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六日 煩惱的來源

10.4~6《農八月‧二十至二十二》

【靜思小語】堅持我對你錯,會讓心結打不開而煩惱重重,這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有感恩的那一念心最美

十月四日,教育志業主管同仁以及同學們分享暑期海外交流學習成果,包括印尼團、香港團、泰北團,以及兒童劇團表演互動分享。上人對大家說,每當有慈濟學校畢業生回到精舍,聽到他們分享心得,充滿對慈濟教育的感恩,就感到很欣慰,有感恩的那一念心是最美的!「要知恩、報恩,才會啟發愛的能量;善念要從日常感受中啟發,善解才能包容。」

同學們坦言,在相處互動時也會有意見不合、言語衝突的時候,不過其他人會來調解,很快就平伏衝突與不愉快。上人說,人人都以自我為中心,執著於「我」,當別人與自己有不同意見時,就會起煩惱,堅持「我對、你錯」,心靈被無明的繩子捆住。

上人說,同學們在求學過程中,除了學習知識、做事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與人互動、相識,建立友誼;心結打不開,會有好朋友來膚慰,這就是人與人之間互動最寶貴之處。如果總是因為「人」,讓自己的心不歡喜、有埋怨,甚至起仇恨心;有埋怨、有仇恨,就會在心中打結,心門打不開而煩惱重重,這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正如上人開示:「人們常要求別人要對自己好,順自己的意,否則就埋怨、氣憤,這是我執。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就是煩惱的來源。」

「生活上遇到解不開的難題,趕快拿出《靜思語》翻看,也許裏面就有很好的解答。學問不在深,愈鑽愈深,愈難以自拔,而且暗無天日,因為學了不會應用,只加深自我執著,所以永遠都不快樂。在團體活動中學會與人相處,學習如何善待人,讓我們在共同生活的環境空間過得很愉快,這是很重要的。」

上人譬喻,雖然娑婆世界苦難多,人心的無明煩惱讓世間充滿濁氣,大環境很污濁,但是懂道理的人能把污濁的環境當成提升福慧的養分,就如蓮花生長在污泥池,吸收污泥裏的養分,開出清淨美麗的蓮花,不僅美化環境也能淨化池水。

「水下有污泥,蓮花才會盛開,而且開得美。我們生長在污濁的人間,才能看見善良之美,因為善惡對照明顯,可以警惕自己,心念不可以有一點點偏差,不要困在人我是非中,明辨善惡、遠離是非。照顧好自己的心念,轉惡念為善念,有善心還要表達出來,用真誠的心、善良的意念,成就美好的人生。」

上人表示,提升智慧同時要發揮大愛,這分愛是善良而且清淨無私的愛,是生命之髓;人生少不了愛,如同大地少不了水,有水才有生機。法譬如水,滋潤眾生乾旱的心田,增長慧命。期待年輕的同學們,不論信仰為何,都可以探討佛法道理,佛法相應人間萬法,能增加知識、增長智慧,運用在生活中。

上人肯定同學們儀表整潔、形象清純,沒有披頭散髮、邋邋遢遢,這是慈濟教育的特色。希望大家長久保持從內心到儀表的清純美好,將來出社會,一定是走正道、立善門的好人才。

用講故事的方法說道理

十月五日,與馬來西亞郭濟緣、郭濟航師兄、葉慈靖師姊等人談話時,提及敦煌石窟的壁畫,以及幾處知名的大佛石像,上人表示,壁畫是用圖解文,用畫代表文字;石窟裏一幅幅經變圖,述說一段段佛典故事,故事中蘊含法理,所以也是用講故事的方法說道理。就如現在的慈濟,天天都有故事發生,天天都有故事可以說,從每一則慈濟故事都能貫通佛法道理而啟發人心。

「慈濟人是發心立願的人間菩薩,既已發心就身體力行,因應各國不同的風俗民情,幫助貧病苦難人,這就是我天天聽到來自各地的慈濟人回來分享的內容。」上人說,慈濟人已經做到「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是真正能夠走到苦難人身邊,伸出雙手扶持、擁抱苦難人的菩薩,而不是只存在經文裏,飛天鑽地顯神通的神話描述。

慈濟在這個時代成立,各方因緣聚合,成就四大志業、八大法印,落實了佛陀教導的大乘佛法、菩薩精神,且又有發達的科技、便利的交通,有助普遍弘傳佛教,帶動人人同行菩薩道。上人期盼慈濟人把握此時的好因緣,讓大眾看見菩薩在人間,也讓慈濟人知道,自己投入慈濟,為人間做好事,是慈濟歷史中的人物,也是菩薩之一。佛陀成佛在人間,菩薩也在人間救助苦難;慈濟是延續著佛陀的思想與智慧,慈濟人就是實現佛陀理想的百千萬億化身。

上人有感而言,正法時代早已過去,佛陀親傳實修實悟的道理,在這二千五百多年來慢慢模糊,成為「像法」時期;雖然後世學佛者很用心努力想要還原佛法,但仍因為傳法的缺漏、語文的隔閡以及社會人間的變化而愈漸偏離本源;佛法傳到現在,將入「末法」,到最後人間不識佛法,連經典文字都不復存在。

就像慈濟人到尼泊爾藍毘尼,問居民知不知道佛陀在這裏出生,留下什麼樣的教法?他們大多不知道、不認識佛陀,佛陀的事蹟只存在於遺跡景點或名相,例如尼泊爾有佛陀航空、藍毘尼有悉達多學校等,卻少有人能述說佛陀生平,更不知道佛教精神。慈濟人回饋佛陀故鄉,要翻轉居民貧窮苦難的處境,同時也要將佛陀的精神思想傳回尼泊爾。「為了師父的心願,回饋佛陀故鄉,慈濟人發心前往,也將當地的人事景物拍攝回傳,並有文字紀錄;這一群慈濟人在那裏付出,同時追尋佛陀的足跡,這就是歷史的見證。」

「佛陀是宇宙大覺者,是覺悟者而非創造者,佛陀是用他的精神理念來教化眾生,淨化娑婆世界。地球就是娑婆世界、凡夫世界,佛陀來人間救度眾生,就是要度化懵懂的凡夫,所以修行成道以後說四諦、十二因緣,再教我們六度的道路要怎麼走,讓我們不再迷茫懵懂而造業。」

「凡夫各有見解,你想你的、我做我的,很容易讓無明煩惱成為實際動作與行為,你爭我奪、你搶我取,為了『我贏你輸』而爭執不休。所以希望向人間傳道理,而道理的源頭來自佛陀告訴我們的名相,讓我們能知道凡夫心有哪些煩惱無明,要如何修除?先了解十二因緣的道理,循序漸進走入佛法精神的中心。」

上人說,慈濟人奔走忙碌,都是為了眾生,要運用方法度人─心中有困擾的人,慈濟人用一句話點醒,為其解開心結、解開糾纏不清的因緣,這句話就是法;或是為他們分析為何有這些困擾與心結,讓他們心開意解,這也是法。

「慈濟人說慈濟法,都是慈濟人實際做出來的;人與人之間講話能投機,就要有好因緣,才能讓人聽得進道理。石窟的經變圖也是用讓人容易接受的方法述說佛典故事,表達佛法道理,讓人吸收入心。」上人教大家不要受限於佛法的表達形式,只要大眾看了、聽了能明瞭且樂於接受,就是最好的弘法方式。

有他們才能讓理想落實

十月六日,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骨科生物力學實驗室主持人鄭誠功教授,以「骨科生物力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題,至慈濟大學演講,並由慈大楊志鴻教授陪同到精舍拜會上人。

得知鄭教授曾在花蓮慈濟醫院甫啟業時前來支援,上人談到,五、六十年前,花東地區各方面的發展比西部落後,醫療、教育等資源匱乏,且交通不便,居民一旦罹患重症,實在求醫無門。那時看到東部民眾的苦,故而在克難中將醫院建設起來。

「醫院建設起來了,醫師要怎麼來?回憶過去,真的很感恩臺大醫院醫師來幫忙,更感恩首任院長杜詩綿、第二任院長曾文賓承擔重任,讓慈濟醫院從克難中穩定邁步,守護花東。」上人懷念多位臺大醫院主管,他們從籌備花蓮慈院開始就大力襄助,其中臺大外科陳楷模主任等人更促成臺大醫師來花蓮支援。「那幾年有這麼多優秀醫師來投入,為花東醫療帶來一股很大的力量,直到現在,花蓮慈院能夠在此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都不可忘記這一群醫王菩薩帶來的福,讓慈濟醫療扎根穩固,讓我們的理想落實,所以很感恩。」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