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至十五日 我願意

5.14~15《農四月‧初七至初八》

【靜思小語】與世無爭無求,但是要認真;與人合心和氣,用願力投入。

舞臺藝術的教育良能

五月十四日,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師姊請示《無量義經‧說法品》梵唄製作方向。上人說,〈說法品〉傳達佛陀的精神,是很重要的一品。雖然文句要押韻,還要順暢,但是法脈的精神、精髓不能偏差,故而只要掌握精神法髓,可以將經文重新編輯,成為讓人容易記憶且琅琅上口的法髓頌。

「人文能發揮教育良能,教育也需要人文,看我們用什麼形態達成淨化人心的目標。優人神鼓團隊的藝術修養很充分,在我看來,你們也有修行的心,讓我佩服。」

上人言,若說舞臺藝術工作者的人生就在舞臺上,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如同在舞臺上展開,人生如戲,各有不同的角色。舞臺上的戲劇可以教育人,團隊真誠用心演繹,讓觀眾得到深入內心的教育,同樣歸向真誠、至誠,省思自己的缺點,並且願意改變,這齣戲劇就是最好的教育。

上人談到自己向來無爭無求,但是很認真;對於要做的事,就是想清楚了,才會用心去做;既要做,就要有人才有力量。對於共同做事的人,所要求的是合和互協,大家心要合、氣要和,人人抱著真誠的心,不是用氣,是用願力投入,要有一心一志的願力。

常常看到、聽到慈濟人發願呼喊:「我願意!」若問他們,是為了什麼說願意,願意做什麼?大家都回答,只要是師父想做的事,都願意去做。「聽大家這麼說,我也很歡喜,這一生能被信任,想要做的事得到這麼多人的心力支持,也覺得很有榮譽感,同時警惕自己要更加認真,方向絲毫不能偏差。」

上人期許劉老師所要培育藝術領域方面的人才,除了傳承人文藝術,還要有益社會人群。「教育、栽培年輕人,要引導他們走上正確方向,從無明懵懂成為篤行正道,真誠回歸人的本性,就是社會的菁英。」

感恩大家回來「顧家」

五月十五日,梁昌枝、洪武正、吳啟明師兄、張世問師兄等人報告四月三日花蓮強震後,精舍建築修復情形。上人感恩師兄們用「回家幫忙」的心情投入震後修繕,慈濟大家庭的這分情很緊密,這分情也是清淨的覺有情。

「這次地震讓大家嚇到了,我也嚇到,不過算起來是很有福,花蓮大致平安,雖然精舍建築也受到影響,不過你們很快就回來修繕,剛開始都沒有讓我知道,大家用心承擔,默默地一直做,讓師父沒有煩憂。」

「不知道就沒有煩憂,其實許多住家都有損傷。當天下午出門,搭車往花蓮市,我看著道路兩旁的房子,感覺安好無損,很感恩!其實是外觀無損,但有內傷,各地慈濟人陸續來到花蓮,依照名單入戶修繕。真的很感恩你們,不只把我們的家照顧得很好,也照顧我們家周圍的社會人群。」

上人說,一般大眾或許平時沒事不會想到慈濟,若有事情發生,先想到的就是慈濟人來了沒?慈濟人總是及時從地湧出,尤其慈濟志工分布在臺灣各區,所以能夠快速來到受災受苦的人身旁。「想來我也很感恩自己,五十八年前起了那一念心而創立慈濟;更要追溯到拜師時,師父『為佛教,為眾生』的叮嚀,若沒有『為佛教』的觀念,就無法凝聚力量『為眾生』。」

「這回看到臺灣各地慈誠隊的動員,就會想到九二一大地震,以及莫拉克風災,總是看到『藍天白雲』或是灰衣白褲的人間菩薩很快就出現,慈濟人穿著制服展現出來的形象,總是讓大眾印象深刻,當災難發生就想到慈濟,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見證。」

「我們做慈濟,五十八年一路走來,也承受不少社會批評,慈濟人修忍辱行,不論別人如何批評,仍然道心堅定。常聽人批評慈濟不救臺灣,為什麼救國際?我就說不要總是想要救濟臺灣,要祝福臺灣可以救濟國外,這代表臺灣真正平安有福。這一回地震,大家看到了慈濟快速動員,縣政府也想到慈濟,邀請慈濟投入災後重建,很感恩,我們都是用真誠的心付出。慈誠隊真正發揮了慈悲喜捨精神,大家把事業放著,力量會合起來,讓受災鄉親趕快安定下來。這不是有錢就能做的,所以很感恩!」

上人感恩師兄們照顧「我們的家」,義無反顧幫助精舍建築修繕,庇護著慈濟的慧命;平時各地慈誠師兄也會排班回來精舍幫忙「顧家」,只要看到護法金剛坐鎮,就很有安全感,很感恩大家為志業的付出。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