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願安住人間

社論
社論

三月初,在烏俄戰火的威脅下,眾多烏克蘭民眾倉惶逃離家園。慈濟展開人道救援行動,初步於鄰國波蘭邊界提供緊急物資,祈願烽火早日平息,還給他們安居的家園。

人禍與天災始終是人類生存嚴酷的考驗,需要各方對受難者伸援,時間可能長達數十年。臺中市霧峰區花東新村及太平區自強新村居民新家園最近落成,就是一例。

兩村都是都市邊緣的原民部落,居民大多是花東的阿美族人。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後,他們住居和生活都陷入困境,在國有土地上搭建臨時屋,二十多年來無法重建,安全堪慮。臺中市政府與慈濟合作,在兩村原址以社會住宅精神援建永久屋。

都市原民部落始自一九六○年代起,臺灣經濟起飛,帶動了勞動需求;此外,商品消費方式衝擊部落社會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傳統生計難以應付生活。因此族人陸續遷徙至都會區尋求就業、就學機會,至今都市原住民人口已占原民人口逾六成,以阿美族人居多。

由於社經及教育背景相對弱勢,大部分族人當年從事如礦工、營造工人或遠洋漁業等高風險職業,女性則投入紡織廠作業員、美髮等工作;以多數阿美族人投入營造業,成為板模師傅而言,原住民為臺灣經濟建設留下了不可抹滅的貢獻。

都市較高的生活支出,令族人購屋、租屋也相對困難。他們在都市邊緣的河岸搭建自己的聚落,集結成彼此互助的紐帶;然而,此住居型態也引發公共安全的風險。

本期封面故事報導,居民在震災後,生計雪上加霜,憑著巧手以撿拾來的廢棄建材,在極短時間內搭建了棲身之所。

如今兩村以社會住宅精神重建,則有多方考量。即在購屋與租屋市場之外,政府必須掌握一定數量有基本居住品質的住屋,在經濟弱勢者可負擔之範圍,採「只租不賣」方式,搭起社會安全網。

臺灣直到近十年才開始推動社會住宅,雖然面臨都市空間緊縮等挑戰,以致存量難以提升,卻也在建築規畫及社區營造上有更多空間。此次兩村的重建,也顧及原民文化傳承及社福資源的挹注。

慈濟援建永久屋最早可溯及一九六七年,為獨居於茅草屋的失明老人李阿拋建屋;往後更在莫拉克風災,與政府合作為受災居民援建永久住宅。願一本初衷,將十方之愛點滴匯聚,祈願受災者安住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