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 陳舜芝(黃葵1998─局部)
人生這麼苦,對貴枝阿嬤更是,年輕時,先生外遇離家;老來時,女兒急病離世。她為病人和家屬療苦,不知不覺也為自己療傷……
本文提供有聲書,歡迎播放聆聽,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用聽的來讀月刊。本篇由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謝文蓉老師協助錄製。
感恩「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協助錄製,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
貴枝阿嬤是大林慈濟醫院第一期的醫療志工,至今服務將近二十四個年頭;對九十三歲的阿嬤來說,這條志工路鬆開了她苦難糾結的人生。
剛開始擔任梯次醫院志工時,貴枝阿嬤每個晚上在寮房翻來覆去睡不著,直到第五天,一沾床就睡著了,她的體悟是:「原來先前是不夠累,做到累了自然就睡得著。」後來貴枝阿嬤固定在心蓮病房服務,她很認真地學習,用媽媽心守護著臨終病人與家屬,讓他們有依靠;她是大家的阿嬤,有時還幫忙家屬為走到人生終點的病人換衣服。
有一回貴枝阿嬤隨營養師志工去居家訪視,案妻言談間對於先生早年不顧家有很多怨言,直到現在自己病重,心結仍未打開;帶隊的鶯鶯師姊與她分享證嚴上人的「普天三無」—普天下沒有我不愛、不原諒、不信任的人。回程路上,貴枝阿嬤突然開口說:「好吧,我放下了。」
原來貴枝阿嬤的先生年輕時有外緣,甚至還生了孩子,當時她對先生說:「你出去,家裏的孩子我自己照顧。」先生從此離開家庭,兩人少有聯繫。
擔任醫療志工後,她每天都在想:「不認識的人都在幫助了,我為什麼不能原諒先生呢?」有一次大兒子安排父母在臺北住處見面,剛開始場面很尷尬,貴枝阿嬤想到「普天三無」,也想起以前吃飯時她會幫全家添飯,便主動問先生要吃多少飯?就在一來一往互動中,心中多年的怨氣漸漸消散了。
後來先生罹患癌症,她去醫院探視,在病床前跟先生講:「謝謝你給我三個優秀的孩子,這世我們沒相欠了;下輩子如果有因緣再見面時,你對我笑一個,我對你笑一個,我們當好朋友就好。」
當我們在幫助別人面對無常時,往往旁觀者清,說來容易,可是當自己是主角時,就不一定是這麼回事。十多年前,貴枝阿嬤的大女兒因為流感住院,期間病情急速惡化,直到往生前,家人才打電話通知貴枝阿嬤,一時間她無法接受這個大打擊。
在生活最困頓時,是女兒陪著媽媽把家撐起來,同時也是被打罵,要求最多的,但是貴枝阿嬤什麼話都來不及說,女兒就走了。女兒往生後三個月,貴枝阿嬤陷入了憂鬱症。那段期間,心蓮病房的醫護、志工團隊每天輪流陪伴她,孩子也用心照顧,她逐漸走過喪女之慟;半年後回到醫院志工行列,繼續服務病患。
「今生因為遇到上人、投入醫療志工,人生沒有遺憾了。」一個週末,回到大林慈濟醫院和新進志工分享,會後貴枝阿嬤抱住我說了這句話。她走路變慢了,身形更瘦了,臉上皺紋也多了,可是眼神依舊雪亮,她說:「每天聽上人的開示,用在生活中,轉換我人生的苦;感恩在慈濟道場,每天透過利益人群來自我成長。」
二十多年來,貴枝阿嬤真心、真情、真意踏實地走在人間菩薩道上,透過付出進而調整、修正、成長自己,人生路愈走愈寬廣。
「生命因為付出而歡喜,慧命因為自覺而成長」,有機會遇到佛法,找到方法,調整對生命的態度,還能夠廣結善緣,我相信這是在慈濟人間道場,上人帶領我們以行動走入經典,一個很重要的自我覺察方法。
(摘自二○二三年七月一日志工早會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