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兒保個案的省思

當我成為「親職賦能引導員」,我心疼孩童的日常處境,也關切和理解案家父母,發現他們多數經歷類似的童年逆境。
「家」是「歸宿」,是「溫暖」、「安全」與「包容」,這也是我們所有人應當省思和學習的一門課程。

去年為了陪伴兒少保護個案,我上了花蓮縣府要求的必修課程。個案於當年十一月復學後,我帶著歡喜心,繼而上了進階課程,成為「親職賦能引導員」,今年三月也接了兒童保護案。

在進案家的過程中,我意識到兒童家庭教育相當重要;如果可能,每一位要成為父母的人,都該學習育兒的相關家庭教育課程。

根據衛福部保護服務司二○二三年統計公告,去年兒少保護調查通報案件有八萬三千多件,其中花蓮縣有一千七百多件。小孩是受害者,嚴格來說,大人亦是。多數人的育兒經驗直接從原生家庭複製,學校沒有教我們如何理解小孩的行為語言等,也沒有人告訴我們該如何為人父母。年輕夫妻常處於經濟與家庭蠟燭兩頭燒的情况,甚至還需照顧親人。自然無法聆聽自身情緒、察覺自己的精神壓力,無法理解或安撫幼兒的哭鬧,一場不當管教的家暴就發生了。

「親職賦能引導員」進案家,目的是為促進兒童與照顧者發展正向互動關係,或以實際互動情境引導親子正向互動。然而,案家的父母通常抱著排斥的態度,有的會認為我們是來幫小孩上課,儘管溝通告知父母必須在場,他們仍以藉口離開現場,或只是在一旁滑手機;有的案家會以外出晚回的方式,想方設法地缺席。

在現場耳聞案家父母的語言暴力,我心疼孩童的日常處境,有問題的是父母,只要父母改變,這個家就會改變;小孩想要的是父母的陪伴、願意傾聽他們的想法,而不是威權上對下的控制。我試著去關切與理解案家父母的童年處境,發現他們多數也經歷類似的童年逆境。目睹童年和家庭的影響,多麼容易被複製,這樣的惡性循環令人擔憂。

「家」的意義是什麼?應該是「愛」的連結所在、是「歸宿」,應該是「溫暖」、「安全」與「包容」。若希望我們的下一代都能在「家」中平穩長大,大人們得從多方面省思、補救,以免造成更多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