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 菩薩招生

6.10《農四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不只募集行善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募心,募得人心淨化、愛心密集。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空間有良能,導覽有氣質

與高雄潘機利、方漢武、潘進隆師兄、丁雪玉師姊等人談話時,上人肯定師兄師姊們用心傳法,不是為了營利,也不是為了募款,是真正要淨化人心,讓大家知道有一條正直大道,帶動人間菩薩力行菩薩道。

「菩提大道直,這是一條很單純的大直道,只是人心迷失方向,無明雜念多、貪念起,才會引發各種社會問題。」上人讚歎師兄師姊善用高雄靜思堂空間,也有好因緣,一群發心的菩薩,將知識轉為智慧,善用科技布置展覽館,引導參訪者重視環境問題,省思自己的生活習慣會對環境造成什麼影響,進而起於行動、做出改變,這是「以法傳法」。

上人說,要讓靜思堂的展覽發揮淨化人心的良能,除了要有空間做布置,還要有人導覽;請師兄師姊持續接引、培訓導覽志工,讓這個空間不斷發揮良能。此外,大家要接引親友,讓親友從平時的互動中感受到慈濟人的品格修養,所帶動、培育的人才也有同樣的好氣質、好品格。

「你們帶動得很穩定,最重要是你們起歡喜心,用法帶人,接受的人歡喜、傳法的人歡喜,就心無煩惱。其實在人群中,要達到心無煩惱是不容易,因為人人有各自的見解,事情多、見解多,彼此之間容易起摩擦;而你們有方法,心寬念純,很輕易就化解了,是人間菩薩的好典範。」上人叮嚀師兄師姊,帶動年輕人的同時,也要關心常常在靜思堂做福田志工的老菩薩,用尊重、愛惜的心態照顧他們。

愛心很密集,福氣很旺盛

嘉義慈濟人返回精舍分享,上人說,自己很愛聽大家說走入慈濟的心路歷程,也很感恩慈濟人總是大力支持師父想要做的事,例如對於尼泊爾貧苦居民的援助,以及土耳其強震救災,大家都是積極用心,除了自己付出,也向社會大眾募心募愛。

馬來西亞、新加坡慈濟人在這一年多來,不怕奔波辛苦,輪流前往尼泊爾;無畏烈日高溫,即使語言不通,仍然用心與當地居民互動,用靜思語引導、教育民眾。上人說,尼泊爾許多鄉間村落的孩子,到了學齡仍然沒有受教育,長大成人以後也無力翻轉貧困生活,使得社會難以前進。「慈濟人走入當地,看見他們的困境,就好像五、六十年前的臺灣,即使孩子想要讀書,家長也無力栽培,因為只是要活下去就很不容易。」

身為佛教徒,接受佛陀的智慧教法,聞法受用而感念佛恩,更要用心力行。佛陀說法四十多年,到最後「開權顯實」說大乘菩薩法,教眾生行菩薩道,這是佛陀說法度眾的心願。上人表示,慈濟人力行菩薩道,聞聲救苦,付出無所求,而且見苦知福,從做中學、學中覺而得到法喜,啟發了本性的良能,知福、惜福,更願意行善造福。

上人說,這幾十年來,慈濟為人間社會的付出實在難以計算,金錢、物資的付出還在其次,委員、慈誠投入的時間與心力是無法計量的。就如大家將二手輔具運回定點,很仔細地清理、修繕,整理好之後,有民眾需要,又幫忙送到家,幫助了很多有困難的人,並且延續物命,減輕環境負擔。

又如前二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級學校為防止群聚感染而停課,改用視訊讓學子在家上課。有些貧困家庭缺乏電腦、網路設備,一些資訊公司提供上網設備,與各地慈濟人一起幫忙這些孩子安裝設備,讓他們「停課不停學」。

「社會上各行各業、不同專業的人才願意付出,就可以讓社會上欠缺的人變成不欠缺,因為我們去滿足他們的需要。所以我們勸募會員,不只是為了募集行善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募心,向不知道慈濟的人介紹慈濟,將道理傳給他們,翻轉他們的心。有不少慈濟人過去隨著貪欲而享受、浪費,在認識慈濟,了解道理、認識佛法以後,就開始修養自己的身心,不再沉迷享樂,這就是修行。」

「修行不必特地到寺院道場,在你們的家就能夠修行,在環保站、在人群中都可以修行,而且慈濟人是踏實走在菩薩道上,改善了自己的習氣,還能度別人,讓愈來愈多人懂道理、能力行,社會就能愈來愈平安。所以說並非做法會就能求平安,要改變自己的心念和行為,造福人群,才有安然生活的福。」

上人說,常常教慈濟人「菩薩招生」,是為了淨化人心;人心淨化,社會才能祥和平安。臺灣這幾十年平安有福,就是因為民眾有愛心,慈濟人很密集,在社區裏把愛心啟發出來,把行善造福的福氣凝聚起來,期待這分福氣不減,而且愈來愈旺盛,常保臺灣平安,而且「福有餘」能幫助其他國家地區,所以請大家再接再厲再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