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18《農七月‧初二至初三》
【靜思小語】祥和氣氛沒有具體形象,微笑問候、彼此感恩,就能感受得到。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詮釋佛法要至真至誠
八月十七日,上人與優人神鼓、唐美雲歌仔戲團、藝聯會志工談經藏演繹,指出用舞臺上的藝文詮釋佛法,而且二個藝文團隊可以會合在一起,銜接得很好。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大家是以戲劇述說曾經發生過的真實人間事,每一段都很真。
一句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上人表示,大家在臺上展現出長年累月的藝術表演功底,很令人佩服;何況經藏演繹需要身心虔誠投入,每一位入經藏菩薩都很令人敬重,如同譯經一般,用聲色表達,透過唱誦、肢體動作翻譯傳達佛法道理。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所說的話,我們無法百分之百還原,只能傳達佛陀的智慧,表達出佛法的精神意涵。佛陀的精神存在宇宙間,例如從花草植物的生長可以感受到五蘊中的行蘊,一切都在持續不斷地變化當中,只是變化很微細,讓我們不知不覺。」上人說,大家盡心力表達佛法道理,這分心「至真」;這麼多人會合在一起,共同唱一首歌、比一樣的手勢,這分心「至誠」。
「這一部經典已經很完整地刻入我的心版,我在現場是身心寧靜地觀看,全程三個小時,沒有受到聲音的擾動,一直很平靜。我不把它當成戲,而是把它當成『入經藏』。」上人指出真理恆存,語言、文字、肢體動作與影像都只是傳法的媒介,引人體會法理;而大家用深入淺出的字句,還有行雲流水、自在輕安的身段動作,讓人感受到佛法的精神內涵,這是累積了幾十年的藝文訓練與經驗。
上人談到世間天災人禍不斷發生,尤其溫室效應、氣候變遷,使得四大不調的災難愈來愈頻繁嚴重,所以總是感嘆「來不及、來不及」,很希望有方法讓人心淨化,讓世間的滾滾濁氣可以淡化。雖然相對於全球、相對於宇宙,自己就像面對須彌山的小螞蟻一樣渺小,但也經常自我勉勵,小螞蟻發心立願要爬上須彌山,就要與時間競爭,不斷往上爬。
「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一顆微小如沙塵的星球,而在這個小小星球上,人口不斷地增加,地球環境不斷受污染、不斷被破壞,世間的生態實在是很令人擔心。要如何淨化人心?道理要有人說,還要有人做出來給大家看;每一天,一個人對接觸到的十個人說,或是帶著人來一起做好事,不論能影響多少人,都為弘法利生盡了一分心力。」
上人與眾共勉,好話多傳、好事多做,不要認為小螞蟻不知何時才能爬上須彌山,覺得困難就放棄;菩薩道是生生世世的長遠路,此生圓滿之後,來生還要繼續往同一個方向,在同一條菩薩大道上精進,所以無論此生還有多久,總是把握每一天,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呼籲,發揮每一天的生命價值。
「難得人身,也難聞佛法,而且難行菩薩道,我們現在都已經達到了;我們現在就在力行菩薩道,所發出的一個聲音、所展現的一個形象,都能感化人。所以我們要相信,只要發心立願,堅定精進,絕對做得到。發心淨化人心,要先感化自己,與志同道合的人會合於共同的理念,朝共同的方向邁步精進。」
「靈山就在我們的心頭,佛本來就在我們的心裏,只是長久以來被無明煩惱掩蓋;現在聞法覺醒,還要為迷茫中的人指引方向。所以你們投入經藏演繹,都在為眾說法,要很認真,所說、所唱的是真言,不是戲言。」
走來每一步有情有禮
八月十八日,與人文志業董事、顧問、主管與同仁座談時,上人談到慈濟人之所以能在臺灣發生災難、有人需要協助時,快速反應並前往援助,是因為慈濟人遍布臺灣各地,可以就地、就近付出。「慈濟人能夠那麼普遍,是因為慈濟已經五十多年了,從第一年開始直到現在,一步一步踏實向前走,而且人人的心都是清淨無染,付出無所求,無論受到多少委屈,都是鞠躬、感恩,有情有禮。」
「師父常說,要淨化人心、祥和社會,但是心有沒有淨化,社會是否祥和,沒有具體的形象可以看得到,它就像空氣一樣,我們要如何去製造好空氣、清新的空氣?只要接觸、走進慈濟人的團隊,很自然就會感受到祥和的氣氛,這股氣氛就是慈濟人的人文。」
「就像現在同仁們都很整齊,無論是穿西裝打領帶的正式制服,或是灰色上衣的工作服,服裝儀容都很整齊,整齊就是美,這也是人文。慈濟人都是共同一念心,而且長久以來培養出默契,不必等待有人下指令,大家很自然就以整齊的形象投入慈善救助,或是慈濟會所的精進共修,很自然就展現人文之美;人與人互動也是微笑問候:『你好、感恩!』好話說在前頭,是彼此祝福,也是一種溫馨的氣氛。」
上人提到日前聽聞一位環保志工,住在大廈十樓,但因大廈建成已久,電梯空間很小,志工要運回收物到自家空間整理,或是搬運整理好的回收物下樓裝上車,因擔心占用電梯空間而妨礙其他住戶,所以總是扛著回收物走樓梯。又聽到志工回收二手輔具,大型的電動床、輪椅等物很沉重,但是提供輔具的住家或是需要輔具的案家沒有電梯,師兄們也不怕辛苦,負重搬運。「我聽著他們的分享,內心很不捨;但是他們說得很輕鬆、很歡喜,因為慈濟人都是以甘願的心去付出,幾十年如一日。」
慈濟環保護持人文志業,曾經喊出「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的口號。上人談到環保志工當中,高齡長者占了很大一部分,他們愛子孫、護地球而做環保,也為了護持大愛臺而認真付出,是大愛臺的忠實觀眾。現在的收視群眾結構改變,以及民眾接觸媒體的管道多元化,大愛臺也要因應時代而改變,不過基礎仍然要穩固,要顧及這群上了年紀的「老觀眾」。
上人肯定人文志業品質水準提升,也不要忘記追溯歷史,除了電視節目、戲劇用心考據,展現過去的社會生活,平面出版單位也可以用心收集相片,讓人看見過去臺灣社會的真實樣貌,喚起年長者的回憶,也讓年輕一代知道父母長輩曾經歷過的歲月。這是為臺灣寫歷史,也是為人類留歷史。
真誠追溯過去,也不能漏失現在。上人談到當下世間正在發生的事,慈濟人正在哪個國家救助苦難人,都要用心留下完整紀錄;即使海外慈濟人沒有快速回報訊息,人文志業也要敏銳察知、積極聯絡。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