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至九日 做得到,有法度

10.7~9《農八月‧二十三至二十五》

【靜思小語】弘法並非轉述經典文字,在生活中實際做得到,才有道理可說。

實際投入,感受深刻

十月七日,美國夏威夷范濟榮醫師、蕭慈光師姊報告茂宜島大火賑災,自八月二十七日舉行第一場發放,至十月一日共舉辦六場發放,幫助近一千七百戶;除了發放現值卡、毛毯,也致贈傳達上人祝福的社區歲末祝福紅包。當地一所學校的校長了解福慧紅包的意義時非常感動,表示現值卡發放對受災居民的生活很有幫助,但是紅包所給予的心靈安慰意義重大,是最重要的禮物。

上人期勉師兄師姊,要凝聚法親的身心力量,用心力行菩薩道,否則大家長久處於安逸的生活,沒有做菩薩的準備,臨事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救度苦難眾生。「生活在天堂很有福,然而天堂無法修行,因為佛陀教我們行菩薩道,救苦難、度眾生,菩薩救度的對象就是苦難的眾生;眾生有苦,需要菩薩去救,但若沒有做菩薩的準備,即使有苦難人,也不知該如何救。」

上人提到他方世界的菩薩聞佛說《法華經》,發心於佛入滅後,承擔傳法重任,佛陀沒有接受,並告訴他方世界的菩薩,娑婆世界自有菩薩及眷屬,能夠承擔傳法度眾的責任。「雖說你們在夏威夷,與臺灣相隔大海,但是我們都在同一個地球上;即使種族、語文不同,但都生活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苦難多,因為凡夫仍有無明,各有各的執著,各有理想;最完美的理想,是要大家的心力合在一起,才有辦法完美。」

「慈濟應世間法,慈濟宗已立,慈濟人一定要知道慈濟在世界上所做的一切;全球慈濟人在世界各地救苦救難,每一位都是人間菩薩,大家都是聽師父怎麼說就怎麼做,如同師父的分身在世界各地,菩薩的淨土於此時應世,就是慈濟宗門。」

「慈濟宗門所依循的就是靜思法脈,這是我們的起點,從師父開始,靜思精舍這個道場就是全球慈濟人的家;而宗門廣開在各個國家,按照法脈的方向去布施與教育─救助苦難人,並且為不認識慈濟的人介紹慈濟,用法帶動他們。」上人說,要用法帶動不同國家、不同語系的人,需要有深入了解慈濟的人做語文翻譯,才能讓佛法、讓慈濟宗門走入不同的國度。

上人指出,弘法並非只是轉述經典文字,所說的是能運用在生活中的道理,尤其是已經有人實際做到,有人可以見證,更容易引起共鳴。「再好的法也要有人去做,有人做還要有人說;我們有做,才有法可說,否則就『無法度』,有做就有方法可以分享。」

「如果你們總是在如同天堂的環境裏,沒有走出來,看不到人間的苦,我也會很擔心,因為天人的福若享盡了,過去造作的業力就會浮現。再繁華富裕的國度都有貧困苦難人,要走入苦難的環境,把握機會多付出;若有急難事故發生,也要立即反應,去幫助、膚慰驚慌的受災人。」上人說,最好的帶動與傳承,就是資深者帶著新進者實際投入做事,直接見聞、接觸苦難人,感受才會深刻;沒有投入做事,即使已經受證委員,只願獨善其身,沒有廣庇大眾,也只是徒具慈濟委員的名相,菩薩道上分寸都沒有進步。

上人期許大家建立穩固的菩薩道場,凝聚精神力量,走入人群體會人間疾苦,悲智雙運,積極精進;要有人帶動,其他人也要願意起步,人人有心、有因緣、有願有力,就做得到。

米糧菜蔬,各有益處

十月八日,淨斯本草研究中心報告植物幹細胞研究、《本草大藏經》及《藥典》撰寫進度。上人說,人們平常食用的米糧菜蔬,其中有人體所需的營養,不同種類的植物,甚至植物的根、莖、葉、種子等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成分;報告中提到的「紅莧菜」與「刺莧菜」,光是莧菜就有很多種類,若沒有加以研究分析,也不知道各種類的營養成分有何差別,對人體健康有何益處,所以值得深入探討。

「我們提倡素食,愛護動物,所以盡量去發掘植物裏有益人體的成分。其實每種蔬菜都有不相同的藥性,我們現在有這個因緣,可以研究每一種常見食物的成分,包括米、麥、蔬菜、水果的營養成分,讓大家重視素食,也會願意多吃蔬果。我們默默地推動、介紹吃米糧蔬果的好處,也傳遞大地萬物供應人類的恩德,帶動大眾感恩天地萬物。」

上人期待團隊的研究可以引導、啟發大眾愛護生靈,盡量不殺生;研究出蔬菜裏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可讓慈濟人在推素時多宣導,教大家護生、愛生,運用植物成分增進健康。

來到人間,為何而忙

十月九日,上人與廖群師兄、常宏文師姊談話,並送他們想師豆做的小算盤,要師兄師姊用心盤點生命。自己盤算此生,在二十多歲時,父親突然往生,讓自己感受到無常,這是人生的轉捩點;在此之前,是弟弟患腦膜炎住院,自己在醫院看顧了幾個月,學會一些簡單的護理,在父親病倒時也是自己在旁照顧,因此摸到父親的脈搏突然大力跳動,接著就停了,趕緊請醫師來診治,父親已經往生了。經常提起「人命在呼吸間」,就是當年深刻的體會。

當時依照禮俗,看時看日,很快就出殯了,送行的隊伍很長,去到墳場山頭下葬,幾個小時之後,送葬的人就下山了。傍晚風雨交加,往窗外看去,看到路燈下的雨勢,想著葬在山頭的父親,覺得很淒涼,深感人生如草露風燈,堪嘆人生不久長。那年父親才五十歲,事業做得很好,意氣風發,竟驟然往生。

「盤點自己,從年輕時就要掌家,承擔父親的事業,母親又常常生病,幾個弟弟當中,總有一、二個生病,當時的醫療難以治癒。一個家庭就是一個業,愈親愈愛,愈是牽掛。所以那個時候就開始跑寺院,清晨四點多,我就騎著腳踏車去慈雲寺,後來我自己生病,也住在慈雲寺一段時間。」

上人談到,在寺院裏隨著常住生活時,已經有了出家修行的念頭,且對於修行有自己的理想,希望可以不做法會、不應酬、不收弟子,專注投入佛法。「有一回,我買好菜到慈雲寺,看到一群常住騎著腳踏車要出門去割稻,也邀我一起去。我覺得能夠自食其力是最好的,這才是我想要的修行生活。」

「這是過去的歷史,也是因緣。我一直教大家把歷史好好地記錄下來,生命、慧命都要自己回顧與盤點:你們的生命中,做了多少慈濟事,可以整理出生命的數據;你們的慧命因為慈濟而增長,也有慧命的數據,可以說生命、慧命都很有價值。」

「我在二十幾歲之前,是家裏的乖女兒;二十多歲以後,遇到生離死別、無常示現,走入佛法才真正體會到,既已經來到人間,有因緣遇到佛法,有力量能做有益人間的事,就要盡力去做,此生不應只是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忙碌,要為了造福人間而精進。尚未三十歲,我就脫離家庭,直到現在,都走在正道法。」

上人說,一路走來將近六十年,現在看到全球地圖上的慈濟標誌,幾十個國家地區有慈濟人,而慈濟人道關懷的國家地區已有一百三十三個,盤點起來覺得這一生確實很有價值。只要法脈宗門世世代代行於正道,都在佛法中殷勤精進,靜思道場永遠自力耕生,慈濟宗門永遠在人間敞開,慈濟人走入人群付出、為人心引導,就沒有遺憾了。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