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相依 終於有路可走

志工清出堆積如山的雜物,緊接著刷洗充滿霉垢的地板。(攝影/古茜雯)

清出滿室陳年雜物,引入久違的陽光照亮家中;再送進電動床與陪病床,讓老夫婦久違地安穩入眠,也讓掛心的女兒放下愧疚……

昏暗的客廳裏,一盞慘白的燈泡,孤零零懸吊在角落的一張床上方;屋內雜物堆積如山,不僅淹沒了整張床,倒影投射在斑駁的牆壁上,像一座漆黑的山,吞噬這個家庭。

這是新竹縣芎林鄉鄭先生的家,早年因工安意外及不當醫療造成癱瘓,躺在床上的他,頻頻喊著要妻子替他關風扇。天花板上的風扇吹不散雜物堆散發出的難聞氣味,坐在一旁木製沙發上的妻子沒有立即起身,不是有意為難,而是她也自顧不暇。

患有帕金森氏症的她,自己行動都不穩了,還要照顧七十五歲長期臥床的丈夫:用顫抖的雙手,餵他喝水、擦藥、包尿布、翻身拍背;她憑一己之力,難以翻動丈夫上百斤的身體。

鄭先生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因為臥床循環不佳,而有了壓瘡。也許是病痛,也許是雜物堆積導致床鋪塌陷,讓他睡得不舒服,作息日夜顛倒,連帶妻子身心承受極大的壓力。嫁出去的女兒,一週回來一次,加上居服員前來服務兩小時,其餘時間都由妻子承擔;客廳裏的木製沙發,也是她十年來的「床」。

鄭先生長期進出醫院,醫院社工看到了他們的無奈與不便,於是主動跟慈濟環保輔具平臺聯絡;北榮新竹長照個管師謝欣宜說:「我們知道慈濟這幾年推動輔具平臺給民眾使用,所以轉介這個家庭給慈濟。可是當我進入到這個家庭做家庭評估時,發現這家人需要更多的幫助。」

打開房門,打開心門

運送環保輔具的小貨車,奔馳在前往芎林的快速道路上,清爽活潑的淡綠色車身,彷彿承載著希望,要將曙光帶進暗角。掌握方向盤的是慈濟志工方奇輝,新竹輔具平臺的成員之一;在接收申請資料後,馬上來到鄭家了解需求。

「這裏少了一張電動床,還少了一張你的床!」聽到鄭太太長年睡在木椅上,方奇輝於心不忍;只是眼前凌亂不堪的屋子,讓他心裏有數:「別說是一張電動床了,現場的情況,可能連放一張椅子都沒有空間。這樣的環境,對身體不好,一定需要改善!」

在鄭家夫婦同意後,方奇輝樓上樓下勘查;就像是進行一場障礙賽,踏出一步前得先尋找一塊「空地」落腳。從樓梯到房間、從房間到廚房,發霉的黑,與塵垢堆積的灰,幾乎是屋內僅剩的色彩。「屋主女兒之前說,家裏沒有路可以走,現在終於見識到了!」

今年四月二十三日,慈濟志工會同村里長、社工及長照機構居服員等一行約五十多人,來到鄭先生家清運雜物、整理環境。志工與鄭小姐合力將鄭先生抱上輪椅,推著他到屋外吹涼涼的風、曬暖暖的太陽。灑在他身上的陽光再尋常不過,卻是臥床以來,足足有七年之久沒有再碰觸過的溫柔。

鄭先生臉上的愁容多了一抹欣喜又激動的神情,一旁的妻子微笑地看著他,告訴志工:「他雖然有跟我說想坐輪椅去外面走一走,但是我一個人抬不動他……」夫妻倆望向彼此,雖然鄭先生不願意開口說話,眼神卻透露對妻子說不出的歉疚。

屋內的志工們戴上手套、挽起袖子,接力將雜物搬運出去;方奇輝跪在床邊地板,用掃把在床底撈呀撈,再迅速用雙手奮力一撲,喊著:「抓到了!」他從地上起身,眾人這才看清楚,他手裏握的是一隻活生生的老鼠!他雙手「護送」老鼠到屋外的田野間放生,祝福老鼠不要再回來這裏生活了。

鄭家老老相依的困境,讓女兒充滿無力感。鄭小姐說,當初為了想照顧父母而選讀護理,「爸爸工安意外受傷後,只能做回收養家;家裏的雜物都是爸爸撿回來的寶,也是他的安全感來源,經年累月把自己關在家裏,失去和人互動的能力,對人群感到不安,也不容許他人觸碰整理家中物品。」她曾經和同事花了大半天整理環境,卻只能清乾淨一小塊位置;這些年來不是沒努力過,只是徒勞無功。

看到志工揮汗如雨地幫忙打掃,她躲進浴室賣力刷磁磚,卻刷出滴滴的眼淚,一半是愧疚,一半是感動。

客廳陪病,專屬的床

在眾人努力下,這個家總算騰出空間容納電動床了。鄭先生在居服員與志工楊秋燕的陪伴下進屋,躺上電動床休息。向來對人有戒心的鄭先生,破天荒地開口,對志工說:「謝謝慈濟!」

鄭太太專屬的床也進來了,足足比她之前睡的木椅寬一倍;她滿意地坐在床緣,露出笑容。這一幕,讓鄭小姐感動地說:「是夢吧?我沒想過廢墟可以變成一個正常的環境!大家努力幫我們刷洗整理,一袋袋地運走垃圾,真的很感謝!」

打掃完的隔日,慈濟志工再度來訪。床上的鄭先生睡得正安穩,鄭太太怕吵醒丈夫,悄聲告訴志工:「這房子變得好寬、好乾淨!」她還分享了一個小祕密,志工打掃完才離開不久,鄭先生就問起了志工的去向,還掉了眼淚,因為感動又感恩。

方奇輝與楊秋燕又主動送來翻身枕,讓鄭太太在照護上可以更便利;團隊志工也陸續為房子修繕及重新粉刷,斑駁的牆壁煥然一新。

從一件輔具的運送,到改變整個家庭,方奇輝欣慰地說:「也真的是因為有緣,我們才有機會幫助到他們!」鄭太太的雙手雖然仍不聽使喚地顫抖著,但輔具團隊志工溫暖與無私的大愛,為這房子注入暖流與希望,也成為穩定支撐她的一股力量。

附錄

光與影

撰文/懿旖(新竹慈濟志工)

方奇輝與楊秋燕在市場賣水果,也同進同出做志工,在山鄉與離島運送輔具的路途中,跑出動人身影。

眾人眼裏的方奇輝,是熱心助人的行動派。承擔新竹區輔具平臺窗口之一的他,不是在前往輔具倉庫整理清消輔具的路上,就是奔波在送輔具到個案家的路上;效率之快,甚至一個下午可以送上十幾件的輔具到案家。

「生病的人已經很辛苦,心情容易不好。再生輔具讓原本只能臥床的人因為有電動床可以起身,走不了路的人有了輪椅可以出門,他們就不用那麼辛苦,心情也會比較好一點。」方奇輝緩緩說著,眼裏閃著溫柔。

能對病苦與照顧者的辛勞感同身受,緣於妻子楊秋燕二十年前的一場大病。癌症化療住院,在身心飽受折磨的當下,楊秋燕無意間收看到大愛電視,如獲甘泉,因此主動聯繫慈濟新竹聯絡處。當她抗癌成功,也走入慈濟做志工,成為方奇輝進入慈濟背後那雙最重要的推手。

「他就是好先生、好爸爸的最佳代表!」楊秋燕對先生的讚歎溢於言表:「煮飯、洗衣、帶孩子都是他負責,讓孩子的學校老師誤以為孩子來自單親家庭呢!」當楊秋燕忙著做生意,疼愛妻子的方奇輝因工作時間彈性,一手包辦所有家務,更在妻子生病期間細心照顧。

方奇輝成長於小鄉村,父親在他國中一年級往生,他因此很早就學習處理家裏大小事;後來擔任樂團爵士鼓手,留著一頭及腰長髮,陪伴妻子做慈濟;楊秋燕笑著回憶:「跟他一起去做環保,從背影看,別人以為我們是一對姊妹呢!」

直到培訓後成為受證慈濟志工,他告別「長髮歲月」,也把在樂團養成的「傲慢心」打磨修練,從面對個案及與法親共事中,學習圓融地做人處事。

今年五月,一批輔具運抵馬祖,方奇輝(右)和楊秋燕(左)合力清消醫療床。(攝影/葉晉宏)

突破萬難,換來養分

新竹環保輔具平臺二○二○年七月試營運,從回收輔具、整理維修、仔細清消到媒合適合的案家,團隊的成立從無到有,運送區域更是橫跨新竹北區、東區、竹科、香山、尖石,一步步延伸到苗栗頭份、南庄、竹南等區,甚至偏鄉深山與離島。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環保輔具平臺不打烊,志工們在大熱天穿起防護裝送輔具;遇到沒有電梯或樓梯太窄,輔具上不去的案家,就用繩子吊拉;門太小進不去,就當場拆卸輔具,送進屋內再組合。

談起過程甘苦,方奇輝輕描淡寫:「其實新竹環保輔具平臺很有福氣,什麼困難都克服了,也因此吸收了很多經驗。印象最深的是去支援新竹香山的安養院,那是最硬的一場仗;電梯高度不夠,沒辦法容納電動床,我們想辦法用傾斜的方式把床推進去,總算是把它完成!」

輔具團隊前前後後募集將近六百張輪椅,陸續送往外島醫院;也因為外島的輔具維修不易,團隊都挑最新、最好的品項送去。

外島第一站以澎湖為起點,緊接著來到金門、蘭嶼及馬祖。回憶起蘭嶼那趟,方奇輝笑說:「我們全員在船上吐翻了!」下了船,雖然個個吐到頭眼昏花臉色發白,但該做的事還是要提起精神體力趕快做。只是,大夥兒都吐到不敢吃午餐了!

今年四月二十七日,新竹環保輔具平臺揭牌,也在新竹靜思堂有了一個倉庫存放輔具。「計畫未來開班教學,接引民眾一起來了解輔具清潔、消毒與維修。會眾如果想借輔具,走進新竹靜思堂,也可以一眼就看到輔具倉庫,是個容易親近而且能夠提供快速服務的地方。」方奇輝說。

方奇輝與楊秋燕夫妻倆在市場賣水果,在接下了輔具任務後,水果生意的營業時間也配合志工勤務而彈性調整;方奇輝認為有捨才有得,雖然捨掉很多賺錢的機會,卻多了很多服務他人耕福田的功德財。

這對夫妻的法號分別是濟昉與慈映,他們如此解讀:「我們兩個合起來就是『慈濟』;而『映』是倒影的意思,『昉』是初升的太陽。初影必須有光去照,這光也要去照亮別人、照耀大地,我猜這是上人對我們的期待……」方奇輝與楊秋燕相視微笑,含藏的默契不言而喻。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