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消除貧窮 才能談永續

慈濟濟貧模式是量身提供幫助,給予心靈支持;圖為一戶板橋慈濟居家關懷戶發生火災,志工動員清掃,接力把廢棄物運下樓,協助善後。(攝影/蕭耀華)

談到永續,一般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環保。
但「肚子吃飽,才能顧環保」,永續最基本的是免除貧窮與飢餓。

「消除貧窮」,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第一項。
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才能進一步談公平正義,安定社會。
這也是從慈善起家的慈濟,一直在努力的。

談到永續,一般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環保。但「肚子吃飽,才能顧環保」,永續最基本的是免除貧窮與飢餓。

「消除貧窮」,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第一項。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才能進一步談公平正義,安定社會。

這也是從慈善起家的慈濟,一直在努力的。

五月一個週六,新北板橋一處舊公寓樓梯間,志工戴好口罩及手套排成人龍,清理頂樓的人手持鏟子、圓鍬,把燒黑的廢棄物鏟進水桶,一手接一手,傳到樓下,「這個有釘子喔!要小心!」大家相互提醒注意安全。「他頂樓加蓋的家全部燒光了,今天我們號召了志工幫忙清理。」慈濟志工李瑾萍說明。

訪視團隊一年多前開始關懷這家人,案主就讀小學的兒子,因為常穿著髒衣服、罹患皮膚病引起老師注意,詢問過後提報慈濟。三十多歲的案家夫妻,沒有穩定工作,經濟來源靠打零工;由於不擅持家,環境凌亂擁擠,兩個孩子經常到晚上八、九點還未吃飯,功課也跟不上。慈濟志工與社工訪視、了解所需後,開始居家關懷,帶著就讀國中的大兒子打掃家裏,每週六接送兩個孩子去上課輔班。

在志工陪伴下,一家人生活逐漸上軌道,怎知今年四月下旬發生火災,所幸未釀成傷亡。「我是第一次參與這樣的關懷行動。」二十三歲、正在服志願役的阿忠表示,小學五年級時爸爸罹癌過世,自己和弟弟還小,而媽媽懷著妹妹,一家人頓失支柱,生活陷入困境;所幸得到政府及慈濟等慈善團體幫助,方才度過難關,今天一起來出一分力。

同在現場協助清理的蔡鄭寶珠六十多歲,手腳俐落;二十多年前她的家庭因變故成為低收入戶,如今她已是能回饋社會的志工。

看到昔日幫助的個案,變成一起助人的「同事」,李瑾萍亦感欣慰,一步一腳印的付出,終究沒有白費。「我們所關懷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是要有耐心,把他當家人陪伴。」

各年齡層貧窮原因多元,緩解貧窮需要從政策考量,並需民間力量適時支持。(攝影/黃筱哲)

慈濟慈善關注「全家人」

「消除貧窮」,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第一項,希望在二○三○年前,消除世界各地的極端貧窮,目前的衡量標準是「每人每日生活費不足一點二五美元」;雖然貧窮發生率持續下降,但在某些低收入國家,只有不到百分之八的弱勢族群,能得到政府的社福救助。

致貧的原因多元而複雜。有大環境結構性問題、甚而世代複製,有些則是因意外、疾病導致貧窮,貧病循環、難以掙脫。臺灣雖躋身已開發國度,但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二三年全臺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約二十四萬戶、逾五十四萬人;還有為數不少的邊緣家庭,因為資格不符而未能獲得政府救助,仰賴民間力量伸援。

根據慈濟基金會統計,近十年來在臺灣每年幫助兩萬七千戶以上,包含居家關懷戶與提供經濟補助的長期濟助戶。從雙北市的公寓大廈,到山地離島的偏鄉角落,都有人因為貧病交迫、遭逢變故或是孤老無依,經提報成為關懷對象。在每月持續的經濟補助、問題排解與心靈關懷下,有的案家很快就度過貧病歲月,有的則可能陪伴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依然無法結案。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東區慈善室室主任邱妙儒曾在慈濟五十五週年時受訪,說明慈濟訪視特色:「相較於多數民間非營利組織或慈善團體,服務對象多為特定條件者,慈濟慈善最大的特色,是由志工組成訪視團隊,關懷處於『弱勢處境』的不特定條件個案。」

當志工走進一戶個案家庭,不只關懷被提報的對象,他的家裏有多少人?每個人的需求為何?可以如何幫忙?訪視小組會對「整個家庭」進行評估,至少每月訪視關懷一次,才能視教育、醫療、急難救助實際需求提供適切幫助。

一九六六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之初,證嚴上人就制定訪視原則─對照顧戶定期複查,依現況調整補助,同時透過陪伴建立情誼、給予心靈支持。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主任呂芳川說明:「我們的關懷就是全人、全家、全程:怎樣對他們家裏的每個人最有幫助,就朝這方面來做。每一個人、每個家庭都可以經由肯定鼓勵來翻轉人生,發揮良能,這種例子在慈濟很多。」

他以基隆一戶案家為例:夫妻倆都是聾啞人士,且有肢體障礙,謀生困難。當地慈濟人接獲通報訪查後,不只補助,也鼓勵他們自力整頓家園,粉刷住處。男主人在志工帶動下,貢獻木工技能,跟著慈濟團隊到其他案家修繕,甚至遠赴慈濟內湖園區參與製作環保毛毯。

發源於草根的陪伴關懷模式,以及「濟貧教富」支持受助者自立,鼓勵向上向善的做法,與現代社會工作注重的培力(empowerment)理念不謀而合;畢竟自己願意站起來,才有機會脫貧。

慈濟志工定期訪視,與案家熟稔如家人,除協助改善生活問題外,也在陪伴中啟發心境轉變。(攝影/黃筱哲)

消極補助不如積極救助

「培力的最終目標,是從制度面、社會改革去解決貧窮問題。而不仰賴別人,則是培力的開始。」社工學者萬育維簡要說明,並提醒當前臺灣社會救助的主要問題,在於政府與民間單位大多只做到提供金錢的「消極性補助」,但在「積極性救助」方面投入不足,無形中讓受助者長期依靠補助,難以改變現狀。

「積極性的救助,第一要創造就業機會,讓有工作能力的人去工作、鼓勵以工代賑,第二個是累積資本。例如受助者去工作賺了一萬元,可是他還是窮困,政府可以另提供獎勵金額,讓他的工作資本累積起來,不至於完全靠補助維生。」

萬育維表示,貧窮跟教育一定要放在一起,要不然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會蕩然無存;幫助脫貧,只提供金錢補助看似最簡單方便,實則是下策,更重要的是積極性救助。慈濟在這方面,就投注相當多的心力。

臺南區資深慈濟志工賴秀鸞表示,接引受幫助的人出門做好事,其實很不容易,得不厭其煩耐心鼓勵;但當他們願意走出家門為人付出,精神狀態、身心健康都會有進步。

「說實在的,我們照顧戶、關懷戶中,有些人是沒辦法賺『世間財』的,因為體力不行、年紀太大,他們想做事可是沒人要請啊,但可以到慈濟環保站當志工。」賴秀鸞巧妙比喻:「做環保就是賺『功德財』!」

慈濟在全臺大部分鄉鎮都設有環保教育站、輔具平臺、社區關懷據點等公益活動場域,志工帶受助者做志工、幫助其他人,雖然沒有實質的金錢收入,但他們對社會人群、大地生態的貢獻,不亞於從事有給職的人。

志工也會鼓勵受助戶的孩子,不要因家境困難就放棄學習,按部就班接受教育,才有機會翻轉人生。呂芳川提到,慈濟每年幫助的兩萬七千多戶家庭中,大約有兩萬多名學生,涵蓋中小學到大學、研究所;除了幫助他們的家庭安定生活,也提供就學補助、新芽獎學金、課輔班等協助。

不少接受慈濟關懷的清寒子弟表現優秀,突破家境限制考上頂尖大學,踏出翻轉人生的第一步。在今年度「總統教育獎」的五十六位得獎學生中,就有八位是慈濟居家關懷戶或照顧戶的子弟。

心智失調的困境最難解

談起十八年來從事訪視關懷的見聞經歷,臺南志工賴秀鸞明顯感覺到,社區的資源增加了,支持的力量也增強了,好比輔具平臺、居家修繕團隊的成立,讓慈濟在經濟及物質上,可以給予受助者更多的支援。

但隨著社會經濟環境、人口結構、人心價值觀的變遷,要面對的挑戰也變得更多、更難。好比許多年輕人不擅理財缺乏積蓄,一旦發生意外或生重病就捉襟見肘,因而成為急難救助的對象;也有不少青壯年人深陷毒海無法自拔,家庭因而受累。

「身心障礙、失智、獨居長輩或兩老相依等情況也增多了。這些人怎麼去關懷?你怎麼去支撐他的家屬?」賴秀鸞表示,現在慈濟關懷個案的多元性、複雜度,與十年前已不大不相同,近五年的變化更是超乎想像,心理方面的關懷陪伴,甚至比金錢補助更重要。

「互動關懷時,訪視志工必須具備更多知識,要參與更多的教育研習,充實自己的能量才有辦法服務案家。」賴秀鸞說明。

以個案類型為例,目前慈濟在訪視關懷時,已遇到長期足不出戶的「繭居族」個案,顯示現代社會的弱勢問題已不局限於經濟,心理方面的輔導支持也須多費心思。根據慈濟基金會近年來統計,在臺灣定期陪伴的「居家關懷」個案數,反而還高過有經濟補助的長期濟助戶。

關懷弱勢家庭的模式,慈濟志工在各自國度落實,不只濟貧,並提供多元幫助。在馬來西亞沙巴州,無國籍者聚落生活困苦,慈濟人醫會家訪衛教(右圖攝影/林思源),志工並為無國籍兒童建立學習中心,避免困境世代複製,志工家訪關懷,為孩子加油打氣(左圖攝影/林家如)

從教富濟貧到濟貧教富

定期訪視、關懷項目高彈性,目標是陪伴案家脫貧自立,慈濟在經濟尚未起飛的貧困年代,就已展開消除貧窮的行動。對於慈善,上人指出了一條超越貧富階級的思路:

「富裕者有力量,可以引導他們用世間財來幫助苦難人,為人間福祉付出,也是為自己造福,這是『教富濟貧』;此外,鼓勵貧窮人知道自己也有力量救人,即使只有一滴水,滴進大缸裏,這缸水就有他付出的一滴,可以供應許多人喝,也是在造福;這就是『濟貧教富』。」

近一甲子以來,志工將這樣的思維與關懷模式帶到各國複製、落實帶動。

在非洲大陸,清貧的本土志工訪視比他們更需幫助的老弱;馬來西亞、新加坡志工放下家業、事業遠赴尼泊爾、印度「佛陀的故鄉」接力長住,幫助當地底層的貧困居民:在風沙滾滾的中東沙漠,約旦志工定期訪視難民聚落、貧民帳棚區,提供醫療、教育援助……

從學術及實務的角度來看,只要人類社會還在運作,貧窮問題就會一直存在。但慈濟的慈善志業經驗卻顯示,貧窮雖不會消失,但因貧衍生的物質匱乏、精神萎靡、尊嚴低落問題是可以被克服的。

消除貧窮,不只靠錢糧醫藥,也要給予愛、尊重與鼓勵,相信人人都有良知與良能,肯定受幫助的人即便物質條件不足,亦能從付出利他中肯定自己的價值,成就心靈的富足。

「上人希望施的人與受的人,都可以同樣得到慈悲跟感恩,是雙方而不是單方。這是很重要的,也是我們做慈善的精神。」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