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四日 及時安心

5.3~4《農三月‧二十五至二十六》

【靜思小語】慈善救災最重要的是溫馨的情─讓悲傷的人有依靠,無助時有人疼惜,心就能安定下來。

情永遠都在,愛遍覆各地

即將於五月二十日正式就職副總統的蕭美琴女士五月三日來訪,談及四月三日花蓮強震,上人說,花蓮有福,雖然地震強度很高,不過大致平安度過;因為平時大家都有一分善念,行善造福而凝聚福氣,能夠減輕災難,所以「有災無難」,很感恩。地震後也得到來自國際間的關心,國際間的慈濟人不少,所以各國人士也會來致意,這就是慈濟人平時所結的好人緣。

蕭準副總統感謝上人與所有慈濟人做為安定臺灣人心的力量,不僅出錢出力,還開發實用的產品,如避難收容中心運用慈濟的福慧隔屏,讓其他國家看見臺灣在安置受災居民的用心和體貼。上人說,這是慈濟純粹為了災難發生時所需而研發,並非為了販售。

這次地震後,各方的力量投入災區,最重要的是及時為受災鄉親安心;上人指出賑災除了物資的籌集與發放,最重要的還是人情,要實際接近受災受苦的人,所以慈濟人快速動員,走近身旁膚慰他們,讓悲傷、害怕的人有依靠,覺得在無助的時候有人關心、疼惜,心就安定下來。

「在急難時,很需要這一分情。所以我很感恩,無論在臺灣或海外,慈濟人都是用真誠的情在付出,這是一分很誠意、很實在的感情;當有急難、有苦難時,除了給予生活用品,還要讓他感受到很溫馨的情,這是最重要的,全球慈濟人都做到這一點。」

上人指出,真誠的愛能暢行天下,到處都會受人歡迎。臺灣的力量,來自全民合心付出;雖然臺灣土地面積不大,但是臺灣民眾的愛與情無遠弗屆。臺灣以愛、以善為寶,這分愛與善很真誠、很單純,這是臺灣的特色;情永遠都在,愛遍覆各地,不只在臺灣,所以臺灣很美,很難能可貴。

上人說,地震剛發生時,還不知道災害程度,慈濟趕快向政府提出,若有需要重建,或及時讓無家可歸的受災戶安身,慈濟都願意付出。因為在臺灣經歷過九二一大地震、莫拉克風災後,慈濟有搭建簡易屋大愛村和重建永久住宅大愛園區的經驗;無論是簡易屋或永久住宅,慈濟都做整體社區的環境規畫,讓鄉親安心、安身、安生。「慈濟過去就有這樣的行動,安定人心也安定社會,這是慈濟人共同的心願。」

需要與必要,心意與誠意

四月三日花蓮強震後,有不少鄉親的家被震倒,或是結構損壞程度嚴重,已經不能再居住。為了讓受災鄉親早日安身、安生,五月四日,慈善志業主管同仁針對重建永久住宅向上人報告規畫方案。

上人開示,無論在哪一塊土地建設永久住宅,慈濟都是用相同的心意與誠意去做。「這一次花蓮強震後,我們要為受災鄉親付出,是需要與必要,我們所要給的也是因應他們的需要與必要。」

有些住戶經濟能力尚佳,災後很快就賃屋而居,或是依親而住,生活已經穩定;有些人則是受災之前生活或許還過得去,但是房子倒了以後,沒有能力復建,也無力另外租屋居住,或是原本年長獨居、兩老相依,地震之後不知何去何從,這些就是迫切需要幫助,而慈濟必要幫助的對象。

「對於年長者,我們要如何設計無障礙空間?可以和政府溝通,做為年長者安養天年之處,如高雄杉林大愛園區的耆老中心,有因應年長者所需的機能,讓他們的生活很自由,鄰居相互照應,歡喜過生活。有的人雖然很努力,但是孩子多,他們也沒有很大的力量供應孩子讀書,慈濟也要支持這樣的家庭,讓孩子安心就學,讓這些家庭的未來有希望。」

上人指出,慈濟幫助弱勢家庭,讓他們能夠養育、栽培孩子;獨居長者無親人就近照顧,就要讓他們有伴,大家住在同一個社區,慈濟人會常去關心、鼓勵他們,讓這個社區氣氛溫馨,所以要有一個讓他們歡喜同樂的空間。若有適合的土地,慈濟重建永久住宅,入住者就以這二種為主。

雖說孩子會長大,但是等待他們成年,能夠承擔家庭生計,還需要一段時間;也許將來孩子出社會工作,他們同樣還住在這裏,這都是此時要設計永久住宅、大愛村時,需要為他們設想的重點。

上人亦言,大家統計好縣政府提供孤老、經濟弱勢家庭名單,若需要慈善重建的家庭不多,建築基地不大,可以規畫大約三層樓的住宅,不需要電梯也能上下樓。而中庭空間很重要,能讓社區民眾來此走動、運動,與鄰居交流,孩子也能在中庭玩耍,永久住宅的年長者從而感受生氣、生機。除此之外,可以規畫社區活動中心,社區居民若有需要,也能借用場地辦活動,前提是要做好管理,而慈濟建這些住宅,對社區有正向的幫助。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