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住久安新原鄉─慈濟援建臺中市花東、自強新村啟用

市府與慈濟合作重建臺中太平區的自強新村,從九二一震災後的臨時居所成為嶄新住宅區。

九二一震災後,臺中出現兩個原住民部落─
霧峰吉峰村的花東新村,太平頭汴坑溪畔的自強新村。
當年拾掇廢棄建材應急拼起的家園,歷經二十二年各界努力,
變身為堅固堡壘,守護世代安居。

九二一震災後,臺中出現兩個原住民部落─霧峰吉峰村的花東新村,太平頭汴坑溪畔的自強新村。
當年拾掇廢棄建材應急拼起的家園,歷經二十二年各界努力,變身為堅固堡壘,守護世代安居。

三月初春,時雨時晴,若逢陽光露臉,搬家的人們就得把握好天氣加快進度。頂著有點熱度的豔陽,臺中市太平區自強新村住戶楊志豪,與太太小心翼翼地把床架從小貨車上搬下來,暫放在新家大門旁的空地。一位長者坐在塑膠椅上,靜靜看著他們忙進忙出,流露出「老神在在」的安適。

「這是我外公,九十一歲了,跟我舅舅住。」身為後生晚輩的楊志豪,大略說明一家人在自強新村居住的概況。

四十五歲的他,是家中主要經濟支柱,三個孩子中,長女已出社會工作,很難想像九二一大地震當下,年僅二十多歲的夫妻倆,是如何克服從未遭遇的危險與驚恐,保護才出生兩個月的她。二十二年過去了,昔日倖免於難的小女娃,已長成比媽媽還高的成年人;次女與獨子,也分別就讀大一和高一。

「這裏本來是廣場,然後旁邊都是住家。」楊家大姊略說舊自強新村拆除前的景況,三個孩子有記憶以來,對家的印象就是一整排由鐵皮、木板搭蓋而成的臨時屋,以及可以舉辦豐年祭,讓孩子遊玩的廣場。至二○一七年十一月拆除,一家人搬出去租房子,再回到原地入住新房,那簡陋但充滿兒時歡笑的場域,也只能從記憶裏去追尋了。

「我總共隔了四間,每間放一張床,可以睡就好了。」遷入慈濟援建的自強新村,楊志豪為了容納一家三代六口人以及寄居的姪子,在分配到的二十八坪、兩層樓的新屋,隔出四間臥房,空間其實有一點擠,但比起九二一震災後急就章搭成的舊家,真是好太多了。不僅不用煩惱下大雨漏水、颱風侵襲,更重要的是可以住一輩子,並傳承給下一代。

居民入住後需要自行承擔土地租金、房屋稅、社區管理費等費用,但換算下來,仍然比在外面租房子便宜許多,而且不必擔憂租約到期。

自強新村住民楊志豪(左一)搬入新居,高齡九十一歲,也住在自強新村的外公(坐者)來訪,同享喬遷之喜。

二十二年的期盼

三月六日啟用典禮當天,走進嶄新的自強新村,眼前所見的住宅,不管是面積十四坪的平房,還是可容納較多人口的二十八坪兩層樓房,樸實而堅固,社區旁有公園供休憩,消防分隊近在咫尺。

看到如此優美舒適的居住空間,不少經歷過九二一地震,走過二十多年「苦日子」的年長居民心情激動,在完成點交接過鑰匙的那一刻,甚至是雙手顫抖,眼眶含淚。

「有點不可思議,有一段時間我也是懷疑『可能嗎?』能夠爭取到,一路上真的很辛酸啦!」來自高雄的布農族媽媽趙秀珍表示,自己的娘家就是在莫拉克風災中被土石掩埋的小林村,早年從故鄉嫁到中部,和先生打拚多年,好不容易買了房,卻在九二一大地震時毀於一旦!

大災之後謀生不易,夫妻倆無力重建,只能帶著孩子到頭汴坑溪畔的自強新村現址暫時安身。來到這個阿美族人占大多數的臨時聚落,一家人與左鄰右舍相處融洽,沒有族群的隔閡,大家煮大鍋菜吃大鍋飯,甚至一起冒險進入危樓做「資源回收」。

「哪個地方有地震後倒塌的公寓大樓,就去那裏拆大門、拆窗戶啊。我們白天要上班,就利用晚上或週日休息的時候蓋房子。」趙秀珍訴說災後克難生活,同甘共苦的鄰居們也打開話匣子。不知不覺聊到中午時分,有人提醒道:「準備去花東新村啦!」

午後天氣受到鋒面及冷氣團攪局,從晴朗轉為陰霾,然而花東、自強兩個原住民新村的九十五戶居民們,依舊以太陽般的熱情克服陰天與低溫,熱熱鬧鬧地參與新居落成慶祝儀式,從年事已高的耆老到被媽媽抱在懷中的嬰兒,都穿上傳統服飾盛裝與會。

不同於自強新村連棟式的建築群,位於霧峰區草湖溪畔的花東新村,因基地面積較小,改採一般集合式住宅的形式。整個社區以活動中心及廣場為核心,左右兩側各建一棟樓高三層的住宅。由於活動空間較為緊緻,特地前來的自強新村村民,與下樓參加慶典的花東新村住戶,一下就把現場擠得人山人海。

數百名穿著傳統族服的阿美族人,與「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團隊,共同構成了喜氣洋洋的人文美景。這一天,慈濟人等了四年多,而兩村的原住民族人從九二一大地震發生至今,足足盼了二十二年,終於等到了可以「長住久安」的新家。

自強新村(圖1提供/臺中人文真善美志工)及花東新村永久屋三月啟用;居民揮別住了十八年的鐵皮木板屋(圖2提供/陳玉蘭),租屋四年後遷回新居。

是異鄉也是原鄉

「這是臺中市做得最久的建設,超過十年以上,經過三個市長,三任原住民主委,從二○一一年開始啟動……」臺中市長盧秀燕首先帶領眾人向慈濟和證嚴上人致謝。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接著講述上人對鄉親們的關懷:「上人在整個設計的過程中,和建築師討論超過二十次。他說這不只是一棟房子,更要讓流離在外的遊子能落地生根;而且不只是這一代,是世世代代在這裏成家立業。」

花東、自強兩原住民新村的援建案,堪稱民間團體與政府協力合作,造福弱勢民眾的指標性案例,慈濟志工的關心,營建團隊的用心,以及各級公務員戮力從公的辛勞都功不可沒。然而最關鍵的一點,仍在原住民鄉親們自立自強重建家園與部落的堅持。

「是九二一地震造就了這兩個村!」花東新村住民陳玉蘭直白地說。身為阿美族族語老師、臺中市都市原住民族部落文化發展協會前理事長,她同樣是離開原鄉部落、到都市謀生的「都市原住民」,年近七十的她敘述自己在他鄉落地生根的故事,與花東新村一路走來的歷程。

「在原鄉沒有什麼謀生的機會,光靠農作已經不夠養家活口,很多人跑到北部去討生活。」陳玉蘭高中畢業後離開了花蓮縣玉里鎮的原鄉,到臺北擔任百貨公司銷售員,後來隨著漢人丈夫帶著兩個女兒移居臺中。

一九九七年,陳玉蘭的妹妹車禍全身癱瘓,妹夫受不了照顧的壓力離家出走,她與大姊於是代替妹妹撫育五個還是嬰兒、稚子的小孩。對於尊崇母系的阿美族人來說,娘家有困難,嫁出去的女兒鼎力相助是理所當然,但漢人丈夫卻無法接受而離婚。

租屋處在九二一震災後毀損,他們暫居帳棚,後來得知同為阿美族人的「原住民生活教育協進會」顧問潘天明,號召族人到當時的霧峰鄉草湖橋下的溪床蓋臨時屋,他們也跟著搬過去安身。

臨時屋的位置,在草湖溪兩岸堤防間的行水區,水利局擔心颱風、豪雨來襲時會有危險,於是要求族人搬遷,最後眾人在花東新村現址落腳。許多族人在工地工作,他們帶回堪用的板模當作房子的牆,門、窗或家具,大家就到危樓裏搬廢棄不要的。

地震後僅僅一個月,一個完全由族人自己動手搭建的新部落,就在當時霧峰鄉吉峰村水利局大樓旁的空地建成了。由於村民大多來自花蓮、臺東的阿美族人,於是將社區定名為「花東新村」。

住家臨時由鐵皮、木板搭成,飲用水要花錢購買,用電得靠租借的發電機,生活中充滿了諸多不便與困難,然而卻意外地創造了一個讓族人們可以按照原鄉文化、想法生活的環境。左鄰右舍多是有著共同語言、文化、生活經驗的阿美族人,重要的文化習俗也因為族人聚居在一起而更能傳承。

陳玉蘭表示:「以前族人只有一年一次的聯合豐年祭才能聚在一起,這裏雖然住得很簡陋,可是一起生活,凝聚力就愈來愈強,好像回到了原鄉部落!」

圖1:花東新村的永久屋為三層樓高的集合式住宅,內部設有電梯及無障礙設施,照顧年長者行動。
圖2:兩村皆設有活動中心及廣場等公共空間,因應村民舉辦歲時祭儀、幼兒托育、青少年課輔及長者照護等需求。

各方為重建解套

花東新村建成不久,慈善組織也開始關注。慈濟志工訪視後,向村民們提議援建組合屋社區。但村民們對於未來能否在此久居感到不確定,現有的住家雖然克難,但畢竟是費盡心血搭建而成,沒有必要拆除重建;慈濟於是改為援建一座組合屋式的活動中心。

這座活動中心是村裏唯一用全新建材搭建的房舍,為村民提供了一處良好的公共空間,「我們開辦幼兒托育、邀請大學生為孩子課輔,還有老人的照顧也在那裏。」陳玉蘭深表感謝。

在臺北生活多年的陳玉蘭,深知要在現代社會立足,改變以往原住民多數以勞力換取生計的處境,下一代的教育至關重要;但是九二一地震後的狀況讓她更感憂心。「很多父母沒辦法讓孩子上幼兒園,上班時就把小小孩帶到工地去,這樣很危險!還有很多孩子讀國中時就輟學了,甚至有女孩子才國中畢業就嫁人了……」

也因為知道教育的重要,陳玉蘭不僅培養女兒成為花東新村第一位大學生,五位外甥、外甥女也各有一片天,過著比上一代更好的生活。

然而用鐵片與木板拼湊成的應急居所畢竟無法耐久,而且就情、理、法各層面來看,政府主管機關與居民本身,都無法容許這種情況持續下去。

兩村位在國有財產署轄下的國有地,實屬違法;只因當年的九二一地震是突發的重大災難,政府寬容以對,後來也為兩村搭接水電、給予臨時門牌,盡力在災後協助村民回復日常,但這特例並不能長久維持。

原本互不相識的村民因為震災相聚,胼手胝足、從無到有打造出新家園,已把這裏當成了永遠的家、視彼此為家人。但應急住屋難以經年久居,每逢颱風逼近,村裏的壯丁們都得拉繩索加固,預防鐵皮屋頂被強風颳掀,「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更是常態;隨著孩子長大交友,也常為破落的環境感到難堪。

讓村民可以合法、安全居住,原址改建永久屋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案,但做起來卻不容易。

盧秀燕市長表示,二○一一年胡志強市長啟動計畫時,因國產署難以將土地無償撥交臺中市政府運用,因此市府自二○一四年起,編列預算幫兩村村民進行租賃,兩村土地便從非法「占用」轉為合法「租用」;至今年援建完工、點交後,改由村民自行支付租金。土地問題解決,重建就可大刀闊斧地進行了。

圖1:落成啟用典禮當日,花東新村一戶住家裏,肩背「情人袋」的父親(左)忙著整理家當,兒子(右)早已穿好族服,向族語老師學習。
圖2:慈濟志工為各戶帶來祝福禮,同享新居落成的喜悅。

建造有溫度的家

二○一五年,時任臺中市長的林佳龍尋求慈濟合作,參照臺灣近十年開始推動的「社會住宅」精神援建兩村。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主任呂芳川說明,此一援建方式讓村民擁有房屋的「終身使用權」。村民如果沒有購買其他房屋,就能在此居住到終老,身故後可由沒有房產的直系親屬繼承使用;若日後有能力另購房產,或是身故後沒有人繼承、無人有資格繼承,房屋則由政府收回,安置其他符合入住資格的弱勢者,照顧弱勢的層面也更寬廣。

二○一八年十月十九日動土後,先由政府施作周邊的公共工程,並鋪設水、電、電信、消防四大管線。二○一九年九月、十月,實體建設工程終於正式展開,但此時臺灣不僅遭新冠肺炎疫情壟罩,又遇上大缺工潮。

「這一、兩年以來,全臺缺工、缺料很嚴重,但營造廠商用心克服非常困難的條件,把品質做得很好。」慈濟營建處主任林敏朝表示,包括門框、磁磚、油漆的陰陽角、燈、窗戶的施作都很細膩,更特別的是把屋頂當作結構體,上頭施作抿石子保護層,「一次做好,以後什麼維護都免了!」

看著當初推動的援建案具體實現,前臺中市長林佳龍不禁讚歎:「外表是美觀安全的房子,裏面是有溫度的家。」啟用典禮的尾聲,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夷將‧拔路兒宣示,政府將為兩村的族人提供最好的就業服務、提供孩子學習族語的環境、文化傳承和長者照顧。

與此同時,數以百計的慈濟志工及社工員也備妥棉被、檯燈、快煮壺、牙刷、毛巾等十二樣入住禮,逐戶祝福村民。

走過艱苦歲月的原住民長者們,也期勉年輕人莫負族人長輩及社會期待。陳玉蘭說:「我們為他們爭取好的環境,希望孩子們可以為自己更加努力,也要為部落把好的文化流傳下去!」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