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樹人,回饋佛陀故鄉

編語
編語

自去年四月起,一批批馬來西亞、新加坡慈濟人,一棒接一棒地前往尼泊爾藍毘尼,今年三月起更來到北印度佛教聖地駐守;在佛陀故鄉,將許多因貧窮、因種姓階級觀念而輟學的孩子,一戶戶拜訪尋回,協助他們重返校園。

當地種姓制度深植數千年,家長也不一定有讓孩子受教育的觀念,匱乏的宿命因此代代相傳。在以濟貧與醫療解決當務之急的同時,志工們也了解普及並深化教育,才是脫貧的根本之道,但的確很不容易。像在七月五日的志工日誌裏有段就寫著:「今天來學校上課的學生很少,校長說此時正是插秧農忙,很多孩子都去田裏幫忙了,因為錯過耕種期就意味著沒有收成。」

經過一年多的陪伴,星馬志工已能看到教育的影響力,讓當地親師生間的互動產生微妙變化。無論是親子運動會、靜思語教學,乃至洗手、刷牙、使用食器等衛教宣導,種種轉變讓人驚喜。

而慈濟於社區辦理的縫紉職訓班,也進階培訓出優秀專才,其中家境最困難的芭莎,五年前告訴父親不想再念書了,卻沒說出是想減輕他肩頭上的負擔;而今,她領到生平第一筆薪水,全數交給父親,透過職訓她發現了自己的才華,也體會到能幫補家庭的甜蜜滋味。本期月刊主題報導,相信讀者也能讀出她們的喜悅。

持守印順導師「為佛教,為眾生」的囑咐,證嚴上人一生孜孜不息將佛法落實人間,利濟眾生。五十七年來,慈濟宗門已立,志業架構踏實,上人仍有掛念,不忍千年來依舊為貧病所苦的佛陀故鄉;「我們傳承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精神理念;希望未來二千五百年後,人們還會看到我們現在會合愛的能量所做的一切。」

而繼花蓮、高雄的《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後,今年七月下旬在彰化接續展開八場《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並計畫在十月於臺北小巨蛋,全球接棒合力展演。

無論是回饋佛陀故鄉,或是將《妙法蓮華經》與《無量義經》結合慈濟逾半世紀的慈善足跡,以表演藝術方式展現在世人眼前並留傳後世,都是上人為佛教、為眾生最深摯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