路走來都是同一個方向,那就是善與愛,四大志業都朝這個方向前進,而且做到誠、正、信、實。從慈善到人文志業,在這幾十年間一一建設完成,過程面對種種逆境、困難,要忍耐、堪忍苦,才能堅持正向不斷前進。「忍」字是一把刀插在心裏,要做事如果不能忍,就不會成功。

上人用走路譬喻,一個人走長遠路容易疲倦,身心疲累都要忍耐;如果有人作伴,一路上聊天會忘記身體的疲累,不知不覺走得很遠。所以說人多力大好辦事,但是人多聲音大,雜音也很大,同樣要堪忍;如果有人叫對、有人叫錯,有的喊停、有的說要繼續,不同心、不同力,會相互拉扯,很難做事,所以要有人文,而且是真誠的人文精神與形象。

就如大家看起來服裝都很整齊,形象很莊重、不輕浮,旁人就不會用很隨便的態度,說很輕浮的話。所以說人文的形象,會讓人無形中端正態度,受人敬重。人文志業的出版內容或電視節目內容,也要很慎重地規畫方向、把控品質;雖然不能輕忽收視率、點閱率,仍然要真誠製作具有教育性的內容,從個人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做起,有人受到影響而改變,自然能影響社區,漸次擴及整個社會,人人都接受教育。就像滴一滴水進入清水池,會產生一波波漣漪,一圈圈不斷擴大,也有很規律、很清淨的美。

「雖然堅持原則很不容易,但只要我們立願、立志,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對準方向,彼此相伴,就不會懈怠,可以共同突破困難。」上人期勉人文志業要做出人文質感,吸引全球的觀眾或讀者,帶動起全球的善與愛,啟發、延續人間的希望,所以人文志業有責任維持並廣傳善的形象、愛的能量;不是做出表面的形象,要很真誠地達成使命。

佛法要用在日常生活中

返臺將受證慈誠委員的馬來西亞畢業慈青,六月十六日與上人座談;上人肯定大家定期舉辦「品書會」,相互分享並討論聞法心得,也讓慈青情誼不因離校而消散。

「你們與慈濟有緣,都很清楚慈濟的精神理念,慈濟是用佛法直接走入人間,而且能用於你們的生活與職場,待人處事有佛法的精神,能夠多一些愛,還有更圓融的慈悲心,這都是在佛法裏找得到的;慈濟總是期待人人身體力行菩薩道,菩薩要用愛付出無所求,待人要寬厚一寸,對自己要縮小一點,日常生活就會很調和。」

上人期勉大家合和互協,要與人合心,「合」字是人、一、口組成,意為人人異口同聲;心要連貫相通,合而為一,才能朝共同的方向出力做事,收事半功倍之效。「合心是要合大家的心,其中有很深的學問,合心之外還要和氣,還有互愛、協力,才能成為社會上的一股正面力量。」

「菩薩要協力,若只有一個人,即使很想要利益人群、幫助需要的人,但是力量太微弱,有三人、五人還不夠,要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以群眾的力量才能做好;要讓這麼多人能合心,就要在佛法中求得。佛法不斷鼓勵大家,有困難要找方法解決,不斷利益人群;愛是永恆的,不是一時激動就很歡喜要去付出,過後就停止了,我們要培養長長久久的愛心,善行也要長久延續,要有耐力,堪忍一切不如意。」

上人舉同為馬來西亞籍的清修士梁思諭師兄為例,在志業體任職,職志合一,總是無法像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按時打卡上下班,而且在他們的心中,這份工作更是人生的志業,立志要利益人群,帶動人群往正確的方向走。要做到這樣,就要自我修練,發大心、立大願,身心奉獻。

上人且言,發心做志業,力行菩薩道,是把握因緣付出,與一般人上班賺錢的心態不一樣;而能夠做到這樣,就是要了解佛法。所以馬來西亞慈青參與品書會,從中吸收佛法,即使並非在志業體任職,而是在一般社會機構做事,面對種種人事問題,因為懂得道理,心路會比較寬闊,生活上也會知足,而且時常都有感恩心。

能夠真誠感恩他人,就可以與人合心,並且知足、善解、包容;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四神湯」,是慈濟人都要具備的精神。將這分精神推及社會,帶動大眾,就能使社會祥和平安。所以要弘法,舉辦品書會也是向社會弘法、接引人間菩薩的方法,分享讓自己受用的法,也讓別人受用,凝聚精神力量,共同做有益人間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