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農十二月‧十七》
【靜思小語】一個人的聲音微弱,所有人共同發出虔誠的心聲,可以感動天地人心。
福延子孫,慧命相傳
捐出基隆靜思堂土地的溫送珍老先生,在今年一月十九日辭世,享壽九十七歲;北區師兄師姊陪同溫老先生的家屬前來見上人。上人說:「溫老先生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長者,也是很有福的人。雖然年輕時也很辛苦,白手起家,並且教育出這麼有成就的子女,家教很好,就是因為他的方向很正確。」
上人對溫老先生的子女說:「留土地給子女,或許子女會很開心;但是他捐給慈濟,那是讓天下人歡喜,至少是造福基隆,就地培育人間菩薩,讓許多人很歡喜、很感恩。對於爸爸的付出,你們歡喜支持,因為你們很孝順,尊重父親的決定,而且認同這是好事,福延子孫;爸爸的身教可以世代傳承,讓他的智慧延續下去,成就福與慧,我很讚歎也很感動。」
北區資深慈濟委員魏滿子師姊在今年一月十九日,因心肺疾病在臺北慈濟醫院安詳往生,師兄師姊們深感不捨。上人對師姊的家屬與在場的慈濟人說:「聽說這幾天,幾位都很不捨地哭泣。我接到這個訊息,首先是覺得她有福,應該要向她祝福才對。任何一個人總是會有這一天,她也算是長壽了,而且很好命。她很逍遙、自在、輕安,又很善良,可以做她想做的事,這輩子絕對沒有後悔,所以人生最後她還是笑著,相信她還會再回來,先幫我們開道、鋪路,將來我也要走她鋪的路。」
「要用感恩與祝福的心,感恩她過去對家庭、對慈濟、對法親,都是讓人很開心、安心,都能做別人的善知識,所以我們要轉悲傷、不捨為快樂與祝福。而子女就要接著走媽媽的慈濟路,師姑師伯要將他們帶好;她的生命告一段落,但是慧命還可以由子女延續下去。」
上人對在座的北區慈誠委員及幾位往生的慈濟人之家屬說:「人生本來就是延續過去的因,結合現在的緣,未來還會帶著此生種下的因緣,產生果與報,如同果樹結實纍纍,不斷延續下去。」
上人說,就像寫文章有段落,人生同樣也會告一段落,滿子師姊的人生篇章是寫得又真、又精,一輩子也結了很多好緣,她會帶著好因、善緣再來。
「經常看見一些慈濟人的孩子,只要聽到慈濟、師公或是師太,小小孩子就會虔誠合十,很不可思議。我覺得這都是去而再來的慈濟人,相信他們先走一步,將來我們還會相遇,總是不會迷失,會很快再找到這條菩薩道。」上人再叮嚀大家收拾悲傷不捨的心情,為家人、為法親祝福,讓他們趕快乘願應緣而來。
師徒因緣,不可思議
姚仁祿師兄與其團隊報告慈濟五十五周年電影、策展及全球祈願影片之規畫,人文志業王端正執行長等人在座。上人談到,自創立慈濟這五十多年來,時代進步、科技發達,世界有很大的變化,然而自己的心境自始至終都覺得很孤單,也很寧靜,「靜寂清澄」的境界從內心世界一直擴及宇宙。
現在科技發達,能快速而普遍地傳播影音,聲波共振也可能震動天地。但是一個人、少數人微弱而孤單的聲音,無法產生共振,需要每一個人同一念心,所有人發出虔誠的心聲,可以感動人心、震動大地,也能傳遞聲波到宇宙。
慈濟志業起於一念心,這一念心是不忍眾生受苦難的慈悲心,始於看見貧病無助的人間苦相,從一無所有的克難中起步,走過五十五年,有許多人、事至今仍在,可以見證歷史,加上當時留存的影音資料佐證,是最寶貴的真實史料,證明慈濟人所走的是真實道,所說是真實語,所做是真實的事,這是最有價值的歷史,可以流傳後世、教導後人。「佛法在人間,我們要傳法,就要合於現實;我們要留的史也要真實,不能用虛無的神通描寫佛法。」
「四大志業完成以後,我還有一件事要做,就是探討人的生命本質,探索佛陀所說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清淨無染,存在人的思想中。凡夫總是帶著無明煩惱輪迴,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習氣、有不一樣的想法,然而慈濟人有共同的方向,自從發心以後,就以真誠的愛心付出;聽到師父說要做什麼事,大家克服困難、使命必達。這樣的觀念與想法也是深刻存在腦海裏,師徒之間有很不可思議的因緣,盡心盡力要做到師父想做的事,做事的過程也會感動、影響周遭的人,再帶動他們投入。」
上人說,從孤單一個人出家修行,隨著因緣創立慈濟,從日存五毛錢,極弱、極微的力量做起,慢慢形成如今的慈濟志業,期待大家要整理好影音、相片、文字記錄,現在還可以用科技展現過去,將起初這股極弱、極微的力量延伸到未來,延續精神的傳承。