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靜思語走入校園

「師姑,我跟爸爸、媽媽說『生氣是短暫的發瘋』,他們就不吵了。」「師姑,我回家有隨手關燈,我說這樣是愛地球,姥姥就誇我。」在孩子心田播下善的種子,會驚喜看到希望的新芽。

慈濟教師聯誼會成立至今將屆三十周年,多位志工在今年二月十五日來到靜思精舍,向上人報告集結歷年來靜思語教學的成果。我回想在二○○七年,參加上海慈濟舉辦的「大愛媽媽班」,一群來自臺灣及其他國家的華人女性,離開職場隨夫奔赴上海。年齡相仿的婦女因為這個課程齊聚一堂,學習靜思語「五段式教學」,大家最先收穫的是快樂與充實。

想在上海走入校園並不容易,所以大家學習之後,都是用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媽媽,為什麼都是我在做?妹妹和弟弟怎麼都不做?」五年級的大兒子邊做家事、邊感到心理不平衡;弟弟、妹妹時常耍賴,所以最後都是他一個人在承包。

「師公上人說『多做多得,少做多失』,你幫忙做家事很棒,他們不乖,我會要求他們。」

我用一句靜思語安撫他,大兒子聽著乖乖的再去洗碗、擦地,手上做著事,嘴上還不忘叨念著:「多做多得,多做多得……」

小兒子肇元到了就學年齡,進入上海長寧區的公立幼兒園;那陣子慈濟在昆山包愛心粽義賣,支援偏鄉助學和希望工程,我買了三串愛心粽,送給學校的師生享用,順便跟老師提到這個愛心粽的來由。

老師聽了很感動,我於是提議為孩子們辦一場與環保有關的活動。二○一○年環保議題在上海很前衞,家長紛紛表示支持。

那時我才加入慈濟沒多久,資深的志工們知道有這樣一場活動,大家同心協力一起規畫。課程首先以〈一個乾淨的地球〉手語帶動唱開場,話劇「環保孫悟空」及環保十指口訣、「化廢為寶」手作DIY相框,讓親師生收穫滿滿。之後教育局舉辦校際環保比賽,學校還央請我們讓他們以「環保孫悟空」小品參賽。

隨著孩子即將畢業,邀集同班的家長再辦了一場愛灑活動,還有環保分類實作。很多家長第一次聽聞上人的開示,內心觸動很大;孩子跪地奉茶的孝敬之舉,一改在家小霸王的姿態,家長感動得頻頻拭淚。活動之後,四位家長白天有空閒,便隨我一起參加慈濟的活動。

孩子畢業了,是不是意味著走進校園的機會就此停止?我不想放棄這個好不容易才開啟的因緣,便再向老師提議。

老師很歡喜:「這是很好的品格教育,但肇元畢業了,我還在想肇元媽媽和慈濟是不是就不會再來了。」原來我們都有相同的想法,只差開口問一句。

邀集志工重新走進校園,各班老師耳聞有這樣的品格教學,都爭相邀請我們,中、大班的孩子成了我們愛灑的對象。

「大愛引航」教材及大愛電視節目《唐朝小栗子》、《地球的孩子》以及小品話劇、布偶,成為我們帶動靜思語的最佳工具。一時間,社區志工都想把靜思語教學推進自己孩子的學校。

上海慈濟志工二○一一年進入幼稚園帶動環保,林雪儒(左)與小朋友互動。

稚子啟發愛

年幼孩子的心靈清澈無染,在他們心田裏播下愛的、善的種子,他們很快就會展現。

「師姑,我回家有隨手關燈,我說這樣是愛地球,姥姥就誇我。」中班的小男生,舉手向慈濟志工報告,他在生活中力行的環保。

「師姑,我爸爸、媽媽在吵架,我說『生氣是短暫的發瘋』,他們就不吵了。」誰家沒有點爭吵,可愛的小孩開心他可以用一句靜思語勸阻父母的爭執。

透過《一支鉛筆心》的影片,讓孩子們看見自己的幸福,也看到甘肅孩子求學的艱辛、匱乏的資源和對知識的渴望。臺灣的師生曾為此發起捐助書包、文具的行動,孩子們看著心裏很觸動:「為什麼不買新的筆?」因為沒錢買啊,孩子。

一名大班的小女生下了決心,回到家她幫爸媽捶背,請爸媽給她一點「辛苦費」,她要助人。她把父母給的二毛錢交給老師,說是要幫助甘肅的孩子。

老師誇讚小女孩的這分善念,並在班級裏放了一個存錢筒,同學們紛紛參與這個善舉;從發起到畢業前的一個多月,一共募得十七元五角人民幣(約新臺幣七十八元)。

「雖然錢不多,但這是孩子們自發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意義,我相信您聽到一定會很開心。」班導師轉給我這筆善款,我欣喜若狂,努力還是能看到希望。走進校園的過程中難免有磕碰,但這樣的結果對我是最大的鼓舞。

園丁的使命

在過去的三十年間,靜思語教學不僅在臺灣,也走入海外的校園,撒播愛的種子,接引了不少志工。

在上人會客室裏,我聽著教聯會老師們報告團隊集結的成果,才深刻感受,最初有這麼一群慈濟教聯會的老師發心立願,用自己的專長把靜思語化成一個個教案,才有我們後來的靜思語教學模版。

上人說:「時間過得真的很快,盤點自己的生命所剩不多,打從內心的著急,過去撒了那麼多的種子,這些種子有入土、有發芽嗎?過去散播種子的人在哪?這些老師就是園丁,有沒有回頭關心,這才是負責任的園丁。」

隨著歲月的流逝,上人要我們不能只是一直向前走,要記得回頭看看撒下的種子是否發芽茁壯,時時刻刻都要關心。不禁慚愧自回臺後,再沒回頭看看當年那些人。

老師的使命絕不是退休即止,一日為師,終身為師。過去那段大家一起推動靜思語入校園的歲月,上人說:「當時老師用心地教育這代的人,受慈濟教育的人,人生觀和生活品質都很優秀;而慈二代、慈三代要好好教化、要優化,要保持優良。」在在提醒我們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莫忘那一件事,繼續不間斷地執行老師與生俱來的使命,這才是園丁的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