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米撲滿村 鋪一條平安路

從瑞那滾村到艾基村這條一千四百多公尺道路,集合了鄰近的米撲滿村落居民,一寸寸手工打造完成,車輛在雨季也可通行,村民就醫更有保障。

位於緬甸仰光市區六十多公里、約二個小時車程的岱枝縣(Taik Kyi)甌甘鎮(Okkan),有個美麗的故事,若以瑞那滾村(Shwe Nar Gwin Village)為中心,包括周邊共有十四個村莊為「米撲滿村」,效法慈濟竹筒歲月精神,米撲滿會員每一餐積存一把米,自二○一七年迄今,上萬戶次響應,共捐出大米逾二十六萬公斤助人。

慈濟甌甘共修處就位於瑞那滾村,從市鎮、醫院的方向通往慈濟必經艾基村(Aing Gyi Village),這條唯一車輛可行駛的道路,在雨季卻是泥濘難行,只能步行,一不小心就陷入泥坑,救護車和消防車也無法進入村莊滅火救人;由於當地缺乏醫療,曾有病患無法及時送到醫院而往生。村民再次自助助人,以農耕收成加上竹筒歲月的點滴累積,一起來開道鋪路。

攪拌機不斷送出拌好的水泥,村民奮力將水泥鋪平(圖1攝影/Yi Mon Than);以往每逢雨季,道路泥濘不堪,車輛難以通行(圖2攝影/Saw Tho Han Saw)。

無法出錢,但可以出力

經由瑞那滾村慈濟志工烏善丁(U San Thein)向仰光聯絡處提報,二○二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志工在當地村民陪同下冒雨測量、記錄道路面積,採取「以工代賑」的方式,邀請鄰近各村失業的鄉親一起施工。

趕在雨季前,瑞那滾村到艾基村的道路在二○二三年二月十九日開工,不只各村各戶壯丁,家庭主婦和孩子也紛紛來當志工,兩人一組,合力搬運移除路面石塊,一輛輛卡車載來紅硬土,大家用錘子敲碎。歷經二十三個工作天,動員八百三十七人次,鋪設一千四百多公尺的紅土道路。路寬好走,開車到鎮上的車程縮短了一個小時,也讓人再次見證米撲滿串起的互助力量。

二○二四年三月起,進行第二階段工程,將紅土路鋪上水泥。在此之前先上山砍竹子,以竹片編織成網格,鋪在水泥上,上面再覆一層水泥,使得道路更堅固。村民借來攪拌機和抽水機,但有的路段沒有水,就到最近的溝渠打水,挑著一桶桶水來攪拌水泥。工程期間遇上新年潑水節,大家沒有因節日而暫停,四月十三日到十六日三天,超過一百二十人次鋪路,使得道路推進了一百四十公尺。

往年潑水節,村裏會用掉十大桶水,今年這些水都節省下來了;每日還有一群婦女集合在烏善丁家中烹飪午餐,再扛著、提著、頂著這些食物走上好長一段路,送到工地給大家享用。

鄰村也來了二十多位志工,內索滾村(Ngat Soe Kwin)的多萊忒基(Daw Hlaing Htwe Kyi)表示,雖然她平時沒有經過這條道路,但為了大家都能使用,「我沒能力出錢,就來出力。」

歷時四十二天、動員兩千九百八十六人次,這條水泥路趕在雨季來臨前完工。村民多溫誒(Daw Win Aye)說,以往村民生病就醫都是抬著出村,到醫院要一個半小時,而今只需要半小時,她就是受惠者;她暈倒送到醫院時已經昏迷,注射了三瓶葡萄糖液才清醒,醫護人員說若是再晚五分鐘就沒命了。「我要感謝協助鋪路的居民們,也要感謝證嚴法師讓我重獲生命。」

二○二二年十一月底,村民利用好天氣再度測量路面(圖1 攝影/Saw Tho Han Saw);二○二三年二月,各村的壯丁及婦女動員搬運及敲碎準備鋪設的紅硬土(圖2 攝影/Pyae Aung 、圖3 攝影/Pyae Aung);今年四月,村民合力鋪上水泥(圖4 攝影/Tho Han Saw)

米撲滿會員,信心倍增

這並不是慈濟第一次在甌甘鎮鋪路,因緣要從二○一五年說起,仰光北部遭受大水患,近百萬人受災,超過八十萬英畝農田受影響。原本稻作已長苗,毀於第一波洪水,水退後農民重新播種,再遭遇第二波洪水,已經無力復耕。仰光省首長來函感恩上人於急難時期的援助,並期盼慈濟捐助稻種協助農民災後復耕。

志工勘災後,決定將救援重點集中在距仰光市約兩到三小時車程的重災區岱枝和莫比,自當年十二月底到翌年年中共七十二場次發放,超過兩萬一千戶受惠。從勘查、與村長洽談、領券發放到稻種發放,志工奔走超過一萬兩千多公里路,相當於繞行臺灣海岸線十圈。

在這漫長旅程中的一站,瑞那滾村是所有濟助村莊中最為貧困的,家家戶戶沒有水電,更別說抽水馬桶;缺乏聯外道路,居民得走過火車橋才能進入主要市鎮;村內沒有診所,有人一輩子不曾見過醫師,重症者只能被抬著走過鐵軌到鎮上醫院看診。

稻種發放儀式上,志工介紹竹筒歲月,推廣米撲滿,「粒米成籮、滴水成河」可助貧窮人的理念,打動了許多農民的心,也開始在岱枝農村流傳。其中瑞那滾村的烏善丁和烏溫森,率先將所存下來的白米捐了出來,由志工帶回發放給仰光的照顧戶。他們沒想到自己居然可以幫助在大城市的人們,信心倍增,立刻向志工申請米撲滿容器推廣。

後來志工下鄉訪視時,竟然發現,全村有九十戶村民在存米撲滿!這九十戶村民當時也沒有想到,如此善行後來影響遠遠近近的村落一起行善。

原先,居民認為要把白米捐給仰光的照顧戶才有大功德,但志工從仰光乘車到村頭約三個小時,進入村莊還需徒步約一個小時,然後再把數量龐大的白米搬運到仰光。後來當村民參與個案訪視,體會到志工鼓勵的「親幫親、鄰幫鄰」,開始把這些米用來照顧本地貧民的溫飽。

慈濟二○一九年補助瑞那滾村,從農田中開出一條水泥路,全村的壯丁幾乎都來製作水泥板,曬乾後鋪路。當年再發放稻種,並邀請農業部專家精進農民耕種技術,添購相關機具;有農戶說,以往低價廉售收成,甚至吃不起自己種的米,而今第一次吃到米、甚至還有庫存,也因此減輕了之後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經濟衝擊!

歷時近三年,道路鋪設完工,村民對外交通不再受阻。(攝影/Pyae Aung)

世襲貧困,這一代改變

這幾年來,新冠疫情、政經動盪、全球通膨,讓居民生活難以安穩,氣候異常更使農作收成不理想;緬甸人均GDP在東南亞敬陪末座,全國五千三百多萬人口有將近一半跌落至貧窮線下。

去年七月雨水過多,農民收成嚴重受損,今年二月慈濟在瑞那滾村向甌甘鎮二十四個村、四百餘戶農民發放肥料。受惠農民烏翁佐密(U Ohn Kyaw Myint)說:「從父母這一代到我們,生活沒有寬裕過,總是在困難中隨機應變。農民們無法預估稻子收成的數量,都是借款來耕耘,等稻子收成後才還債,我四十六年來也只能負擔便宜的肥料。沒想到在這不好的時期,還能得到幫助,我們這一帶沒人見過品質這麼好的肥料,相信今年產量會增加。」產量增加,意味著或許還能為自己留下一點食物,而不用全部拿去償債。

志工郭寶鈺說,頻繁關懷甌甘鎮的農民時,看到孩子們穿的是夏季衣物,難以抵禦早晚溫差,發放肥料前就先致贈毛毯和長袖外套,讓十九個村莊、八十一戶照顧戶保暖。

由貧轉富,有經濟上的意義,也有心靈的層面。烏丁屯的故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二○一八年來臺受證為慈濟志工,二○一九年帶動全村集資購買一塊田作為「慈濟田」,以收成和出租犁地機、割稻機所得,存錢做慈濟。他說,生活在最貧困的村莊,又經歷九年前的大水患,讓他一度覺得活不下去了;每一年、每一天,他就是老老實實做事,沒想到如今瑞那滾村甚至可以幫助比他們更富的村落。

緬甸聯絡處負責人李金蘭說,一個人無法行大善,就一群人來做,一群人做不到,就找一個村來做;村民了解「積少成多」的道理,這幾年有一千人次共同捐出兩百萬新臺幣,用在開路、鋪橋、購買農耕器具,匯聚力量幫助更加貧困的人,不只鄰幫鄰,現在還可以村幫村,把力量伸援到更偏遠的深山村落。

如同鋪路者之一的烏內溫屯(U Nay Win Tun)所說,往年潑水節,大家都到寺廟修行,今年大家參與鋪路行善,幫助更多人得到健康、教育和經濟的實益,想去哪裏都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