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20《農八月‧初五至初六》
【靜思小語】不要讓好因好緣中斷,照顧好別人的心,也要守護好自己的初發心。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相互疼惜,不輕言離開
馬來西亞分會師兄師姊、志業體同仁九月十九日返回精舍與上人座談,檳城靜思堂與靜思書軒等地,也有師兄師姊透過網路視訊與會。上人開示:「人心雜念很多,要如何把每個人的無明雜念去除,唯有自我盤點:曾經與人有過什麼樣的是非衝突、彼此不愉快?不好的念頭要時時去除。」
「我們還是凡夫,有因緣走入慈濟行菩薩道,和這麼多人同行,腳步要走得很整齊,確實不容易,話要說得得體更是不簡單。所以首先要學會合人心,對方不走過來,我們就主動走過去,把手牽起來,把心連接起來,人人都有志業精神,這樣才會有大力量。」
上人說,大家念〈立願文〉發心立願,不需要幾秒鐘,念完了說「我願意」,這聲「我願意」到底是願意如何?可能還不清楚。凡夫的發願不見得都可以發正向的好願,不過有發願就有一個機會;假如都不發願,就算好機會、好因緣在面前,卻因為沒有願力,就會躲開,永遠都沒有成就的因緣。
「我們要發心立願,要合和互協,合的是天下人的心。不只是你、我相識,我們來合心,包括你還不認識,也許有因緣,未來會相識的人,我們現在也要發心,與未來認識的人結歡喜緣,未來相見就會歡喜。假如現在不發願,未來的緣也許明明應該會很順利合起來,有大力量做好事,卻因為緣沒有結好而多生波折。」
上人說,好因緣要向外廣結,也要向內傳承。剛剛聽到以前是慈青的師兄師姊,現在他們的孩子長大了也是慈青,覺得很欣慰,雖然時間過得很快,但是因緣不斷延續,第二代也投入,期待用心傳承,世世代代都在慈濟大家庭裏,因緣永不中斷。
「絕對不要讓因緣中斷。本來發心很堅定,過程中忽然起了一個心念,或是在人與人之間有不如意的事,就賭氣脫軌、離開,要再接回軌道上就不容易了。彼此同行菩薩道,這是很難得的因緣,要相互疼惜、愛護與提攜,手要牽好,我們才能發願說『生生世世』。」上人叮嚀大家守護一念心,守好自己的初心,也照顧法親的心。
上人用大海航行譬喻,凡事起頭難,自己剛開始要做慈濟,就遇到許多困難,很多人有各自的想法和說法,慈濟這艘慈航並非一帆風順,從一開始就漂浮在言語的波浪中。「不論浪有多高,船舵要拿捏得穩,浪高了,這艘船要跟著高;浪從高點突然陷下去,舵手要抓得更緊,才不會讓船翻覆。要駕駛慈航是很不簡單,同在船上的人,一樣也要抓得緊,當風浪來時,站好、坐好或蹲好,不論船怎麼搖擺,人人的手都不離開這艘船。」
淨化人心,要先淨化口
上人表示,現在天災人禍不斷,許多現象令人擔憂,但是再如何擔心也沒用,唯有積極推動人心淨化。要淨化人心,要先淨化口,這張嘴除了貪吃,還會搬弄是非;稍有不如意事就口出惡言,衝突了人心,這都是造業。所以慈濟人要設法淨化人心,引導人人改變生活習氣,才有機會把法度入人心,帶動人人說好話、做好事,彼此結好緣,讓愈來愈多人歡喜接受慈濟的推動,有愈來愈大的力量造福天地人間。
「有的時候,輕輕的一點因緣,就會造福人間;也是輕輕的一點惡緣,就會危害人間。我們要不斷地帶動好人,對彼此說法。你心中所得的法,用法喜與別人分享,讓對方也得到你受用的法,很自然會聞法歡喜,接受法之後再向他們認識的人分享,這樣就會讓好的法充滿人間,淨化人心。常常與好習慣的人在一起,能夠幫助有壞習慣的人改變過來;所以好人相聚就在度人,度人是要常常牽著他們,經常聯繫。」
上人鼓勵大家:「慈濟人要再度精進起來,挺起胸來,就如當初你發心的那個時候,看到人就談慈濟,有機會就想要度人進來。每一個人初接觸慈濟的時候,應該都有這一股熱忱,才會堅持到完成培訓而受證;如果你不積極,就不會接近了。」
上人強調「發心如初,成佛有餘」,修行最重視「初心」,即最初的那一念心。請大家要記得初發心,過去也曾發願,今天又來發願,可見過去的發願並沒有落實,也曾經鬆散,現在重新提起,要更精進;「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無論過去是「做來囤」或是「做來抵」,至少都有累積來的好因緣,所以現在要發更堅定的心念,更認真去做到。
「要精進喔!發心立願,就要身體力行,娑婆世界永遠是我們修行的道場;只要有心,再多困難都可以克服。慈濟從『五毛錢』的點滴力量中起步,已經走過半世紀,普及在國際,何況現在有國際間大家的祝福、點滴的力量,哪有做不到的好事呢?所以我們都要有信心。總而言之,把握因緣,不要鬆散脫軌,這是師父對慈濟人最大的期待。」
保持優質,供各界運用
「九二一震災之後要蓋希望工程,有一首歌的歌詞提到『大愛為牆、智慧為梁』;大愛廣無邊際,可以無牆,教育要做出典範,讓大家看得到、學習得到。」九月二十日與教育志業主管談話,上人期待慈濟學校做出讓所有教育工作者、學校讚歎佩服的教育成果,因為無牆,所以大家都能來觀摩學習,也因為無牆,所以教育良能無遠弗屆,可以廣布天地之間。
有此遠大的志向,此時就需要校長建立好校風,教職同仁們朝著共同的方向精進,孩子們感受到師長的用心,也能真誠受教,成長為優秀的社會棟梁。只要此時穩立校風,就可以代代相傳,鞏固未來千年萬年的教育思想與精神方向。上人期盼臺灣的慈濟學校做出有系統的課綱、教材,可以讓國際間的慈濟人運用,或是與慈濟接觸而認同的教育人士也能運用。
「我們的教育品質真的很不錯,要保持優質,有進無退,相信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是只有我們單方向努力而已,要做到人人知道慈濟教育的好,讓天下好人才向著慈濟教育而來。現在是敞開大門邀人進來,將來是人人爭著要進門來。這不是不可能,只要人人合心,合於無私大愛,教育好所有的孩子,子子孫孫,代代相傳,這就是慈濟的教育方向。」
上人鼓勵校長、老師們立大志、發大心、立大願,做出明確的方向,成為典範,影響其他學校,這樣才是社會的希望、世界的希望;「慈濟的老師、校長,應該是立志而來,許多是師父的弟子,所以我們是『立志相傳』,這讓我很安心,也覺得很溫馨,請大家合心再用心。」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