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家的所在 長安環保站

環保志工楊惠美(左一)、沈木蘭(左三)和兩位附近居民在週六午後主動前來環保站付出。

週六是臺中太平區長安環保站的環保日,幾乎所有志工都會前來幫忙,並集中在中午前將大部分的回收分類告一段落,下午則是休息時段。而我在當天午後抵達環保站時,看見鐵閘門半開,走進才發現身手俐落的楊惠美正在拆解紙箱,另一旁則有兩位志工在成堆的回收物裏做分類,一問才知是附近居民,有時間就主動過來幫忙。接著一位婦人推著滿載回收物的嬰兒車走進來,大方地跟大家打招呼,原來她是這裏的環保志工——沈木蘭,有趣的是,車上還有一隻名叫「美女」的小狗,時常跟著主人到處回收資源,就像是迷你版的環保小尖兵!

當天我特地為他們拍張合影並作此篇故事的開端。看見幾位志工的週末不是在家休息或出遊,而是撥時間做環保事,歡喜付出不計較,就連小狗也不亦樂乎,如此祥和的氛圍,實在令人感動!

社區的好鄰居

長安環保站鄰近住宅區,不僅方便居民回收資源,也是老人家身心依歸的好所在。週日一早,正在分類電器的張喜慶,住家和環保站比鄰而居,一有時間就走路過來看看有什麼事能做。已八十三歲的他,自退休後接觸環保至今,十多年來早將環保站視為自己的家,無論是外牆的植物圍籬養護,還是協助環保站空間搭建,甚至構思雨水回收系統供清洗回收物或廁所使用等,只要環保站有需求,他總是不遺餘力地主動幫忙!

除此之外,住家距離環保站路程不到五分鐘的劉碧鸞阿嬤已屆百歲高齡,每天能到環保站是老人家最快樂的事。雖然路程短,但考量老人家的安全,志工林麗旭每天到府牽著阿嬤步行往返環保站,貼心的舉動,令老人家倍感溫暖,也讓阿嬤的家人安心。長安環保站無形中成為社區的好鄰居,不斷締結善緣。

老來付出還感恩

平日上午在環保站,上年紀的老人家居多,其中有幾位習慣在靠近馬路旁的空間做分類,這裏光線最好、最明亮,回收物也看得最清楚。有人分類不同材質的塑膠袋,有人負責剪掉不能回收的標籤、貼紙,有人專攻分類芭樂網套與透明塑膠袋等。各個邊做邊話家常,時間很快地接近中午,大家起身準備收拾整理時,身穿深色圍裙的黃阿齊和陳梅仔,兩人突然轉身背對背靠在一起相互扭動,這可是為彼此舒展筋骨的妙法!逗得一旁的許金蘭笑到合不攏嘴,老人家在這歡聚做事、增進情感連結,難怪天天報到!

看見這一幕,讓我想起上人曾在開示中提到:「不是人老就要被照顧,反而是他們要來長照、呵護大地,將回收的資源分類得乾乾淨淨,它就可成有用的物資。老人家讓他做環保,做得天天開心、歡喜、有伴,他還感恩喔!」

環保站裏一間使用回收建材搭建的鐵皮屋,進門後可見供奉佛像,背後還有靜思精舍照片。
鐵皮屋的後方還設有一間廚房,爐灶、鍋具、餐盤等一應俱全。

大家休息吃飯了

除了志工們認真地做資源分類之外,一旁的鐵皮屋裏頭還有一群人忙得不可開交,他們負責香積工作,一大早就來備料、烹煮,就是為了讓當天來環保站付出的志工們有午餐可享用。這天居然有現炊的當歸飯,兩道熱炒蔬菜、滷油豆腐、炸香菇柄及醃蘿蔔等配菜,還外加新鮮水果。每一份午餐色香味俱全、營養均衡。

九點不到,熱騰騰的飯菜已準備好,志工們依序排開,將每一道細心地裝入便當盒。接近中午時,外頭傳來「叮、叮、叮,大家準備休息了哦!」志工廖秀琴賣力拉繩敲鐘邊大聲喊著,就怕大家做得太投入沒聽見。當環保志工們陸陸續續收拾準備返家前,香積志工還不忘提醒大家記得拿便當,貼心的互動,使得每個人手中的午餐特別溫暖,未享用就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塑膠袋分類區志工合影,左起:廖秀琴、黃阿齊、廖秀英(秀琴妹妹)、林淑嬌、蔡寶照
寶特瓶分類區志工合影,左起:徐李秀、陳玥禎(貞葉媽媽)、吳貞葉、劉碧鸞
林麗旭(右)在黃阿齊老菩薩回家前給予擁抱,兩人在鏡頭裏留下永恆歡笑。

回家前的擁抱

二○二三年一月九日當天,我即將完成長安環保站的拍攝記錄,回憶幾天下來與志工們的相處,其中環保志工林麗旭在我腦海裏留下了深刻印象,無論是什麼時間或是在哪個位置,很難不見到她的身影,這一刻在分類區整理回收物,下一刻在環保站後方處理環保酵素,一會兒又到廚房忙著切菜備料,抑或是做了什麼好吃的料理,開心地請大家一起享用。熱心的她在過年過節還會蒸蘿蔔糕、發糕等分送給大家。那分無私奉獻的心,就像母親一樣瞻前顧後,不忘照顧大家的身心。

這天林麗旭看見黃阿齊老菩薩準備回家,突然向前給予一個緊緊的擁抱,兩人在我的鏡頭裏留下永恆歡笑,更印證林麗旭的話:「把每一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就沒煩惱了。」這分菩薩精神,彷彿感染了長安環保站,讓這處「像家的所在」日日溫暖又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