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住他鄉|牽起孩子往前跑♫

慈濟志工在藍毘尼多校帶動親子運動會,在同心協力的競賽中,拉近家長與孩子的關係。(相片提供/藍毘尼慈濟志工)

到輟學生家中訪視,還有送文具進校園,
讓我們了解當地習慣後調整慈善行動,
「親子運動會」因此誕生,
很多孩子對我們說,
這是他們第一次牽著父母的手、一起往前跑,
很多父母也是第一次為孩子拚出了能量……

到輟學生家中訪視,還有送文具進校園,讓我們了解當地習慣後調整慈善行動,「親子運動會」因此誕生,很多孩子對我們說,這是他們第一次牽著父母的手、一起往前跑,很多父母也是第一次為孩子拚出了能量……

月刊有聲書

本文提供有聲書,歡迎播放聆聽,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用聽的來讀月刊。本篇由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王秀芳臺長協助錄製。

感恩「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協助錄製,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

距離藍毘尼約二十七公里的迦毘羅衛,是悉達多太子離家前曾居住二十九年的釋迦族國都。兩千五百多年後,我們走進僅剩磚牆基座的皇宮遺址,從西門慢慢地走到東門,內心平靜,彷彿穿越到佛陀時代,猶如穿著現代服裝走入了二千五百多年前淨飯王的皇宮。

可是只要腳步一踏出東門,走在鄉間氛圍立即改變。我們看到在樹下、在石頭上打坐的孩子,他們是為了要乞得遊客的施捨而學著盤腿閉目。

我們快速往前走,孩子們又飛快跑到更遠的前方,再坐下來,看看是否有機會獲得遊客的同情。

我們什麼都沒有做,也沒有掏出腰包的零錢,結果走在最後方的師姊被孩子投擲了破爛的芒果。

幾天過後,我們在藍毘尼馬杜巴尼學前教育中心,也看到一批孩子閉目打坐,他們是為能吸收老師教導的課程而靜心。

馬杜巴尼學前教育中心,是新冠疫情後獲得慈濟援助,順利恢復上課的學習中心之一,主要招收四歲到六歲的孩童,為清貧家庭子弟能接受啟蒙教育、培育良好習慣而開辦。由於資金不足而營運困難,二○二二年慈濟人抵達藍毘尼之後,見其教育方式與慈濟人文教育吻合,給予支援和協助。

兩地孩子,同樣打坐,讓我們有不少感慨,教育的落實何其重要;志工團隊陳濟連醫師向上人報告所見所聞,上人開示:「唯有教育能翻轉當地。」

在藍毘尼,許多家戶都擁有田地,而每一戶人家從祖輩手上傳得的土地也不大,有些則向人租地耕種;農忙期聘請不了幫手,孩子們不得不缺課,到田裏幫忙。

進行輟學生家訪時,有時候會覺得心裏空得說不清楚。孩子的眼神述說著內心的抱負,母親坐在地上用餐,父親忙著家裏的活,全程將近半小時的家訪過程,父母連我們是誰也都不過問。

大家拿著學校提供寫滿輟學生名字的字條,一戶一戶去勸導孩子上課。從家訪的數據看到,受教率偏低的情況,不完全因為缺乏教育資源,更大的阻力是來自家庭。插秧與收割時,學校的孩子總是會減半,肚子還沒吃飽,如何去上學?在尼泊爾,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去年十二月,為期一個月的慈濟發放在藍毘尼二十八所學校陸續開展,超過一萬一千位學子在寒冬中接過了毛衣、簿本、字典、書包和皮鞋。文具發放打開了慈濟進入校園的大門,也為我們帶來思維的改變。

孩子們把書包放在矮桌上,把簿本放在書包上寫字;教室內沒有椅子,孩子們席地而坐。我們提起了應該要有課桌椅,本地志工釋迦采潔師姊告知,這是當地的習慣,孩子們還太小,坐在地上就不會被桌角給磕到。

融入當地,並不是將自己的想法套用在當地人身上,也要謹慎考量他們的需要以及固有的習慣,調整最合適的方法和力度,才能完好地落實援助行動。也因此,文具發放的重點不是給予,而是為人文教育打開一道門。

發放後的第一項行動,即是「親子運動會」,志工先後在二十三所學校帶動舉辦;很多孩子對我們說,這是他們第一次牽著父母的手、一起往前跑,很多父母是第一次為孩子而拚出了能量。

從文具發放開始與孩子們親近,透過親子運動會拉近了親子關係,加上老師們的教學體驗,在慈濟人的帶動下,讓善意流轉的能量在藍毘尼的校園循環,萌生希望。

|延伸閱讀|大愛新聞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