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 陳秀雲—即便末期還要做

冽寒風撲面而來,灰濛天空下,龜山島在遠方矗立。浪濤一波波猛力拍向港邊灰色的堤防,激起飛濺浪花。一位老婦人以銳利的目光仔細巡視著回收物,每一個瓶罐、每一片塑膠,在她眼中都是對環境的負擔。看似孤寂渺小的她,卻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啟程拍攝前,我特地撥打電話聯繫住在宜蘭頭城鎮的環保志工—陳秀雲阿嬤。透過話筒傳來的聲音,嗓門宏亮,中氣十足,而且相當健談!當她聊起自身的經歷時,我瞠目結舌,原來阿嬤在中年後分別罹患三個不同的癌症,如今因肺癌末期持續接受標靶治療。然而,單從對話中,完全感受不出是一位罹患重症的人!更難想像,阿嬤在飽受病痛纏身之餘,還保持做環保的習慣,難道正在化療中的她沒有副作用嗎?若換作是他人,心情早跌落谷底,很難擺脫憂鬱情緒。為何阿嬤還能如此樂觀、保持正面的態度?到底是什麼力量,讓她充滿能量,自在地面對僅存的生命時光?

屹立不搖的精神

秀雲阿嬤每天固定凌晨三點起床,先持誦《大悲咒》和《心經》各兩百遍後,祈願回向。天才微亮,她便整裝完畢準備出門做環保了,這就是她一天的開始……

要不是親眼目睹還真不敢相信,眼前正在海岸邊彎腰撿拾回收物的老人家,竟是癌末患者!八十歲的秀雲阿嬤,是土生土長的頭城人,對於這片土地和海洋有著深厚情感。自從二○一四年聽見證嚴上人鼓勵大家做環保後,阿嬤深感愛護環境的重要,毅然決然投入其中,不僅身體力行,更帶動親朋好友在生活中落實資源回收。雖然長年來阿嬤受到不少病苦折磨,但她從不把自己當成病患,勇敢接受無常考驗,並恆持不懈地付出,如此堅定的精神,就像遠方那座聳立的龜山島—屹立不搖!

沿途看見的風景

這天跟著秀雲阿嬤穿梭在鎮上的小路,看見她騎乘那臺載運資源回收的機車,一路從住家、旅館、民宿等,逐一載取人們已經集中好的回收物。由於機車能載的數量有限,因此阿嬤先載回鄰近的環保點,卸完一車後再前往下個定點,如此來回往返,直到載完為止。

阿嬤還會特地繞到附近的烏石漁港和海岸邊,巡視地上有無被丟棄的瓶罐,眼看地面乾淨才放心離去。途中遇到不少流浪狗,有趣的是,老人家居然都能大聲叫出牠們的名字!而且每一隻狗兒都認得阿嬤,只要車子一停下,便靠過去身旁撒嬌討摸,逗得老人家開懷大笑。原來阿嬤每天外出做環保,還不忘攜帶食物分給路上遇到的流浪狗,就怕牠們餓著。久而久之,這些狗兒就像熟悉的老朋友,一見阿嬤便熱情的招呼!

阿嬤的純真慈愛,不僅體現在對環境的珍視,也展現對生命的珍惜。因為她的無私奉獻,我們才有幸看見如此真實又珍貴的美善風景!

阿嬤餘生的心願

秀雲阿嬤平時一個人打理三餐,就連居家空間也整理得整潔乾淨。她上午外出做資源回收,下午再利用時間整理家務,不習慣空過時間的她,總是覺得能做就做,不要怕辛苦。我不禁好奇問:「身體應該很辛苦吧?」阿嬤才回答:「生病期間很辛苦,有時候會很不舒服,吃不下或嘔吐,但不要一直想著自己生病,起身後一樣可以繼續,能做就做……」。

說著,阿嬤隨手拿出筆記本,裏頭是她每日持誦經文的「正」字計數,還有每一年回收寶特瓶的詳細數量,直至二○二四年,已累積了七十六萬五千支!這才知阿嬤還有個心願,期望有生之年能達一百萬支的目標!這份驚人的紀錄,不僅數字堆疊,更是秀雲阿嬤對信仰的堅定實踐。病痛未曾擊垮她的意志,反而讓她看透生死,活出堅韌與智慧。那密密麻麻的字跡,承載著她超越個人苦難的宏大願力。阿嬤不為祈求己身安康,而是用餘生為環境盡力。在此虔心祝福阿嬤所願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