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 帶動愛的信仰

6.5《農四月‧十八》

【靜思小語】宗教能安定人心,各宗教的愛連結起來可以祥和人間。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延展物命,延續慧命

土耳其胡光中師兄偕雙親,與余自成師兄陪同臺灣圖書館曹翠英館長、曾添福主任、徐美文修復師、簡張翔研究助理一行,來呈歷時二年多完成修復的五百年《古蘭經》及復刻本,上人感恩團隊,並交付早年於慈雲寺因緣際會購得的清朝《法華經》七卷,委請團隊修復。「這部《法華經》也是歷盡滄桑,那時我聽到有這一部經,被一戶人家堆在床底下,覺得很不捨,趕快拜託人去把它請回來,在我手上已經超過六十年,外觀看來還不錯,但我害怕保存不久,不敢去翻它,只能把它封起來。希望趁著我還在,加上你們的發心,可以幫助它存放更久。」

徐美文博士等人翻看《法華經》狀況,初步看出有蟲蛀、破損與發霉。上人表示,封面的「大乘妙法蓮華經」等字,自己有用毛筆重新寫過。臺灣圖書館團隊接下這項任務,上人感恩團隊「救法」,延展佛經物命,延續佛法慧命。像五百年《古蘭經》,如果沒有經過修復並妥善保存,這本經蘊藏的宗教精神與慧命,就隨著經典的損壞而消失;如果放任這部《法華經》腐蝕毀壞,早年那一段歷史物證消失,缺少了自己依《法華經》精神做慈濟的法源佐證。

曹館長說,這是繼修復《古蘭經》後另一個殊勝因緣,而且宗教無國界,事關人類的歷史文化傳承,歸向無私大愛,臺灣圖書館團隊願意承接此一使命。上人感恩並表示有經典在,不論是哪一個宗教的經典,法理就會存在人間,為人指引精神方向,讓人間平安。

上人指出,「經」就是「道」,「道」就是「路」,要鋪路在人間,讓人人懂得道理,依理而行。「不論信仰哪一個宗教,都要很虔誠;合人人虔誠的心共同祈禱天下平安,這分心聲可以上達諸佛、諸神祇聽。現在的人間很需要仁德與愛,而正信宗教可以帶給人間平安、安定,不過各宗教都需要傳教者向人間傳達道理,才能成就大愛人間。」

上人說,各宗教都倡導開闊無私的愛,人們雖然有不同的信仰,但是有相同的目標,應該如同兄弟姊妹般和睦共處,並且會合力量為天下眾生而付出。就如胡光中師兄承擔土耳其慈濟志業二十四年,救助許多土耳其貧病人及敘利亞難民家庭;也因為土耳其有胡師兄,慈濟才有在土耳其付出的機會,這是很特殊、很珍貴的緣。即使宗教不同,但是彼此感恩、尊重、互愛,珍惜這分因緣,讓這分跨越宗教的大愛繼續在世界上膚慰苦難。

人生只有幾十年,宗教的經典如果保存良好,可以讓教法傳續幾百年。上人說,宗教經典代表人間的慧命,人的壽命有限,但只要有經文存在,就有法存在,可以讓世世代代的人憑著裏面的文字傳法、傳教,所以對各宗教的經典,都抱持感恩、尊重的心。上人感恩徐博士等人這二年多來克服萬難,並且以尊重、恭敬心修復這本破損嚴重的《古蘭經》,這個修復過程也寫下了歷史的一頁,可以傳於未來。

「大家都很期待天下無災難,但是人間總是有苦難,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好心人,而且要宗教大和合,才有救助天下苦難的力量。」上人指出,若要消弭災難的根源,同樣需要各宗教發揮教化、感化人心的力量,帶動人人有愛的信仰;各宗教的愛連結起來,可以教育眾生。

「祈求天下無戰亂、無災難,就要用宗教的力量感化人心,不要起貪念破壞大地。人口增加就已經增加了對大地與空氣的污染,若能人人茹素是最好,因為沒有人吃肉,畜牧業就不會養這麼多牲畜,讓眾生回歸自然生態,讓動物與人類一樣自然生活;只是不吃肉還不夠,要呼籲人人尊重生命、互愛,那不就是天下和平嗎?」

上人期盼人人合心做好事,然而人心難合,因為認知不同、做事方法不一樣,各執己見而起爭端,讓小小的事情變成大大的災難。既然目標相同,就不要覺得困難而放棄;大家都要有很單純的信心,用心、虔誠去做到。無論過去如何,都要把握今天;今天人人互愛,就有明天的祥和。

午後聆聽基金會主管同仁們分享,上人分享《古蘭經》修復因緣,並寄望今日委託臺灣圖書館修復的七卷《法華經》,可以流傳更久。「佛陀將法傳給我們,時間已經過了二千五百多年,但願慈濟人代代傳承,讓佛法在未來許多個二千五百多年持續流傳,而且接著開展這條人間菩薩道,讓眾生在黑暗如隧道的五濁惡世中看見光明,不斷地朝光明的目的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