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 平伏漣漪

8.26《農七月‧十一》

【靜思小語】要做事情難免會有雜音,要更有耐心耐力;而不是跟著議論紛紛,讓平靜水面頻起漣漪。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縮小自己,寬諒他人

泰國分會執行長林純鈴、副執行長張惠珍師姊報告會務,包括援助境內難民及計程車司機發放計畫進度等。上人教泰國慈濟人,有土地、有空間、有計畫,最重要的是有人能夠長期投入,腳踏實地,穩步前進。「我們要下定決心,心寬念純,就地招募、培育人間菩薩。於法、於理、於情,我們要做的都沒有錯,理很足夠,但是缺了情,沒情就沒緣,所以我們要拉長情,讓任何一個人覺得對於慈濟很有信心,因為聽到慈濟人說的話覺得很投緣,很願意跟著一起做慈濟事。」

上人舉自己為例,此生未曾到海外,只在臺灣的範圍裏繞,到了最近幾年更是大部分時間都在精舍,空間很狹窄,不過因為有累生累世與許多人結下的好緣,所以生命的空間無限開闊,全球各地的慈濟人發心,做師父想要做的事,去幫助師父想要幫助的苦難人。就如在座有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等地的慈濟人,大家都發心立願,就地度眾生;慈濟人都與師父有情、有緣,所以很貼心、很真誠。也請大家回到居住地以後,要發揮佛教精神,拉起人與人之間的真情與好緣。「你們發願在當地承擔志業責任,就要縮小自己、寬諒他人,心胸要開闊,這也是『覺有情』的菩薩必須具有的精神。」

佛陀來人間說法度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上人指出《法華經》的大乘菩薩法,是佛陀本懷之法,是佛陀最想要傳達給眾生的道理。「佛陀為我們開示了,我們有體悟嗎?道理我們聽入心了嗎?開示在於說法的人,而聽法的人要自己用心,聽懂、了解道理了,就要做到。」

「大家都有力量,只要有誠意、有情,與人談慈濟歷史、精神理念,讓人肯定、認同,人間菩薩招生就會成功。我們發願淨化人心、祥和社會,使天下無災無難,但若只是坐著聽佛法而沒有起於行動,永遠無法達成;而我們要做事,一定要有人力,所以要把當地的慈濟委員培養出來,也要招呼很久沒有參加慈濟活動的法親,邀請他們一起回到花蓮與師父見面,再把心力凝聚起來,讓佛陀的正法落實在這片土地上,未來泰國靜思堂興建完成,就可以讓當地民眾有明確的信仰方向,成為泰國慈濟人的大本營。」

上人說,泰國的窮困人不少,又有來自許多國家的難民,苦難人很多,而慈濟志工相對稀少,只能用心盡力幫助有因緣接觸到的人。疫情期間,援助生活困頓的計程車司機,並非為了宣導「竹筒歲月」而做,要讓大家了解慈濟幫助計程車司機的因緣,司機們真誠感恩慈濟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並從慈濟人的分享中了解竹筒歲月的故事與精神,所以主動在車上放竹筒撲滿,自己行善也邀請乘客發心行善。

「我們發心,拉起各方因緣,能幫助很多家庭脫離苦難,教育很多孩子上進。認定該做的事就要用心去做,不要一邊做事一邊起煩惱,還發出雜音,讓平靜的水面起漣漪。」

「其實只要不再滴水,漣漪會慢慢平伏,水面又會恢復平靜。你們就要抱這個心態,不要在做事的過程中,聽到雜音又議論紛紛;要做事情難免會有聲音,我們要有耐心、耐力,更要有情、有愛,朝認定的方向繼續往前進。」上人肯定泰國慈濟人很有承擔,雖然人數不多但做了很多事,而且真誠用愛呵護苦難人。

上人對座中海外師兄師姊說,「常常在聽你們分享時,我心裏就想,我面對的這一群弟子,其實都是菩薩;你們貼近苦難人、幫助苦難人,讓我很感恩、很感動!更要收攝自己的心,心要守好、修好,守護師徒之間的因緣,將來換你們度我,因為你們走菩薩道,走得比我深入,直接走到苦難人的家裏,因應他們的需要而給予幫助。感恩全球慈濟人以長情大愛行遍天下,讓慈濟的菩薩道路不斷開展。」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