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傻事的人

五十四歲的佘玉雄充滿力量,勇敢走出喪夫打擊,也帶著婆婆做環保走出喪子之痛。(攝影/江采曄)

環保站好不容易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佘玉雄仍堅持做環保。她說,從來沒想過不做慈濟,只要有一片地,蹲著就能做環保。

酷暑的午後,陽光晃得眼睛都睜不開,大榕樹旁,廈門和通里小區七十五之一棟的樓梯下,幾塊藍色鐵皮封成一個小房間,是慈濟環保志工回收物資臨時存放點;兩幢樓之間的通道空地上,陽光被擋住,剛好用來做資源分類。佘玉雄將放在小房間的一袋袋瓶瓶罐罐往外搬,迅速倒在空地上,她說:「不要小看這個鐵皮屋,有它在,就像有個根在這裏,希望不要再被拆了。」

佘玉雄的思緒拉回到二○一二年初冬,因市政施工,和通里部分道路封閉管制,不斷囤積的回收物資無法照常送到禾祥苑慈濟環保站。正當大家發愁時,最早響應資源回收的居民王素惠提議:「我們自己分類,直接送到附近的廢品回收站賣掉。」

一開始,先將回收物堆放在社區的兩棵樹旁;每週二下午,志工將物資拉到空地上分類,結束後清理現場,恢復原貌,再用自製板車將物資送到回收站,來回一趟要走半個多小時。

分類時,有時會妨礙車輛通行,就要趕緊挪移;有時居民提出:「這些垃圾不能堆在我家附近。」志工一次次尋覓存放點,儘管如此,大家從未想過放棄。

二○一四年,終於在社區一個角落,找到一片雜草叢生的空地,志工當即申請用於堆放回收物資。取得社區許可後,大家動手清除雜草、整理場地,籌集資金購買水泥、地磚,在改造後的空地上,就著牆邊撐起一塊篷布,為回收物資遮雨。

只是,沒想到一年多後,因示範社區評比,和通里社區也要進行整頓,堆放回收物資的空地將改造成停車位。志工一直請求能否保留空地,讓社區居民能繼續做環保。

幾經商量,只有在空地上搭蓋組合屋,建成規範的環保點,空地才有可能不被收回,且要提供安全保證函給社區。

張杜梅、佘玉雄、吳麗永三位志工渾身「傻」膽,就這樣簽了保證函給社區居委會和業主委員會。她們彼此打氣說:「有什麼事,我們三人一起承擔。為了做環保,一定要有個落腳點。」

不到二十坪的「和通里環保點」,只花了兩天時間就搭建好了。從無到有,志工從少到多,人人一把鑰匙,環保點成了隨時可以回來的家。

原本以為可以就此天長地久的環保點,在二○一九年年末,因社區住戶發生火災,被消防部門列為消防隱患,拆除改為社區停車場。

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佘玉雄依舊想著環保怎麼做:「大不了就回到以前,只要有一片地,隨便蹲著也能做環保。」

和通里小區七十二到七十五號旁的空地,演繹著有無之道,環保站從有到無,卻有了無障礙的環保之道,志工有默契地埋首分類。(攝影/黃德欣)

不怕苦就怕人不惜資源

和通里一間無法兩人並排走的小麵包店,佘玉雄高舉著幾個紙箱走出來,麵包店老闆歐陽真真也舉著紙箱緊隨其後。佘玉雄說:「這家店面空間小,能借放物資已很好了,附近的商家都會拿來這裏放,是個集合點。」

歐陽真真在這條街開麵包店也有些年頭了,說起佘玉雄,那是讚不絕口。

二○○六年,在廈門工程機械廠當噴漆工人的佘玉雄失業了,那年她三十八歲,經常到歐陽真真的麵包店買麵包。歐陽真真二○○三年開始看大愛電視臺,有一天對佘玉雄說日存五毛錢也可以救人的竹筒歲月故事;那段時間,佘玉雄心情很不好,一聽說有好事可以做,立馬回應。

歐陽真真說:「玉雄真正是實在人,她說若是有找到工作,第一個月的工資就拿來裝大愛電視臺。也希望這份工作能有時間做志工,不管工作有多髒多累。」如佘玉雄所願,她在二○○八年七月成為清潔樓的環衛工人,當月五百元工資全部用於裝設大愛臺,而且做一天休一天,圓了有時間做志工的心願。

從二○一八年三月開始,和通里志工每週一上午到周邊店家宣導環保、帶動資源回收,回收量與日俱增。「這一天我是一定要在的,沒人的時候就自己做,有時候做到一、二點。做慈濟事我從來不會生氣,只問自己會不會做。」佘玉雄邊說邊朝著海嘉麵粉廠的廠房走去。

海嘉麵粉廠廠房駐著幾家食品飲料批發商,他們的紙箱、瓶瓶罐罐大都也提供給慈濟。廠區內的榕樹下,參與回收物資就地分類的志工又多了兩位,堆高機來來回回的轟鳴聲絲毫沒有影響到她們,佘玉雄單腳一跪,繩子一拉,順溜把半人高的一大捆紙箱捆實了。她說自己會常常念一句靜思好話,「心量大,福報就大」,不管遇到什麼境界,放下了,就不會去生氣。

佘玉雄來到隔壁的快遞站回收飲料瓶,但收完了還不走,說:「你們礦泉水要喝完!太可惜了,花兩塊錢買一瓶水才喝一半,賺錢這麼辛苦。」快遞小哥趕忙說:「不是我喝的,是老闆喝的。」「老闆是哪位?」「老闆不在。」「那也要轉告老闆喔!」

「水是寶貴的資源,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總水量的百分之一還不到。看到沒喝完的水,我都會笑著很溫和地勸導,請他們喝完。」佘玉雄心疼地說。

嚴格的「糾察隊隊長」

每週二下午二點,志工和社區居民提著環保物資前來和通里環保點,還有一組人頂著烈日穿梭在各樓回收物資,一趟趟來回,編織袋裝不完,拖著拖車拉,拖車拉不完,換成三輪電動車載。

各式各樣物資匯集在榕樹下、通道邊、停車場的空地上。大家各司其職,分類寶特瓶、拆紙箱、挑撿塑膠袋……㗭㗭唰唰、劈劈啪啪、叩叩聲此起彼伏。

其中分類塑膠瓶的流水線快速運轉著,佘玉雄不停地將瓶子放進水桶裏,裝點水,搖一搖,倒出來再敲打兩下,好似洗好的瓶子是要帶回自家用的。一直浸泡在水桶的手發白起皺,但看到瓶身仍有一點點貼紙,還是一點點摳掉,她說做環保毛毯的瓶子肯定不能沾有這些東西。

刷子在塑膠瓶裏不停旋轉,她覺得這樣做一點都不麻煩,「大家這麼有愛心地撿回來,如果不清洗乾淨去做毛毯,會辜負人家的心意。」佘玉雄很嚴肅地說。

志工陳甦妤說:「即使我們覺得很髒洗不掉,她還是會把它剪開,洗得很乾淨。她是這麼的惜福愛物,我們都被她感動。」因此佘玉雄得到「糾察隊隊長」的稱號。

「不會的事,就是學嘛。」佘玉雄單膝脆在一個回收來的方向盤上,一手按,一手靈巧旋轉螺絲刀,將方向盤上的螺絲和塑膠一一分解開,各自分類回收。

志工吳麗永一手扶著佘玉雄,讓她能穩穩地將碎紙在紙箱裏踩實。在她的心目中,佘玉雄是很有力量的人,「看到她遇到那麼大的變故,還能繼續出來做環保,沒有在我們面前流過眼淚,是個很能忍、堅忍、吞忍的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佘玉雄與婆婆王亞美清晨五點出門,繞著村道走上一大圈撿拾物資;臨海的翔安新店白頭社近年興起海鮮大排檔生意,產生大量酒瓶,也是她們回收的大宗。(攝影/王燕玲)

做環保是最好的「藥」

佘玉雄看著先生留下的「情書」,談起五十歲那年,先生病危時,仍堅持不讓佘玉雄過多陪護他,要她繼續做環保。點點滴滴憶心頭,她忍不住抽噎起來,但欣慰先生走得自在、安詳,沒有痛苦。

「想慈濟的事情,想著要去哪裏收環保,沒時間想自己的事,煩惱也忘記了。」佘玉雄覺得這是最好的「藥」。

在農村,白髮人送黑髮人,還是長子,對婆婆的打擊極大,佘玉雄每週回翔安新店白頭社的婆家住上兩天,陪著婆婆阿美在村中拾撿可回收物,讓她有機會走出去多跟大家交流。

滿頭銀髮配上紅色碎花布衣褲,神采奕奕的婆婆阿美帶著佘玉雄,拉著小巧的拖車,帶上麻袋與繩索,穿過紅磚瓦房的小巷弄,開始美好的晨旅。

婆媳兩人一路走,不時翻翻村道邊的垃圾桶,一無所獲。「今天出來比較晚,環衛工人已經把東西都清走了。」婆婆惋惜地說。

路邊牡蠣殼堆成的小山,夾雜著廚餘垃圾,散發出陣陣惡臭;婆媳埋首在其中,看看是否還有可以回收的東西。

扒扒草叢,花兒笑,狗尾巴草俏,婆媳倆說說笑笑,不覺已繞著村子走了一大圈,來到村裏的玉石廟,把回收來的玻璃瓶暫存在廟邊的大榕樹下;拾到的紙箱、瓶罐則帶回家中,集到一定量時,再由翔安的志工載走。

才剛坐下吃早餐,涼快一會兒,就接到大排檔有酒瓶可回收的電話,婆婆說:「趕緊走。」

日頭正豔,大排檔裏滿場狼藉,酒瓶到處散落。婆婆拾起酒瓶裝入網袋,酒瓶碰撞發出的聲響,她聽著覺得像唱歌。「以前待在家裏,想東想西沒事做,煩惱一大堆。若沒做環保,就得愁眉苦臉到『走掉』。」婆婆邊紮緊袋口,邊樂呵呵地自我調侃,「出來做才會清心,做環保像在玩,消磨時間。」

她倆拉著一車滿滿當當四網袋的酒瓶外加一網袋的易開罐,還有紙箱,依舊經過牡蠣殼堆成的小山,眼尖的婆婆,發現又有新的垃圾袋,爬上山將裏面的東西倒出, 「不倒出來,怎麼知道有礦泉水瓶啊。」婆婆很有經驗地說。

婆婆雙手抱起一網袋的酒瓶,朝大榕樹大步走去,提起來倒下去,微喘著說:「力是訓練出來的,以前一點力氣都沒有。有一日做一日,瘋的、憨的也是這樣過。」右手疼痛無力的婆婆說她沒有硬撐,因為做時就忘記疼痛,若閒著沒事,就會想起痛了。

那天,天很藍很藍,海岸線拉得很遠很遠,婆婆與玉雄的悲傷,都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