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均富,消除貧窮

編 語
編 語

永續二字,全球當紅;如今各個國家、企業與民間組織所做之事或所製產品,紛紛搶著跟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標齊對正,象徵其運作過程及結果影響都能符合友善生態、利益眾生之方向。

慈濟志業推動邁入第五十九年,包括慈善、醫療、教育、環保、社區志工及國際賑災等項目,多半跟二○一六年起聯合國推動的SDGs不謀而合;慈濟各項志業範疇,其本質都與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生產及生態等息息相關,這三者環環相扣、相依相成,而它們正是SDGs組成的內容。

《慈濟》月刊七月號開始,將推出慈濟志業發展相應於SDGs的系列報導;本期先從慈濟五十八年慈善濟貧談起,思維慈濟慈善戮力改善社區貧窮的做法、理念、特色,以及它與聯合國「SDG1:消除貧窮」的關聯與影響。

慈濟在臺灣慈善項目內容,可說是日臻多元而完備。例如,因病而貧,慈濟視實際需求提供經濟、醫療援助;教育問題則評估補助學雜費,或提供課業輔導;家有短期、長期失能或臥床者,環保輔具平臺也能即時送上適合的照護設備;獨殘老弱者住家的空間環境若有需要,慈濟也會進行居家安全修繕。

上述的慈濟慈善模式,就像是為需求者「量身訂製」,務實地視各家各戶所面臨的難關提供解方。而這一套慈濟「社區慈善網絡」,無不是為了補強政府社福資源的未及處,以民間慈善力量來協助弱勢個人或家庭擺脫當前困境,期能有朝一日翻轉困頓貧窮、重返安定的生活常軌,甚至有餘力也能付出助人。

慈濟社區慈善所做的點滴,其本質除了趨向聯合國SDG1消除貧窮、改善生活困境外,慈濟慈善更盼能翻轉他們心念、價值與人生觀。

無論扶助短期困頓或長期貧病者,慈濟的貧富觀不只是確保基本物質生活,更在乎有愛、有善的心靈,因為這才是讓貧富者「均富」的正能量;而這樣的人間才可能真正達到消除貧窮(No Poverty)目標。這樣的慈善模式,也早被各國慈濟志工「複製」外銷,以同樣的原則在世界各地進行慈善工作、翻轉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