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臺灣赴日癌童治療翻譯─寶貝看見希望

慈濟日本分會陪伴臺灣兒童眼癌治療翻譯,已邁入十一年,去年遇上新冠肺炎疫情,面臨最大的挑戰,志工以最精簡的人力護送家屬與病童順利治療、安全回家。

「跟您們分享好消息,今天回醫院看眼科,醫師說,那顆腫瘤幾乎不見了!真是令人興奮。但有了前車之鑑,醫師將觀察期延長到半年。真是太感恩您們跟鈴木醫師了!」

今年元月,收到來自臺灣的這則訊息,真的好欣慰!故事要從去年九月說起─

一則求救訊息在群組轉發,詢問要如何帶著三歲多的男孩到日本接受眼科腫瘤的「小線源」放射治療。我們得知寶貝四個月大時發現罹患「視網膜母細胞瘤」,經就醫摘除左眼,並裝上義眼;不幸右眼也有病變,小小年紀已經歷幾十次化療,但無法抵擋病魔,受盡種種苦痛。

已無其他治療方法了,來日本接受「小線源治療」是唯一的希望。我們隨即協助跟日本的醫師聯絡,得知因新冠肺炎疫情關係,中止海外人士進入日本治療,而且要確保能入住這特殊醫療的隔離病房非常困難;即使有可能,也是一、兩個月以後的事。

「媽媽」看到回信很失望,但也理解醫院的現況。她仍不放棄,持續提供寶貝的病歷,讓我們有更多的資料請教醫師。醫師說明,腫瘤長在不容易治療的位置,唯一的方式也只有來醫院接受這一個療法。院方終於同意寶貝跨海來治療!條件是入院前要隔離十四天。

僅是這段過程,就令人深感願力之大,可上達諸佛菩薩聽;而在慈濟日本分會陪伴幼兒眼癌治療翻譯的十多年來,理解這是仁慈的主治醫師努力爭取來的,心中有著滿滿的感恩。

去年十二月五日「寶貝」來日治療眼癌,東京慈濟志工與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人員於機場接機。

阿嬤的愛不放棄

治療的日期原訂在十一月中旬,慈濟人也準備迎接他們到來。但是當「媽媽」告知因為寶貝種種治療,已經無法再承擔來日本醫治的龐大醫療費,希望能跟醫師協商再延期。「媽媽」的無奈跟內心的糾葛讓人心疼,因為我們知道這是非常緊急的手術,早一天治療就多一分希望。

十一月某日,看到臺灣的媒體報導,有一位阿嬤為罹患眼癌的孫子東奔西跑求醫,當下才明白,幾個月來與我們互動的「媽媽」,是寶貝的阿嬤!或許是這幾年來,一直稱呼帶孩子來日治療的家長「媽媽」所導致的誤會。

寶貝非常有福報,有許多善心人士為他加油與祝福,讓他終於能夠啟程;這期間,駐臺的日本代表處,駐日的臺灣代表處,還有醫院跟慈濟人,多方同時為寶貝奔走;十二月初能夠順利抵達東京,是值得感恩的事。

為了讓阿嬤跟寶貝安全舒適地度過十四天隔離,慈濟志工提前到即將下榻的地方,把所有碗盤重新清洗,寶貝可能摸得到的地方全部消毒,備妥生活必需品,之後再由志工輪班送來食物補給,希望讓他們帶著滿滿的祝福入院治療。

就醫期間,我們排班協助翻譯;寶貝因為長期接受治療,當護理師找不到血管而多花了一點時間,他只是流著眼淚,乖巧地忍住打針的疼痛。

阿嬤分享,與慈濟結緣是源自《靜思語》第一冊;二十多歲時,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日後每當遇到逆境,隨手翻一頁、想個一晚,就會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當得知孫子另一眼也可能失明,她積極找尋治療機會,「如果輕易放棄,也許遺憾就會跟著一輩子;當然也明白自己的經濟能力不足,走到了需要募款的地步……」她的眼眶不禁泛起淚水,許麗香師姊安慰她,和她分享「因為堅持才有希望,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去堅持」這句話,她的善念和愛對孫子是很重要的,加油!

即將四歲的「寶貝」受盡病苦,在接受各種治療處置時,總是乖乖地配合。

日本慈濟的味道

慈濟日本分會陪伴兒童眼癌治療翻譯,已屆滿十年,大家會依自己的時間認養治療時段。當孩子接受治療時,我們會為無法外出用餐的家長們,製作愛心便當,也陪伴他們在「小線源治療」處等待。我們期待以日本慈濟的味道與愛心,溫暖家長們焦急的心。

林真子師姊表示,此次是慈濟日本分會陪伴兒癌治療以來,最大的一次挑戰,因為疫情期間,要把志工出勤人力減到最少,還必須保護他們完成隔離檢疫,能順利去醫院治療,然後安全回家;為此,我們做了最大的努力。

因為疫情擴散,我們無法回臺探望曾經來日治療的小朋友們,但卻在邁入第十一年時,收到多位家長來自臺灣溫馨的回饋,志工們無不感動驚喜。

自二○一○年到二○二○年,我們陪伴翻譯案例約三十八件;每位孩童的到院療程約二到六次不等。這次陪伴寶貝,從十二月五日至十二月二十六日,動員志工四十三人次,照顧起居及翻譯。

離家二十一天的嬤孫,終於可以回家了,大家的愛無私無求,只有滿滿的祝福,期待活潑可愛的寶貝早日康復。我們在此見證上人所說,臺灣以善以愛為寶,寶貝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