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25《農七月‧初八至初十》
【靜思小語】教育是人生的希望,不是看學業成績有多高,而是品德有多高、感恩心有多深。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品德好,很可靠
「臺灣的醫療、教育蓬勃發展,這是好事,而我們要精益求精;既然教育的量已經充足,品質、品德要永恆扎根。希望讓人講起在國際或是在臺灣的慈濟學校,會稱讚慈濟教育出來的孩子品德很好,是很可靠的人才,可以讓人很信任,這才是我們現在要努力的方向。」
八月二十三日與慈濟科技大學師長談話,提及慈濟學校既然向國際打開大門,對於有些國家的慈濟人所幫助的貧困家庭子弟,很想要進修卻無能為力者,要讓他們有門路可以來臺就讀;教育志業有此規畫,要與慈善志業合作,除了讓他們的家人安心讓他們遠赴臺灣,他們也能安心在此求學,而慈濟學校主管同仁們至海外招生,才能踏實進行而有所收穫,不至於空跑一趟。
上人說,無論各志業體的工作如何推展,四大志業都要共同關心、合力支持,且最大的後盾與後援就是全球慈濟人。例如「天空學院」,可以用網路科技突破地理距離,線上開課;慈濟有共修課程或重要活動時,也會開放網路視訊,讓全球各地的志工與會眾連線參與,這是很好的宣傳平臺,可以讓全球會眾了解慈濟教育志業有哪些學校,其教育品質優良;且除了校內師長,還有慈懿會師兄師姊如同親人般照顧學生。這不只是為慈濟學校招生而宣傳,也是弘法利生的一環,因為教育也在弘法,要培育優良人才,利益人間;慈濟學校也同樣栽培低收入戶子弟,並有各方面的補助,讓這些家庭安心培養他們的子女。
上人請教育志業主管同仁多參與志工早會,從聽到的分享中,會得到很多可以用於教育的題材。「慈濟是宗教團體,但我從未要求人人一定要信佛教,而是希望人人心中要有真理,所作所為都能利益人群。只要是有益人間的課程,你們都可以開;也希望教育志業的老師們能參與志工早會,認知志業資源來自於這麼多慈濟人用心護持,以及向大眾點點滴滴勸募而來。慈濟人多數是佛教徒,都是師父的弟子,只要師父想做的,他們就支持,從來不居功,對慈濟學校的校長、老師總是感恩。他們真正做到付出無所求並且感恩。他們是志工,不只護持學校順利運作,還投入慈懿會關心、照顧學生,都是自掏腰包而來付出,我們不要讓他們的這分熱忱冷卻。」
上人期許慈濟學校要牽緊與慈濟人的情誼,讓他們覺得這是「我們的學校」,看見慈濟師生就備感親切,覺得很親近。慈濟教育的大門已開,就要永恆敞開這一道門,不斷接引人進門來,不要讓門打開了,情卻冷了。請校長、教授、老師們提起使命感,發揮生命的價值。
「如同《法華經》化城喻中,長者鼓勵大家,『寶處在近』,我們這輩子就像在化城一樣,這幾十年走過來,都上了年紀,其實目的地還在前方,寶處就是我們的歸處;而我們現在必須掌握好方向,彼此借力使力,達成志願。你們從事教育工作,教育是你們的志願;又有因緣投入慈濟教育志業,這是許多人付出無所求而成就的大愛無私志業。你們要感恩回饋,就是把孩子教育好,這就是你們生命的價值,所以還是要加強腳步,步步堅定而踏實,將志願要做的事做得對、做得讓人感動,人見人愛、人見人尊重,此生就有價值。期待大家共同為這個價值繼續努力!」
非營利,益天下
八月二十四日教育董事會,上人強調慈濟並非為營利而辦學,是為天下育英才,所以要重視教育品質,讓每個學生都是社會未來的棟梁。
上人期盼教育回歸過去「有情」的教育,以前教育雖然不普及,孩子都很珍惜讀書識字的機會,對於啟蒙的老師很尊敬、很懷念,這就有一分「情」。「我們用心教育好人才,也要教他們感恩教育自己的老師與學校;教育要有情,才有生機,否則就像沒有生命一樣。我期待四大志業都要『有情』,要提倡感恩心。假如學校所教出來的孩子背恩忘義,對社會是有害無益。教育就是要將人從懵懂、不懂事、不了解人情世故的迷茫中,教育他懂事、明白道理,這才是人間所需要的教育。」
「慈濟教育志業在這三十多年來,辦學成果廣受肯定,這是因為校長用心、老師認真,同仁把孩子們照顧得很好,例如舍媽、舍爸照顧住宿生,讓大家平平安安、乾乾淨淨、規規矩矩。這都需要人人用真誠的心、有情照顧,才能讓孩子守規則,這也是教育要發揮的重要良能。」
上人期待教育志業教導出真正對人間有益的人才,將來對社會有貢獻、對他們的家庭負責任,是家裏的孝子,也是社會的英才,能夠這樣,就讓自己感到很歡喜。
赤子心,明是非
八月二十五日,上人對參與慈大附中合心共識營的主管同仁們開示,在座多位老師很資深,是從創校開始就在慈濟中小學服務,也有不少主管、老師是受證慈濟人,像李玲惠校長就是從教聯會與師父結緣,當花蓮有需要,她就回來承擔。全校教職同仁對於學校有情,就會用心、細心培育幼苗,也能讓孩子與學校有情。
現在的社會風氣使然,老師與學生的情不厚,上人談到自己當學生的時代,老師比父母更有威嚴,學生尊重老師,畢業以後也感念著老師啟蒙、教育的恩情。「父母生養我們,我們要感父母恩;等到進入學校,從幼教到大學,隨著生命過程增長慧命,就要感念師長們的教導,除了學識,還教導待人接物的品德涵養。所以慈濟教育的方向,就是將孩子的品德教得好,要建立這分師生之情,而且常懷感恩心。」
「『感恩』是品德、情操的根源,我對這二個字非常重視。老師要教孩子,就要有這樣的品格,才有辦法作為典範,讓學生學習。」上人說,教育是人生的希望,不是要讓孩子學業成績多高才是好,而是要看孩子的品德有多高、感恩心有多深,要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真情,那念感恩才會發自內心,也會把師長的叮嚀放入心裏。就像這麼多人來皈依師父,其實自己沒有特地教導,但是大家就將師父平時說的話深深放在心裏,在生活中遇到難關、挫折時,就會想起師父曾經怎麼說而自我開導、化解。
老師是教育者、教學人,「學」字下面是一個「子」字,赤子之心很清淨、很善良,老師要教學生從「學」至「覺」,讓莘莘學子打開心眼而「見」道,引導懵懂的人撥開無明,懂道理、有體會,那就是「覺」。
「孩子都可以教,要讓他們心中的那張白紙記下老師說的話,讓他們不斷吸收好話,加深好的記憶。」上人提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施益民教授曾經分享,他們的研究團隊發現腦神經反應區域,有一個區域是「慈悲利他」區,看見有人受苦會起憐憫心,若進一步去幫助人,則會持續加強這個區域的反應;如果只是起了悲憫心,卻很快又被其他事務打斷,堆疊了無明煩惱,這個區域愈來愈少刺激,就會如同睡著了一般。
上人認為這個研究發現與佛法不謀而合,佛陀在人間說法度眾生,就是要人人認知眾生本具有佛性,人人本來就有覺性存在;啟發了覺性,對世間的一切就會清清楚楚,善惡分得清,無論外境如何變化,都能明辨是非,把握正確的方向,行善、去惡。在科技時代,教育的方法可以很多元,但是方向必須正確;期待老師們可以撥出時間聽佛法,對於如何掌握教育的方向、方針,會有更清晰的想法,知道如何引導孩子從「學」成為「覺」,保持著清淨本性,建立品德情操。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