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臺灣兩年多終於返回家鄉緬甸,德運輪船長銘記慈濟志工在他們落難時的關懷,如今換他做助人的人,就從慈善開始!
二○一九年十月,貝里斯籍「德運輪」停靠臺灣臺北港,八名船員因為船東積欠薪資而滯留船上,兩年間由於薪資談判延宕、各國新冠肺炎疫情管制等因素,領不到薪水亦無法返鄉。二○二一年九月,慈濟志工應航港局之請,就此開啟近四個月的陪伴之路,每週三前往臺北港關懷船上中國大陸、緬甸籍船員;精通緬甸語的志工蘇金國將靜思語翻譯成緬文,在一句句上人法語中逐漸解開船員困頓心境。
其中六名緬甸船員在慈濟的協助、政府單位跨部門協調下,今年元月中旬如願返回故鄉;我與同修蔡重吉等仰光慈濟志工一行人,來到一間防疫旅館大廳,為六位船員送上水果與關懷。
素未謀面、正在大廳辦理手續的船員,看見我們穿著「藍天白雲」出現,傳來一陣歡呼聲;緬甸疫情趨緩,旅館大廳短短一面雖未近身關懷,但從他們的表情能感受到船員們想念臺灣師兄、師姊的心情,當下非常感動,更珍惜身上穿的慈濟志工服。
十天隔離檢疫結束,船員們歸心似箭,家屬們也前來迎接。他們將回到四個不同省分,省際之間距離遙遠,臨別前船長奈奈翁(Naingnaing Aung)跟船員交談,像大哥哥照顧弟弟叮嚀般;船上兩年多的共患難終於結束,不捨與欣喜交集。
慈濟志工拜訪船長奈奈翁(左二)一家人,船長母親杜瑪瑪(左三)感恩慈濟人關懷,亦與志工分享納吉斯風災援助經驗。(攝影/蔡重吉)
助人因緣來叩門
在船員們離臺前,慈濟志工陳麗雯等人最後一次關懷時,為他們別上小螢火蟲燈飾,告訴他們未來無論到哪裏,不要輕視己能,要成為幫助人的人;他們肯定地告訴志工,一定會把握機會幫助人。慈濟人點點滴滴的愛,在船員們的心裏播入善種子。
二月上旬,我們拜訪船長奈奈翁與船員肯昌(Kan Chun),了解生活狀況。奈奈翁回到仰光老家後,逢人就說慈濟,分享在臺灣遇到慈濟人的經過,他的母親杜瑪瑪(Daw Ma Ma)向來熱心助人,二○○八年納吉斯風災後,便曾籌款前往災區援助米糧物資;奈奈翁當時也跟隨母親前往重災區坤仰公發放。如今感受慈濟人的身體力行,助人的願心堅定,因緣也來叩門。
二月初,得知妹妹的鄰居德溫屯(Thet Win Tun)罹患口腔癌亟需關懷,奈奈翁隨即與妹妹前往探視。在了解病情與家境後,將所拍攝的照片放在船員與志工的通訊群組,希望大家共同幫忙。因此我們與奈奈翁來到德溫屯家拜訪,奈奈翁還約了住在附近的主治醫師過來一起討論。
有多年菸癮的德溫屯,去年五月檢查出臉部病灶,如今癌症已經介於二至三期,醫師評估不能再拖延,安排三天後住院切除腫瘤。
德溫屯的嘴唇已經斷裂,臉部腫脹潰爛,半年來化療多次,夫妻倆已耗盡積蓄,然而惡化情況未見改善;為了籌措手術費用,太太向親朋借了金條。緬甸政經情勢變動,通貨膨脹嚴重,二月時價五百萬緬幣(約新臺幣八萬元)的金條,未來仍需以金條還款。船員們也募了幾十萬緬幣,大家合力想幫助這對陷入貧病困境的夫妻。
我們先送上急難救助金給德溫屯,並向醫師介紹慈濟善款來自十方點滴愛心;醫師收下志工送上的竹筒撲滿,也跟德溫屯說:「這個時候您也要發願做好事,自然會有善因緣。」
在德溫屯(右)等待手術時,奈奈翁(左)守候陪伴。(攝影/MA Zar Ni Khaing)
螢火蟲發出光芒
回到船長妹妹家,我們討論如何陪伴德溫屯一家人;也鼓勵奈奈翁與家人投竹筒,每天發一個好願,帶動其他人付出愛心,「面對困境,我們先做到自助,慈濟也會評估援助。」
鄰里互助下,船長妹妹跟家人、朋友募款幫助德溫屯家人生活;德溫屯手術前,和他血型相同的船長太太也到醫院捐血,作為備用血漿。我們準備了米、油、雞蛋等糧食,送到德溫屯家,德溫屯的媽媽住隔壁,一對年幼女兒就托媽媽照顧。
奈奈翁在開刀房外等到深夜,直到德溫屯手術結束;緬甸慈濟同仁也到醫院開案,提供長期關懷。我們帶去食物攪碎機,讓德溫屯療養時可以進食流質食物,養好體力準備三週後的植皮手術。
病房費一天緬幣三萬元(約新臺幣四百八十元),德溫屯的太太憂慮繳不出費用;奈奈翁用心地跟醫師討論,溝通過後,院方決定通融給予協助,五天後每天病房費只需緬幣兩萬元。
慈濟補助德溫屯部分手術費用、每月生活費、還有兩個孩子的教育補助。及時雨的到來,讓夫妻倆放下心中大石頭,奈奈翁更是感恩慈濟的幫助!
看到奔走多日的奈奈翁如此歡喜,我讚歎他做到自助助人,在鄰里亟需幫助時,先訪視、了解狀況,並帶動募心募愛,手術前後關懷案家所需,同時記錄過程,發揮了很大的功能。
「你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將這家的責任放在肩上,如同臺灣慈濟人對船員們的陪伴,很令人感動!」奈奈翁很謙虛地回答:「我很高興能按照證嚴法師的教導,成為一隻螢火蟲,幫助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