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舟(右)帶領居家醫療,協助彭木火復健。(攝影/楊美君)
三義慈濟中醫醫院與慈濟志工合作,建立居家醫療照護系統;看診後視病況安排中西醫積極治療,甚至提供輔具、修繕環境;匯聚各方資源,在偏鄉走出不同的醫療型態。
立秋過後,陽光炙熱一如炎夏。三義慈濟中醫醫院院長葉家舟與四位醫療同仁,八月十日早上九點集合在慈濟志工彭木火家樓下。側邊鐵門一開,狹長陡峭的樓梯沒有扶手,架著一條長長的軌道和升降座椅;一行人爬上二樓,窄仄的客廳裏坐著一對八十多歲、頭髮斑白的老夫妻。
葉家舟趨前問候彭木火,身旁的莊孟臻中醫師也準備就緒,先摸一摸彭木火的頭頸,接著再動一動他的手和腳,藉著幾個動作來觀察針灸治療前後的差別。
十幾年前,彭木火從高處跌落,造成嚴重腦傷導致癱瘓,無法自理生活;近半年來莊孟臻為彭木火進行居家醫療,經過持續針灸治療,他的肢體晃動幅度改善很多,「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彭師兄自理生活,靠自己上下床,也可以自己吃飯。」莊孟臻期許著。
彭木火很喜歡看大愛電視節目,頭部長期偏右斜著看電視,造成脖子的肌肉變短又變硬,也導致身體失衡、重心不穩,同行的復健師林啟文,計畫幫助彭木火恢復頸部肌肉彈性,「肌肉就跟橡皮筋一樣,太久沒用,彈性就會變硬,請師兄要試著改變一些習慣……」
林啟文說,彭木火能夠控制動作和配合指令,攙扶協助下可以跨過浴室的門檻,復健的潛力絕對是有的;比較大的挑戰是讓師兄提升復健的動機,「知道他常常看大愛臺,所以我鼓勵他,有進步的話我們一起去見上人,不是只從電視上看;他很興奮,馬上點頭。」
關心社區長輩起居,蔡永賜(右)協助安裝安全扶手。(攝影/張馨云)
慈善醫療相輔相成
「照顧他十幾年了,我也八十歲了……」彭太太眉宇深鎖,無奈地訴說著。她特別感謝醫師們的居家醫療和指導復健常識;彭木火雖然無法言語,仍費力地雙手合十,感恩醫護團隊用心照護他。
葉家舟表示,三義慈濟中醫醫院居家照護服務,從五月至八月約一百五十三人次,與慈濟志工合作下,規模還在增加、擴大中。他特別說明中醫居家醫療跟西醫往診的目的,西醫師約每兩個月到訪一次,依病人情況調整藥物,評估是否需要安排進一步的醫療;中醫師則可當下施做針灸、推拿,因此約每週到訪一至二次,更能看見病人的身體變化。
「我們覺得木火師兄需要復健師協助,因此今天除了針灸之外,也邀請復健師來教導他做動作。」葉家舟表示,復健師建議裝設幾個扶手,因此會交由慈濟「安穩家園,美善社區」專案評估,讓彭木火在家就可以復健。
葉家舟說明,三義地處苗栗偏鄉,人口老化且較分散,多數高齡長者居住在偏遠山區,醫療執行的方式必須因應調整,剛好遇上慈濟推動安美專案,跟中醫的居家照護計畫理念不謀而合,「我們家訪時發現病患行動不便,就與慈濟聯繫提供輔具;如果生病走不出來,就趕快請醫師居家看診。」
葉家舟認為,看到了在地民眾的實際狀況,更覺得慈濟在居家醫療實踐上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最重要是師兄、師姊非常護持,只要中醫醫院有需求,他們都會很踴躍配合。」
「醫師不只是坐在診間等病人來,還要走出去;三義慈濟中醫醫院是一個行動的醫院。」莊孟臻說,因為參與安美專案,跟著慈濟基金會的社工、長照人員、志工及村里長辦公室人員逐戶拜訪,看到獨居、年紀大、病痛、行動不便等現象,出外就醫困難;當下雖然想盡己所能醫治,但也發現一個人的力量不夠,因為個案除了病苦,生活環境和經濟等方面需要很多資源進入,「深入社區做居家關懷,我才發現醫療可能只是幫助了一個人的一部分;結合慈善的力量,可以更完整地照顧病人。」
志工蔡永賜談到,三義鄉有七個村,第一個啟動安美專案的是中醫醫院所在的廣盛村,時任村長的吳家達毫不考慮答應協助,帶著志工挨家挨戶訪查、評估。吳家達心有所感:「社區居民對慈濟安美專案十分有感,每天起床摸到安全扶手,就非常安心。」蔡永賜表示,在志工實地丈量、安裝適合的扶手及照明後,居家環境變得明亮又安全,讓住戶非常歡喜。
站在三義慈濟中醫醫院門口,醫療志工戴聰富(右)看顧長輩上下車,祝福大家看診後早日恢復健康。(攝影/張海濤)
醫院滿載鄉土人情
三義慈濟中醫醫院是慈濟醫療體系第八家院所,二○二二年十二月啟業,以中醫為主,陸續增設包括復健科、一般內科等西醫科別;平均每月門診約三千到四千人次,醫療志工迄今出勤超過一千六百多人次。
長輩們對於中醫治療接受度頗高,也欣慰有醫療團隊願意來到偏鄉服務;鄉親將之定義為「我們家隔壁的醫院」,有親切感,零距離。在市場賣東西的攤販,有時候早上九點、十點突然不見了,原來是去中醫醫院看診。有人問:「去醫院不是要一個早上嗎?」旁邊的攤販說:「網路上看得到看診進度,快輪到時再騎摩托車去報到,看診後還可以回來做生意。」
在醫院大門,首先遇到的是親切的醫療志工協助民眾上車下車;從掛號到走進診間,也有志工陪伴看頭看尾。戴聰富和廖素卿夫妻檔,原本住在苗栗後龍,醫院啟業後搬來三義,每週一到週六都駐院當志工;搬家後每天可省去四十分鐘車程,更能周全照顧醫護同仁,每週二、四會準備點心及水果讓他們補充體力,才有更好的能量療治病人。
葉家舟表示,營運八個多月以來,除了三義在地鄉親,有七成患者從其他鄉鎮跨區而來,門診量已超出預期,駐診醫師也從當初設想的五位,增加到十幾位;三義慈濟中醫醫院有臺中慈院做後盾,並與慈濟慈善緊密結合、相互支撐,「我們正在做的,就是以前在偏遠地區做不到的一種醫院型態。」(資料提供/魏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