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讓你成為最有人性的人

悲痛令人難受,但提供人們重新認識自我的機會,思考如何貞定、修補、延續與逝者的關係,從而「催生出更大的自主權」、「通往自由的道路」;也並不是只能被動地經歷傷痛,可以主動改變悲痛的調性以變化氛圍。

這學期我開設一門新課程「死亡哲學」。很驚喜發現,愛丁堡大學哲學系邁克爾‧喬比(Michael Cholbi) 教授,三年前出版的《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學》(Grief:A Philosophical Guide)與我的課程所見略同,精彩度則更勝一籌。

該書是透過「悲痛」(Grief)來探索死亡。它所謂「悲痛」,是指在世活人因他人死亡而產生的情緒活動,特別是失去至親好友,不難想見是何等的悲痛!然而,喬比教授的結論卻是:「悲痛是人性」(Grief Most Human),這本書的精彩處,正是在論述這個結論時呈顯。僅與大家分享幾點:

首先,悲痛令人難受,不需要否認,也不可能排除;但悲痛能提供在世的你重新認識自我的機會,這點卻不能輕忽。因為,悲痛的產生並非全然盲目,而是透過不斷「回顧」與逝者之間這段珍視的關係發現,你並不是對所有對象皆會如此,而且因著重新審視而思考,如何貞定、修補、延續這樣的關係?

簡言之,悲痛的發生雖不能完全預測,但能從中學習認識自我,讓你有所成長。這是喬比教授很有創見的觀點。

再者,為了進一步說明「悲痛」與「認識自我」的關係,他更提出頗具啟發性的兩點補充:第一,在悲痛中可以學習「超越」原來逝者還活著時,你的實踐身分。比如當最依賴的父親死亡,你將失去作為兒子的身分,不再有父親可以依賴,從而「催生出更大的自主權」、「通往自由的道路」。第二,悲痛的發生雖然很難捉摸,但在悲痛中並不是只能被動地經歷傷痛;用喬比教授的比喻,就像是「音樂家的即興創作」,可以主動改變悲痛的調性以變化氛圍。

總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喬比教授關於「悲痛是人性」的結論,悲痛固然難受,但它提供機會讓我們學習,成為一個人最重要的「自主性」與「創造力」,從而「讓你成為最有人性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