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克難慈濟路─百號慈濟委員口述歷史(二)》

推薦序

在克難中,做就對了

撰文•何日生(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

在臺灣慈善事業還非常薄弱的那個時代, 他們走出家門,秉持的是對上人的「信」,相信上人對眾生的悲心,相信上人行的菩薩道。不只緊緊跟隨,還參與創造慈濟慈善的模式。

一九六○年代,臺灣經濟還處在發展的階段,特別是被稱為後山的花蓮,在經濟上更是落後。當時全臺灣的慈善事業還非常薄弱,而證嚴上人在這個時候、這偏僻的一隅,帶領許多家庭主婦跨出家門,親自走到苦難處,為苦難的人付出心力。

她們秉持對上人的「信」, 相信上人對眾生的悲心,相信上人行的菩薩道,不只緊緊跟隨,還參與創造慈濟慈善的模式,將上人的慈悲愛心傳遞到每一個能觸及的人士身上,引起了五毛錢運動─日捐五毛錢也能助人。

善的能量也擴散到臺中、桃園、高雄、屏東、南投、臺北等縣市,陸續接引出當地的慈濟委員。這是最早的眾籌,通過大眾的點滴愛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志工菩薩在助人當中豐富了自我的生命,也超越其中的各種障礙。桃園的楊金雪師姊十九歲就加入慈濟。原本害羞、自卑的她,逐漸克服自我的負面觀點,在慈善工作中找到自信,獲得智慧,也是桃園第一顆慈濟種子。她帶動更多志工投入,改變照顧戶的生命,也改變自我的生命。

陳貞如師姊是記者,也是事業經營者。上人要她多布施,她當時其實不解其意,就是去做就對了!她長期幫林曾老太太送飯,這是慈濟早期的個案,慈濟志工們一直照顧到林曾老太太往生。貞如師姊回憶,當時不知道布施的福報,上人總是告訴她,以後你就知道。幾十年下來,她覺得自己福報很大,家庭和合,孩子都很成器,長子還是大學的院長。她最終明白了布施的意義,布施眾生功德,深植自我福德。

陳秀琴師姊從小是養女,沒受過教育,結婚後夫妻很恩愛,挑戰卻也很多。她加入慈濟之後,在面對每一個困境時都以發大願來應對,也因此超越自身的苦難;她加倍工作償還先生積欠的龐大債務,同時發願要捐更多的善款給慈濟。她的生命始終在付出,這分菩薩心,讓她從最命苦的女人變成最幸福的女人。

投入慈善,讓她們豐富生命;跟著上人學佛,淬鍊出人生的智慧。慈濟早期,是由一群具愛心與善心的婦女依循著上人的教法,開拓出今日的慈濟大道。

當時的慈濟雖然是個很小的組織,但是內在的慈善人文已經逐步踏實地建立。上人自己仍借住在普明寺側屋,但是已經幫李阿拋老先生建空心磚房。「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上人以自身的典範,帶動每一位跟隨他的志工,感受到布施、慈悲、利他的喜悅。

這種喜悅來自對於上人的信,來自對上人的佛法智慧的生活化。這是慈濟發軔的精神所在,這精神必須永恆地傳承下去。我們以本書紀念這群菩薩身行,也紀念慈濟發軔之初,那分無私利他、克難付出的精神典範。(本文為《莫忘克難慈濟路─百號慈濟委員口述歷史(二)》推薦序)

莫忘克難慈濟路:百號慈濟委員口述歷史(二)

慈濟,聞名國際的臺灣本土NGO;五十年前,只是花蓮小小的佛教慈善團體。

一群來自其他縣市的人,相信年輕的證嚴上人,募會員、扶弱勢、助災民、建醫院……

他們匯集各地善的力量,是大愛擴散全臺的重要推手,也是慈濟走向國際的奠基者。

⌑口述:陳貞如等
⌑整理:沈昱儀等
⌑出版:布克文化
⌑定價:620元

※歡迎至網路書店及全臺靜思書軒門市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