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 反求諸己

5.7《農三月‧二十九》

【靜思小語】在人群中相互借鏡,反照自己的態度、聲色、形象;不是「我在度人」,而是「人在度我」。

修行要深耕

德師父報告法脈宗門組織制度化之目前進程,上人教導,有理念就要有動作,要身體力行;修行本來就要真實修,修真實法,不是徒有理念與形相,要真修行。

「大家要合和互協,修行是愈來愈深耕,不是粗略的學;彼此之間合和互協,才是修行道場,如規、如矩、如法、如道。雖然我們是自力耕生,其實大家用禮敬的方式也是供養,尤其我們修行,真實的道場是『慈濟』這二字,慈悲喜捨,愛護眾生。」

「進入道場要修什麼?去除不好的習氣。雖然我們不是被供養的道場,但至少也是常住相互供養。我每餐端起一碗飯,就充滿感恩,除了常住大家勞動耕作,要彼此感恩,還有農人、工人和商人的辛苦工作,才能讓我們每餐有豐富的飲食。所以要『量彼來處,計功多少』,算算看自己到底有多少修行功夫?功德、功德,我們到底修了多少、培養多少德行?」

上人說,對於慈濟人,自己亦充滿感恩。回饋佛陀故鄉,是佛弟子的責任,而這群馬來西亞、新加坡慈濟人實際走到當地付出,且帶回靈鷲山說法臺等佛世遺跡影像。「這群現代的菩薩代替我到王舍城,代替爬靈鷲山,只是這樣,我就聲聲說『感恩』!我走不到,他們代替我到了那裏。」

感恩得法喜

上人於慈濟功德會董事會中,對常住師父開示:「人人都要有無常觀,人生本無常,我們在無常人生中,做的是永恆的志業,就是『為佛教,為眾生』。佛教要在人間,一定要做到大慈、大悲、大喜、大捨,這就是我們要承擔的志業。」

「我們出家,選擇了慈濟道場,慈是慈悲,濟是喜捨,這也是慈悲道場,要承擔天下事,所以我常常對年輕人說,要挑起天下米籮,當然要發心立願,但也要有行動。我們現出家相,更需要清修士,他們有出家的心,與我們同樣辭親割愛,捨下『小家』,挑起『大家』的責任,清修士也有清規要守,所以清修士的心與出家眾平齊,只是在形象上不同。清修士同樣走入佛門,挑起如來家業,也要清淨自心,只是帶髮修行,在社會上安然與人溝通。」

上人教大家要隨時記得弘法利生,弘揚佛法是為了教化眾生,所以要入人群,拔苦予樂;有苦難,就要想辦法將它拔除,為苦難眾生安心。「我對人間很重視,猶如小螞蟻爬須彌山,很自不量力,但是我時時用有形的相,自我警惕無形的力量。雖然人生有盡頭,我的心精進不懈怠,用現在發達的科技,看得更遠,關心的事更廣,看到苦難眾生愈多,所以心裏天天都有一股壓力,好像這隻螞蟻往須彌山上爬,但是山要倒下來了!」

眾生皆有佛性,上人教大家要自我呼籲,喚醒本具的佛性,「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要修什麼呢?眾生是因為壞習氣而成為凡夫,所以學佛修行,就是要用佛法修除壞習氣,改善生活習慣,也改善對別人的態度。

「大家看的都是別人態度不好、聲色不好,會批評別人,卻看不到自己;自己的習氣、自己的形象,讓人看了不歡喜,說話就無法讓人歡喜聽,所說的道理就無法讓人心服口服。要先改變自己,別人才會歡喜響應我們要做的事。」

「在道場裏,可以相互借鏡,看別人的聲色、生活狀態,讓自己不歡喜,但是求不得別人,要當成一面鏡子,轉過來照自己:『我是不是也這樣?』自己要好好自修,不是獨善其身,要兼利他人,不是都不要理會別人,不與人結好緣,同樣是空過時日。」

「佛陀之所以教菩薩法,就是要眾生行菩薩道。在我們這個道場,最能夠接近人群,而且慈濟是你們的道場,精舍是你們的家,所以我們理所當然要去接觸人群。在人群中,不要以為是『我在度人』,而是『人在度我』;我們若沒有向大眾學,若沒有看到眾生的生態,要如何修行?所以不能驕傲,而是要感恩:『沒有你,我無法修行;沒有你們,無法建立慈濟道場』。慈濟人總是聽到師父說要做什麼事,就趕快響應,大家朝同一個方向去做,慈濟志業就是這樣,靠群眾同心協力成就的。」

「大家要相互感恩,心才會常常有法喜,否則會讓無明把人間善法掩蓋,只是一直看別人的缺失,其實自己的缺點比別人多;大家要看自己本具的佛性,能不能明心見性?這就是我們要學的,要打開心門,降伏多生累劫以來累積的壞習氣,要好好修心。」

同在說法臺

上人與李明香、李六秀、李明齡、李旭梨及李阿利師姊等人談話:「人生無常,壽命再長都有那麼一天,慧命比較重要;我們要在無常的人生中,把握因緣做好事。善與惡這二邊,我們把握善的方向,當好人、做好事,方向就不會偏差;如果只是為了『好人』的名稱在做事,這不是我們的方向,我們行善是做本分事,本來就要做對的事,不是為了名。」

「盤點我這一輩子,我毫無後悔,因為做的事情都是對的;我覺得這輩子很有福,不過很辛苦!心靈的承擔,分秒都有我掛心、掛念的人與事。」上人指著桌上的「佛陀足跡地圖」,表示慈濟在許多國家進行慈善援助,都讓自己掛念著當地的苦難人,以及慈濟人的安危,而現在最掛心的是尼泊爾、印度。

「大約二、三年前,不知為何,心血來潮,總是說我有一個心願,要翻轉尼泊爾的苦難。這句話說出去,我一直問自己,要去尼泊爾做什麼?要如何翻轉?現在終於知道,我們有這分因緣。我很感恩馬來西亞慈濟人,多年來晨間『薰法香』不曾間斷,法入心,在心靈扎根。他們常聽師父說要把佛陀正法帶回尼泊爾,就起於行動,走入藍毘尼,著手去做。」

上人談到投入佛陀故鄉專案的多位馬來西亞、新加坡慈濟人,是把事業交代給孩子或合作夥伴,自己專心投入尼泊爾和印度的慈善、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援助與輔導。他們自己調配梯次人力,有的一去就是一個月,家人都支持他們,甚至是夫妻同行,所以無後顧之憂。相對於這群慈濟人在星馬的生活環境,當地的衛生環境不佳,而且氣候更熱,蚊蟲多,但是他們一一克服,堪忍一切不適、不方便,只想著如何付出以達成使命。

「前二天看見他們去到印度靈鷲山說法臺,從山上看下去,一個部落、一個部落,從市區(編按:王舍城)到說法臺,距離約七公里。看著當地景象,想著二千五百多年前,我們應該都在這裏聞法,所以現在大家共同一心,共聚在慈濟,力行菩薩道,付出無所求。」上人有感而言,慈濟因緣不可思議,彼此應該是結緣在佛陀時代,此時大家雖然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但在慈濟都是服儀整齊、形象莊嚴,共同為佛教、為眾生而付出。佛陀的精神流傳在人間二千五百多年,慈濟人則在此時走入人群,關懷人間,救濟疾苦,是真正力行菩薩道的人間菩薩。

「佛陀告訴我們,人人本具佛性,若要修行成佛,一定要行菩薩道,而且要入世修行。各位不就是入世行菩薩道嗎?請你們發心就要精進,應知人生無常,有『做到』才會『得到』,否則這一生就空過了,所以還是要多用心!」上人教師姊們接引已經發心,但不知該如何行善的有緣人,與他們多互動,不是只鼓勵布施錢財,而是帶著他們一起做慈濟事,多與人結好緣。

說我們所做

慈善志業顏博文執行長、清修士陳思擔報告美國行,包括四月三十日至五月三日參加美國柏克萊大學創新論壇(Berkeley Innovation Forum)。上人說:「與人交流也可以結一分善緣,最重要的是『說我們所做,做我們所說』,我們真的很務實。」

提及長照,上人表示:「我們不是說一場令人感動的演講而已,是去表達我們對地球的呵護;不只長照『人』,也長照『大地』,更長照『虛空』,降低空氣污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動素食。」上人聽到歐美研發人造肉,吃起來有肉食的口感,藉以讓葷食者不殺害牲畜也能滿足口欲;其實要滿足人的口欲,更要照顧其身心,連貪念都要消除。「要讓人知道吃素營養足夠,吃起來沒有負擔、很歡喜,並非迫不得已而吃素,所以吃『人造肉』,心靈的欲念沒有約束,只為滿足葷食的口感,用很多食物去研發,反而對環境造成更大的傷害。」

上人說,五穀菜蔬從大地生長,只要四大調和,農人殷勤耕耘,一顆種子可以產生幾十顆、幾百顆的米糧,足以供應人們生活所需。要讓天地氣候四大調和,就要靠人心調和,天地人三合一。而慈濟幾十年來在社會人間致力於淨化人心;這一分「淨化人心的教育」,慈濟還要再努力。

「我們在公開的場合,可以把握機會說服人,讓人加強對於天地氣候的淨化,以及保育山林,農業趨向自然農耕,減少化學肥料與農藥,讓自然環境健康,這就是『長照大地』。」上人說,假如農業沒有做好,人間就會缺糧;農業發展得好,包括科技發展也要往有益天地人間的智慧方向,才能帶動起保護環境的良好循環。慈濟有責任呵護大地、保護眾生,守護地球生機,所以不是只保護人類,而要廣愛眾生,讓天地人間生機蓬勃。

上人也提到,慈濟推動素食,已經有基礎,有實質的成果可以做見證,也有實物可以讓人嘗試。食為天,「吃」很重要,所以自然健康的食物也需要研發;如果有機會、有因緣,可與相關公司行號、生物科技機構多接觸,結好緣。此外也要多培養年輕人,用他們的學識與專業投入相關事務。

近幾十年來,全球人口快速增加,讓地球負擔沉重,也因為人的欲念而受到嚴重毀傷。上人擔憂未來的地球災難頻繁,人間危機重重,所以很希望更多年輕人投入,共同承擔淨化人間的重任。

「有機會到國際間,路程這麼遙遠,交通往返至少需要一天,剩下的三天要與人不斷接觸;我們這幾十年做了多少事情,才有實質的成果和人分享,不是在談學問,而是在講生機,談『人』要怎麼健康活下去,大地生機如何淨化,而且要淨化人的身心。我們參加國際會議,分享的內容一定要扎實,不是只有文字讓人閱讀,而是展示我們實際做到的,這才是像稻穗飽滿,稻穗因為重量而自然垂下,讓人覺得很寶貴、很珍惜。」

上人期勉座中主管同仁步步踏實,不要輕視自己,小螞蟻若能立志,就會不斷往須彌山頂爬;啟發了覺性,就能在生生世世的長遠大道上不斷精進。「我們弘法利生,不只是說人間事;我們的宗教信仰是佛教,佛教的法來自佛陀,可以述說佛陀生平,如何發心修行,修行的路怎麼走,大家都可以來聽、來看、來說。我們的責任包含天、地、人,仰望天空,俯瞰大地,舉眼視眾生,這就是我們人生的價值,要多用心努力。」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